摘 要 目的:探究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選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接受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的患者106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53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腫瘤放療護理管理,試驗組接受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OL-C30)評分、癌因性疲乏程度、營養(yǎng)狀況以及干預不同時間段自我護理能力差異。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EORTC QOL-C30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兩組患者EORTC QOL-C30各維度評分均增加,且試驗組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總體健康評分比對照組更高(Plt;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總疲乏率和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率更低(Plt;0.05)。兩組患者干預后30 d、干預結束后相比,試驗組ESCA評分更高(Plt;0.05)。
結論: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可提高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患者生活質量與自我護理能力,改善其癌因性疲乏和營養(yǎng)狀態(tài)。
關鍵詞 醫(yī)護一體化;手術機器人;肝癌;術后放療
中圖分類號 R608 R73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7721(2024)04-0704-06
Applic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in liver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fter Da Vinci robot-assisted surgery
CHENG MeiLing1, PENG Qin2, LI Lin2, LONG Xiaoli1, QI Wenqian2, SHI Juanli1
(1.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2.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ir Forc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in liver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fter Da Vinci robot-assisted surgery.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by selecting 106 patients who received radiotherapy after Da Vinci robot-assisted surgery for liver cancer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ir Forc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3. The 106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3 cases in each group)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radiotherap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The EORTC QOL-C30 score, cancer-related fatigue degree, nutrition status and self-care abi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ORTC QOL-C30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gt;0.05). After intervention, EORTC QOL-C30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increased on average in all dimensions, and emotional function, role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overall health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fatigu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Plt;0.05). The incidence of malnutri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After 30 days of intervention and at the end of intervention, the ESCA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Conclusion: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in radiotherapy after Da Vinci robot-assisted surgery, and improve their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nutritional status.
Key words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Surgical Robot; Liver Cance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在肝癌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1]。手術后放療是提高肝癌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放療過程常常給患者帶來各種不適和困擾。常規(guī)護理模式往往注重基礎護理任務的完成,如生命體征監(jiān)測、藥物管理等,但在處理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患者的復雜問題時缺乏個性化和全面性,如常規(guī)護理可能缺少對患者皮膚問題的深入評估和處理,對患者營養(yǎng)狀況和心理支持的重視不足,以及多學科團隊之間的協(xié)作不夠緊密等。為了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成為一種必要的護理方式[2]。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它將醫(yī)生、護士和其他醫(yī)療團隊成員緊密結合在一起,為患者提供全面、連續(xù)的醫(yī)療護理服務[3-4]。在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患者的康復中,醫(yī)護一體化護理能夠全面評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通過多學科團隊的合作,能夠更準確地處理患者皮膚問題、提供營養(yǎng)支持、管理疼痛、預防并發(fā)癥等,同時可以更高效地利用醫(yī)療資源,避免人力資源浪費[5]。本研究旨在探究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接受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的106例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和試驗組(每組53例)。納入標準:①屬原發(fā)性肝癌;②18歲≤年齡≤80歲;③于本院接受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手術,術后切緣陰性但接受放療干預;④預計生存時間超過3個月;⑤接受立體定向放療(三維適形放療)干預;⑥了解研究及相關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術后合并較為嚴重感染;③生命指征波動較大;④合并免疫系統(tǒng)功能障礙、存在血液系統(tǒng)疾?。虎莶环闲g后放療指征;⑥不配合規(guī)律治療。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腫瘤放療管理,具體方法如下。①術后放療計劃制定: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手術切除范圍、腫瘤分期、病理類型等,制定個體化的放療計劃。②輔助影像學評估:利用達芬奇機器人的高精度影像學功能,對患者進行術后影像學評估,確定放療的靶區(qū)和劑量分布。③靶區(qū)劃定:根據(jù)術后影像學評估結果,確定放療的靶區(qū)范圍,包括手術切緣、淋巴結區(qū)域等。④劑量計算和優(yōu)化:利用達芬奇機器人的計算和優(yōu)化功能,確定放療的劑量分布,確保腫瘤區(qū)域得到足夠的劑量覆蓋,并使其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最小化。⑤治療方案驗證:通過達芬奇機器人的模擬功能對放療方案進行驗證,確保治療方案的準確性和安全性。⑥治療方案執(zhí)行:根據(jù)放療計劃,利用達芬奇機器人執(zhí)行定位、照射等操作。⑦監(jiān)測和評估:利用達芬奇機器人的監(jiān)測功能,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監(jiān)測和評估,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⑧不良反應管理:根據(jù)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相應的管理和處理,包括藥物治療、支持性治療等。⑨隨訪和復查:術后放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和復查,評估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狀況。
