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的博物書寫及其意義

        2024-01-01 00:00:00張頔
        關(guān)鍵詞:對話

        摘 要: 明代通俗小說《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以番國進貢之禮單與人物對話為載體書寫西洋風(fēng)物知識,這與以法寶兵器為中心的明代其他神魔小說的博物書寫相區(qū)隔。禮單和對話敘事有效促成了小說特定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之生成,深刻揭示了小說的敘述意圖,有力展現(xiàn)了代表傳統(tǒng)文言的明代筆記體小說融入白話通俗小說的文學(xué)史跡。禮單與知識性對話作為《西洋記》博物書寫之特殊視角,在通俗小說博物敘事研究視域之下應(yīng)得到重新審視和充分關(guān)注。

        關(guān)鍵詞: 博物敘事;《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禮單;對話

        “博物書寫”作為中國古代小說一種特殊的敘事現(xiàn)象,常見于筆記體和章回體之中,古代小說對“物”的描摹和勾畫展現(xiàn)了知識的重要性。古代便有博物君子群體,他們是一批以研究奇見異聞為己任的專門學(xué)者,具有洽聞、多識的品質(zhì),并對其所處時代的學(xué)術(shù)文化起到傳播與普及的作用[1],知識性則是其區(qū)別于其他文化群體的本質(zhì)屬性。后世博物者普遍以“博物似張華”自我約束,《博物志》連接了“小說”與“博物”之關(guān)系,成為“博物體小說”之濫觴,“博物體”博物體筆記小說具備獨立的敘事特征:如石昌渝稱其有“以類相聚”與“實錄的傾向”,苗壯稱其“不具備故事情節(jié),而僅記敘奇珍異物”,雖以記異為主卻有別于志怪,故另稱“地理博物類”。遂為筆記體小說題材類型之分支。然而,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博物”含義,不僅指現(xiàn)實客觀之物(如兵器、食品、動植物、日用品等),也包含具有知識屬性的較為抽象的文化內(nèi)容(如禮儀、 制度、地理、官職等)。明清通俗小說也含有一批博物書寫內(nèi)容研究界關(guān)于“四大奇書”“四大名著”的經(jīng)典研究逐漸趨于成熟,但對通俗小說的博物敘事研究似乎尚有空間。早在1990年,陳文新《〈鏡花緣〉:中國第一部長篇博物體小說》就關(guān)注到通俗小說中的博物書寫內(nèi)容,如《金瓶梅鑒賞辭典》有“陳設(shè)器用”一部。,近年來對通俗小說中“物”的研究以《金瓶梅》為盛,但是對小說中“物”本身特征和屬性的過度考證,遮蔽了博物書寫作為小說特殊敘事功能的意義。

        本文涉及的“通俗小說博物書寫”指在通俗小說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知識性的博物內(nèi)容進行一定篇幅描述的現(xiàn)象。選用《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后文簡稱《西洋記》)為研究個案,其原因有二:第一,《西洋記》具備明代神魔小說博物書寫之共性。通俗小說的“記異”書寫以神魔題材為主,而神魔小說的博物書寫主要以法寶、兵器為對象。據(jù)筆者統(tǒng)計,明代神魔小說對法寶兵器的詳細描寫主要集中于以下作品:吳承恩《西游記》24件;羅懋登《西洋記》40件,鄧志謨《新訂晉代許旌陽得道擒蛟鐵樹記》2件、《鍥唐代呂純陽得道飛劍記》1件、《五代薩真人得道咒棗記》2件,余象斗《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4件、《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22件,許仲琳《封神演義》44件。可見神魔小說對兵器、法寶的博物書寫集中體現(xiàn)在上述幾部重要的長篇小說中,而《西洋記》對兵器法寶的描寫數(shù)量位居第二,具備神魔小說博物書寫之共性,但這部分內(nèi)容又與《西游記》等前人作品雷同,藝術(shù)價值不高。第二,《西洋記》具備了其他神魔小說博物書寫之外的個性特征,即博物書寫對象的多元化。所謂“多元化”是指除神魔兵器法寶書寫外,《西洋記》還對異國風(fēng)物知識進行了詳細描述和說明,其書寫篇幅甚至超越法寶兵器的描寫。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西洋記》還將博物書寫內(nèi)容以禮單和人物對話的方式呈現(xiàn)。因此,在博物書寫的內(nèi)容和形式層面,《西洋記》均與明代其他神魔小說有著相當(dāng)明顯之區(qū)隔,在明清通俗小說博物書寫視域下,《西洋記》博物書寫的特殊性理應(yīng)得到充分關(guān)注。