試驗組接受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6]。①術前護理:護士和醫(yī)生在術前共同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解釋手術和放療的相關知識,包括手術和放療的過程、可能的并發(fā)癥及應對方案;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恐懼,幫助患者建立信心。②術中護理:在手術過程中,護士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等,并關注患者的體溫和血糖水平,同時要確?;颊叩钠つw和器官不受損傷,防止感染。③術后護理:護士在術后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傷口愈合情況,以及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同時教育患者如何進行自我護理,包括如何移動、飲食、服藥等。④心理護理:在放療期間,護士和醫(yī)生繼續(xù)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幫助患者緩解放療帶來的不適和恐懼。⑤營養(yǎng)支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提供營養(yǎng)支持(如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以及必要的營養(yǎng)補充劑。⑥疼痛管理:為患者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⑦康復鍛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康復鍛煉提供建議,包括適當?shù)倪\動、按摩等。⑧隨訪:在放療結束后,護士需要對患者進行定期的隨訪,以了解患者的恢復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1.3 觀察指標 生活質量:使用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OL-C30)[7]評分,包括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總體健康6項,各項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癌因性疲乏程度:使用簡易疲乏評估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8]評分,總分10分,7~10分重度,4~6分中度,1~3分輕度,0分無,分數(shù)越高代表疲乏程度越嚴重??偲7β剩?)=中度率+重度率。
護理能力:使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9]評估,評分越高代表自我護理能力越強,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57。
營養(yǎng)狀況:干預后1個月使用PG-SGA定量評價表[10]進行評估,PG-SGA評分≤1分營養(yǎng)良好,2分≤PG-SGA評分≤8分輕/中度營養(yǎng)不良,PG-SGA評分≥9分重度營養(yǎng)不良。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2.0分析,繪圖用GraphPad Prism軟件,計數(shù)資料如癌因性疲乏、營養(yǎng)狀態(tài)用[n(%)]表示,進行 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如自我護理能、生活質量用(x±s)表示,兩組患者同一時點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患者多時點比較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lt;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EORTC QOL-C30評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EORTC QOL-C30各維度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t=0.929、0.000、-0.260、0.106、0.339、0.981,Pgt;0.05)。干預后,兩組患者EORTC QOL-C30各維度平均評分均增加,且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總體健康評分更高(t=5.626、4.771、8.690、8.873、12.771、6.247,Plt;0.05),見表2。
2.2 癌因性疲乏程度 與對照組總疲乏率(69.81%)相比,試驗組總疲乏率(41.51%)更低( χ2=8.601,Plt;0.05),見表3。
2.3 營養(yǎng)狀況 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率更低(37.74% Vs 62.26%)(χ2=5.436,Plt;0.05),見表4。
2.4 ESCA評分 ESCA評分主體內效應(F時點、F交互)、主體間效應(F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入院時,兩組患者ESC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78,Pgt;0.05)。干預30 d、干預結束后兩組ESCA評分相比,試驗組更高(t=3.457、5.297,Plt;0.05),見表5。
3 討論
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是一種利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tǒng)和放療系統(tǒng)對肝癌患者進行術后放療的方法。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具有高精度的操作能力,能夠對腫瘤進行精確的切除和放療[11]。然而,由于肝癌手術后,患者可能面臨各種身體和精神上的挑戰(zhàn),包括疼痛、惡心、嘔吐、乏力等。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優(yōu)質護理來減輕上述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醫(yī)護人員面臨的重要問題。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它打破了傳統(tǒng)醫(yī)療體系中護理服務模式中護患和醫(yī)患兩條平行線的格局,并構建了患者、醫(yī)生、護理人員三位一體的全新工作格局。付佳麗等人[12]研究發(fā)現(xiàn),醫(yī)護患一體化護理在機器人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患者中可以發(fā)揮較好的護理管理效果。這說明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在機器人惡性腫瘤根治術中管理效果確切。對肝癌術后放療患者而言,通過醫(yī)護人員的緊密合作,或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護理服務,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和生存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EORTC QOL-C30各維度平均評分均增加,且試驗組EORTC QOL-C30各維度評分比對照組更高,表明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可提高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患者生活質量,這與杜丹丹[13]研究結果相符。醫(yī)護一體化模式下,醫(yī)生和護士形成相對固定的診療團隊,以醫(yī)護小組的形式為患者提供治療、護理、康復一體化的整體醫(yī)療護理服務,形成了醫(yī)、護、患三位于一體的嶄新工作格局。此外,醫(yī)護一體化模式以患者為中心,改變了以往護士只聽從醫(yī)生的醫(yī)囑而忽視患者本身病情的單一模式,減少了錯誤執(zhí)行醫(yī)囑的發(fā)生率,促進了醫(yī)護患的溝通,改善了醫(yī)、護、患關系,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總疲乏率更低,提示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可提高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這與楊小燕等人[14]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原因為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注重醫(yī)護人員之間的協(xié)作,醫(yī)生和護士可以更好地配合工作,共同制定并實施全面的護理計劃,為患者提供更全面、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從而提高患者的信心和依從性,進而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率比對照組更低,說明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可改善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由于放療過程中可能會對患者的消化系統(tǒng)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營養(yǎng)吸收不良。而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可以加強醫(yī)患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需求,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痛苦和不適,提高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15]。而且,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還可以促進多學科協(xié)作,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專業(yè)的治療和護理服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與對照組相比,干預30 d、干預結束后試驗組ESCA評分更高,這表明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可改善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患者癌因性疲乏,與宋舒娟等人[16]的研究結果相似。原因可能是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從而減輕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癥狀。另外,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和社會支持,通過心理疏導、社會支持等方式,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心理適應能力,從而減輕相關癥狀。
綜上所述,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可提高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肝癌術后放療患者生活質量與自我護理能力,改善其癌因性疲乏和營養(yǎng)狀態(tài)。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程美玲負責設計論文框架,起草論文,實驗操作和研究過程的實施;李琳負責數(shù)據(jù)收集;龍小麗、石娟利負責指導項目設計,協(xié)助研究的實施;祁文倩負責統(tǒng)計學分析,繪制圖表;彭琴負責論文的修改,指導論文撰寫并最終定稿。
參考文獻
[1] YU S P, YUAN G D, LU S L, et al. Application of da Vinci robot and laparoscopy on repea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J Minim Access Surg, 2022, 18(3): 378-383.
[2] ZHANG J, HU X Y, YE H, et al.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uberculosis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model[J]. Public Health Nurs, 2023, 40(1): 97-104.
[3] 何瑾, 李娜, 張毅.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在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并發(fā)癥預防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22, 28(30): 4251-4255.
[4] 劉佳佳, 臧莉, 陳輝容.肝癌行TACE應用醫(yī)護一體化聯(lián)合系統(tǒng)性溝通干預對患者不確定感及應對方式的改善作用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22, 19(22): 3132-3135.
[5] 韋菊芬, 唐曉娟, 唐海連, 等.醫(yī)護合作培訓模式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2, 39(6): 932-936.
[6] 陳玉華, 于桂青, 厲冰, 等.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干預對保守治療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時間和焦慮情緒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1, 48(1): 187-189, 192.
[7] 游捷, 施志明, 張嫻靜.兩種國際肺癌患者生活質量量表EORTC QLQ-LC43與FACT-L的比較[J].中國癌癥雜志, 2009, 19(5): 364-370.
[8] 杜雪菲, 楊瓊, 張振軍, 等.三階梯鎮(zhèn)痛方案對晚期腫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存質量的療效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 2021, 49(1): 57-59.
[9] 辛潔, 孟祥珺, 王旭, 等.不隨意運動型腦癱患兒行Bobath護理模式的效果及對其步行能力、ESCA評分的影響[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9, 24(A01): 0518.
[10] 郭劍, 張彧, 田志宏, 等.應用患者主觀營養(yǎng)評估法PG-SGA評估胃癌患者術前營養(yǎng)狀況與術后結局關系的研究[J].國際外科學雜志, 2015, 42(10): 654-658.
[11] ?zgüner O, Shkurti T, Huang S, et al. Camera-robot calibration for the da vinci? robotic surgery system[J]. IEEE Trans Autom Sci Eng, 2020, 17(4): 2154-2161.
[12] 付佳麗, 楊紅, 馬丹陽, 等.醫(yī)護患一體化護理在機器人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失禁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 2023, 29(16): 107-110.
[13] 杜丹丹.醫(yī)護一體化快速康復護理對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肺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 2021, 50(10): 1741-1743.
[14] 楊小燕, 張淑林.醫(yī)護一體化干預模式對育齡期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 2021, 38(10): 1593-1595.
[15] 宮淑文.醫(yī)護一體化護理結合營養(yǎng)護理干預對住院血液腫瘤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2, 19(13): 185-189.
[16] 宋舒娟, 周方園, 劉建敏.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一體化護理模式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21, 28(5): 631-634.
編輯:劉靜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