        一、《西洋記》博物書寫的材料來源與采錄方式

        (一)《西洋記》博物書寫的材料來源

        辨析通俗小說《西洋記》博物書寫的文本來源問題,是本文研究得以順利展開的重要基礎(chǔ)?!段餮笥洝芬劳朽嵑拖挛餮蟮臍v史真實,講述了以鄭和為中心的航海人接受大明皇帝“撫夷取寶”之命,途經(jīng)西洋諸國時的所見所聞。小說成書于萬歷年間,卷首有作者自序題為“萬歷二十五年”,但在小說成書之前,明代就曾出現(xiàn)過對此次航海盛事進行詳細記載的作品,那是一批以記錄異域方物和地理文化知識為主的筆記體小說,如馬歡《瀛涯勝覽》、費信《星槎勝覽》、羅曰褧《咸賓錄》、徐應(yīng)秋《玉芝堂談薈》、鞏珍《西洋番國志》、嚴(yán)從簡《殊域周咨錄》和張燮《東西洋考》等。正史、類書和戲曲著作對鄭和下西洋之事也多有所演述。通過考證《西洋記》的博物書寫文本,可知小說中的大部分內(nèi)容均取材自筆記體小說,由此看來《西洋記》還是一部研究通俗小說材料來源問題的典型范例。

        從《西洋記》采錄明代筆記小說的情況來看,這批筆記大致成書于明初永樂和明末萬歷兩個時期。其中部分筆記作者曾是鄭和下西洋事件的直接參與者,如《星槎勝覽》作者費信、《瀛涯勝覽》作者馬歡及《西洋番國志》作者鞏珍,“永樂中從鄭和使西洋記所歷圖”[2],“永樂中,敕遣太監(jiān)鄭和等出使西洋。宣宗嗣位、復(fù)命和及王景宏等往海外,徧論諸番。時珍從事總制之幕,往還三年”[3]??梢娮鳛榇牭碾S行人員,筆記作者極有可能記錄下了鄭和下西洋事件的一手材料。萬歷年間又有嚴(yán)從簡《殊域周咨錄》、羅曰褧《咸賓錄》與張燮《東西洋考》成書,這批筆記作者熱衷于使用“周咨”“咸賓”等字眼為其書目命名,如其序言所記:“雖未嘗蒙殊域之遺,而不敢忘周咨之志,故獨揭蠻方而著其使節(jié)所通,俾將來寅采”[4],“是編刊于萬歷中。分列諸國之事,以東西南北為分。欲夸明代聲教之遠,故曰咸賓”[5]。可見,通過整理航海盛事的見聞資料來宣揚國威的思想意識已經(jīng)顯現(xiàn)。

        (二)《西洋記》博物書寫的采錄方式

        《西洋記》采錄的博物書寫文本內(nèi)容主要集中于兩方面:

        1.朝貢禮單

        小說陳列的禮單共計25個,分別為金蓮寶象國、賓童龍國、羅斛國、重迦羅國、浡淋國、女兒國、滿刺伽國、蘇門答剌國、默迦國、孤兒國、勿斯里國、勿斯離國、吉慈尼國、麻離板國、黎伐國、白達國、南浡里國、撒發(fā)國、錫蘭國、溜山國、大葛蘭國、小葛蘭國、柯枝國、古俚國和吸葛剌國的禮單。

        禮單為番國進貢珍寶與地方特產(chǎn)名稱之匯總,包括動物、糧食、水果、香料、針織品、珠寶和擺件等。細細看來,禮單敘述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形態(tài):

        一是直接羅列物品名稱,即將名物內(nèi)容逐一列舉展開。如:

        只見單上開載的都是些地道寶貝,計開:寶母一枚,海鏡一雙,大火珠四枚,澄水珠十枚,辟寒犀二根,象牙簟二床,吉貝布十匹,奇南香一箱,白鶴香一箱,千步草一箱,雞舌香一盤,海棗一盤,如何一盤。[6]

        二是采用“夾批”的形式,在物品名稱后出現(xiàn)解釋說明性文字。如:

        國王聞中國有寶船在蘇門答剌,進上:兜羅錦十匹(闊四五尺,厚五分,背面毳絨,番名驀黑驀?yán)眨╇s花番錦十匹細布五十匹(長者五六丈,闊四尺多,中五六樣,貴賤不同)[6]。

        從小說對禮單的采錄方式來看,又可分為直接照搬和間接拼湊兩種處理手段:“直接照搬”,如第三十二回敘述的金蓮寶象國進貢禮單直接照搬了《瀛洲勝覽》“占城國”篇;“間接拼湊”,如第四十五回書寫的爪哇王進貢禮單選取了《咸賓錄·爪哇篇》的首、尾段文字進行拼湊。作者引述了《咸賓錄·南夷志》“爪哇篇”中對唐代元和、咸通年間朝廷所得貢物的記載,但“金花帳、溫涼床、龍鱗席”等物品并未標(biāo)明數(shù)量,而《西洋記》的改寫則明確了數(shù)量“一張、一幅、一床、一幅、二箱、二瓶”等量詞,這無疑與禮單形式更加貼合,《咸賓錄·南夷志》“爪哇篇”與《西洋記》第四十五回爪哇王之進貢禮單描寫對照見表1。

        值得注意的是,《西洋記》還會根據(jù)小說語境,將特產(chǎn)中的動植物名稱改為可食用且便于運輸?shù)氖焓?。例如,《咸賓錄》中記載的“白鹿”一詞,在《西洋記》中被改為“白鹿脯”,“白猿”一詞也被改為“白猿脂”。再如,“蛬吉柿”在《西洋記》禮單中直接被改寫為“蠶吉補十盤”,“補”即“脯”,相當(dāng)于今人所說的果脯,改動的理由是制成果脯的水果可長期保存并運輸,符合寶船長途海運的實際情況。

        2.異國風(fēng)物知識

        異域風(fēng)物包羅萬象、品類繁多,筆記小說中的那些具有知識性和科普性的條目,均成為《西洋記》選材的重點對象,采錄的內(nèi)容還涉及良田種植方法、飲食習(xí)慣、婚喪嫁娶習(xí)俗和家禽家畜養(yǎng)殖方式等?!段餮笥洝穼Ξ愑蝻L(fēng)物知識內(nèi)容的書寫,多以人物對話為載體來呈現(xiàn)。例如《西洋記》第五十一回敘述關(guān)于“龜龍”的知識,就與嚴(yán)從簡《殊域周咨錄》卷八“南蠻”條以及張夑《東西洋考》卷四的記載如出一轍,見表2。

        綜上所述,《西洋記》采錄明代諸多筆記體小說作為其博物書寫的主要材料來源,其采錄方式主要體現(xiàn)在對朝貢禮單的直接鋪陳和以知識性對話為載體來轉(zhuǎn)述異域風(fēng)物知識,展現(xiàn)了《西洋記》博物書寫的獨特價值。那么,作為神魔小說之《西洋記》為何大量采錄與神魔兵器無關(guān)之內(nèi)容?要找到答案,我們就必須對小說中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禮單和知識性對話進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在小說中發(fā)揮的敘事功能。

        二、禮單書寫與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之生成

        明代神魔小說具有“神魔斗法、降妖除魔”和“濟世修道、飛升成仙”兩大情節(jié)類型茍波《道教與神魔小說》一書認(rèn)為神魔小說的兩大主題為“濟世”和“修道”,神魔小說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圍繞著兩大主題展開(巴蜀書社1999年出版);劉曉軍《時空、情節(jié)與角色:論明代神魔小說的敘事模式》一文認(rèn)為明代神魔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大體上可分為兩種類型:神魔斗法、降妖除魔與傳經(jīng)布道、點化飛升(刊于《求是學(xué)刊》2010年第6期113-118頁)。,在“神魔斗法、降妖除魔”的基本框架下,主要以收繳兵器和降服敵人為故事單元的結(jié)束標(biāo)志。與之不同,《西洋記》則偏向于選擇“朝貢上國”即禮單博物的敘述方式來促進小說特定情節(jié)模式的生成,從而呈現(xiàn)出“寶船行駛——征服番國——神魔爭斗——番國投降——交納降表——朝貢上國”的情節(jié)走向,具體包括如下幾方面:

        (一)朝貢禮單成為小說故事單元結(jié)束的獨特標(biāo)志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其目的在于宣揚國威。所以《西洋記》巧妙地將神魔爭斗的最終目的設(shè)定為番國做出“朝貢”這一行為,凡是大明寶船途經(jīng)之處,均以域外小國上交降表、交納禮單作為臣服之標(biāo)志,朝貢禮單的出現(xiàn)標(biāo)志了一個故事單元的結(jié)束,同時也意味著寶船完成了對該國的撫夷任務(wù),即將開啟新征程。

        例如第七十二回吸葛剌國國王深諳“小國事大國”之道,認(rèn)同“中國居內(nèi),夷狄居外;中國為君為父,夷狄為臣為子”[6]之理,口稱大明皇帝為其父,所以寶船團隊無需動用一兵一卒便使國王遞交了降表與禮單,于是“神魔爭斗”的環(huán)節(jié)便被省略了,寶船也順利啟程前往下一國。倘若遇到難以降服的藩國,那么神魔之間的爭斗與算計便無法省略,敘述者使寶船停留的時間延長,同時敘述藩國歸降所使用的回目數(shù)也會相應(yīng)增加。再如,小說第七十二回至七十七回敘述了以金碧峰、張?zhí)鞄?、唐狀元和關(guān)元帥為代表的大明寶船降服木骨都國眾人的故事,云幕唓為了抵抗大明寶船,請來了陀羅尊者與飛鈸禪師,形成對抗情節(jié)中的正反兩派,而最終依然以“木骨國拜進降表”圓滿結(jié)局??梢姡Y單敘事在小說中的作用相當(dāng)于一根收束袋子的繩子,將小說眾回目中的情節(jié)有力區(qū)隔開,同時使情節(jié)的發(fā)展張弛有度。

        (二)禮單敘事構(gòu)成了由“分散”到“聚合”的小說回目結(jié)構(gòu)

        《西洋記》回目多達100回,為將分散的情節(jié)聚攏收束起來,凸顯主旨,作者頗費考量,最終通過設(shè)置禮單回目實現(xiàn)了各回目之間的巧妙串聯(lián),完成了小說回目之間由“分散”到“聚合”的整體布局,使得故事單元之間的禮單敘述看似彼此獨立分散、實則自成體系。小說第九十九回“元帥鞠躬復(fù)朝命,元帥獻上各寶貝”是禮單博物的集大成回目,整回篇幅都在敘述鄭和詳細地向大明皇帝宣讀各國進貢禮單的情節(jié)。除爪哇國、啞魯國、阿魯國、金眼國、木骨都束國、國竹步國、國卜剌哇國和銀眼國八個藩國無禮單進貢,其他三十一國的禮單全部聚集、匯總于此回,這就不僅與散見在小說各回中的單篇禮單形成了結(jié)構(gòu)上的呼應(yīng),而且也體現(xiàn)了禮單背后蘊藏的萬國來朝的深刻含義,使得全書宗旨有了最終歸宿。

        (三)禮單敘事滿足了構(gòu)建“獻寶”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的敘述需求

        “小說這種文學(xué)樣式之得以形成,真正的動力在于人類內(nèi)在本質(zhì)中所蘊含著的敘事能力和敘事需求”[8],將禮單作為博物書寫的重點對象就是《西洋記》敘事需求的特殊體現(xiàn)。禮單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其背后是域外小國對天朝上國的獻寶之舉,敘述者以獻寶為中心構(gòu)架了三層寓意結(jié)構(gòu),暗含萬國歸一的理念。細讀文本,可見獻寶活動貫穿小說始終。敘述者將金碧峰、鄭和與大明皇帝三人設(shè)置為“寶物收受者”,同時又有三重“寶物貢獻者”與之對應(yīng),使獻寶情節(jié)的價值意義呈現(xiàn)階梯式上升之態(tài)勢。

        小說敘述了三個層面的獻寶情節(jié),分別位于小說結(jié)構(gòu)的開頭、中部與結(jié)尾,形成了層層鋪敘、階梯向上式的敘述結(jié)構(gòu):小說開頭敘述了以金碧峰長老為中心的獻寶情節(jié),即龍王、水族隊和眾生物紛紛向燃燈古佛獻寶。第二回“補陀山龍王獻寶”敘述了“皈依”之旨意:“那四個龍王齊聲叫道:‘……各愿貢上些土物,表示微忱?!献娴溃骸澑话危鄻涑T?,這卻不消?!膫€龍王又齊聲叫道:‘多羅多羅,聊證皈依之一念?!薄按笄П娚R聲叫道:‘眾生們愿永受爺爺法戒,各各貢上土物,頂禮皈依’”“眾生齊聲叫道:‘愿各舍所有,頂禮皈依?!保?]獻寶者為海族眾生,寶物收受者為金碧峰;小說中間敘述了以鄭和為中心的獻寶情節(jié),即沿途番國均向以鄭和為代表的寶船獻寶;小說末尾兩回敘述了以大明皇帝為中心的獻寶情節(jié),當(dāng)寶船班師回朝后,主帥鄭和將航海西洋所得寶物悉數(shù)進獻給皇帝。三重獻寶情節(jié)的直觀圖例見表3:

        三重階梯式獻寶活動象征著層層“皈依”的理念:龍王與眾生物向金碧峰獻寶表示皈依之善念,各番國向鄭和船隊獻寶以表達降服順從之善意,最終萬物皆歸于大明皇帝的結(jié)局,展現(xiàn)了華尊夷卑的觀念。雖然鄭和眾人沒有完成明皇帝下達的“取傳國玉璽”的任務(wù),但小說實際上借取寶之名義表達了萬邦臣服中國之思想,這便與小說敘述的旨意相統(tǒng)一。

        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是“朝貢”還是“獻寶”情節(jié)均頻頻出現(xiàn)在小說敘述之中,萬邦臣服的敘述理念始終是小說作者關(guān)注的重要議題?!段餮笥洝返淖髡吡_懋登生活于明代萬歷年間,其時國力衰微,?;既樟?,邊防危機不僅威脅著長期享溺于太平環(huán)境的封建王朝,也沖擊著人們的心理防線。人們強烈渴望重振朝綱、復(fù)興國家,于是,與明末海上倭寇之亂形成強烈反差的明初航海盛事——鄭和下西洋事件引起了普遍共鳴和關(guān)注,通過宣揚鄭和下西洋事件讓君臣民眾重拾信心、宣傳國威成為許多文人的創(chuàng)作主旨,《浪跡叢談》有載:“自和后,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故俗傳三寶太監(jiān)下西洋,為明初盛事云”[9]。清代俞樾云:“蓋以嘉靖以后,倭患方殷,故作此書,寓思古傷今之意,紓憂時感事之忱?!保?0]羅懋登創(chuàng)作《西洋記》也出于這一目的,他在該書的序言中曾反復(fù)使用相似的語句強調(diào)其創(chuàng)作目的:

        歷國大小三十余,番王酋長,匍匐羅拜之為兢兢罔敢后……《書》云猾夏,《詩》曰讐邦,夷且為中國梗,矧匍匐羅拜之罔敢后?周先王甚盛德,肅慎氏止間一入貢,周且頒其賂物,誥語后人。矧舉海外大小三十余國,盡匍匐羅拜之罔敢后。[6]

        羅懋登認(rèn)為若要平息海上禍亂,恢復(fù)萬邦來朝時期的輝煌,必須效仿先王大肆宣揚貢物所得,從而達到威懾他國的效果,所以他特別強調(diào)海外諸國面對華夏大國“匍匐羅拜罔敢后”的低微姿態(tài),并將禮單置于小說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的中心位置,通過分散到聚合的回目結(jié)構(gòu)安排,表達禮單貢物背后所蘊含的諸國臣服之理,并借助小說中的人物對話多次論及華尊夷卑之理,以達到宣揚國威的最終目的。

        總而言之,禮單敘事與小說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的安排有著深刻聯(lián)系:禮單作為一段情節(jié)模式的落腳點,是小說故事單元結(jié)束的標(biāo)志;它還巧妙地串聯(lián)了小說回目,使其呈現(xiàn)出由分散到聚合的回目結(jié)構(gòu);禮單敘事背后還暗藏著小說三重獻寶活動的深層結(jié)構(gòu),象征著寶物貢獻者對寶物收受者表達皈依之寓意,同時與小說宣威之旨相吻合。

        三、知識對話與敘述意圖之傳達

        1982年陸樹侖、竺少華在《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前言》中指出:“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西洋記》也有明顯的缺點,全書幾乎是由人物的對話堆砌而成,極少細節(jié)描寫和人物性格刻畫?!保?]在他們看來:小說中大批人物對話幾乎不體現(xiàn)人物的觀點和態(tài)度,讀者從中也難以感受人物的情緒和性格,小說中人物對話多為知識性對話。所謂“知識性對話”指敘述者安排人物對話的動機仿佛并不指向人物本身,而是借助人物的聲音向讀者傳達某些知識和信息。所以《前言》指出的“明顯的缺點”同時也是這部小說明顯的特征,這就需要我們結(jié)合敘述意圖來闡釋其形成的原因。

        (一)知識性對話是小說開展博物敘事的主要載體

        敘述者通過人物對話這一形式來展現(xiàn)西洋諸國的風(fēng)物知識,人物對話是為了解釋、說明某物或某知識而有意為之。例如,第三十二回金蓮寶象國丞相向鄭和遞交了一份進貢禮單,為了解釋這些禮單名稱背后的知識,敘述者隨后設(shè)置了一大段鄭和與丞相的對話。三寶老爺鄭和以“……是個甚么”的話語模式詢問了禮單上十三件寶物的用途,此處的人物對話巧妙地點亮了讀者對禮單所列異域之物的知識盲區(qū)。那么,敘述者此舉背后的敘述意圖為何?

        前文有論,小說的博物書寫文本源自明代筆記小說,人物對話中的知識信息也來源于此。但值得關(guān)注的是,敘述者抄錄筆記文字入小說的同時,為了適應(yīng)通俗小說的語體形式,對筆記文字進行了適當(dāng)改動。細讀文本可知敘述者的“改寫”行為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篇幅的增加,即筆記文字轉(zhuǎn)移到通俗小說后的字?jǐn)?shù)明顯偏多;二是敘述者將筆記文字借助人物之口講述并表達,即將陳述的筆記文字改寫成對話;三是語言文字白話化,即將晦澀的文言改寫成白話。且看如下典型案例:

        國中人非日午不起,非夜半不眠。有婦人號尸致魚者,目無瞳,夜飛頭入人家食小兒穢氣,頭返,合體如故。失其體不得合,則死矣。昔漢武時因墀國使者云:南方有解形之民,能使頭飛南海,左右手飛東西海,至莫頭還肩上,兩手遇疾風(fēng)飄于海外,即此是也。[5](《咸賓錄》卷六)

        這個婦人頭,原是本國有這等一個婦人,面貌、身體俱與人無異,只是眼無瞳仁。到夜來撇了身體,其頭會飛,飛到哪里,就要害人。專一要吃小娃娃的穢物,小娃娃受了他的妖氣,命不能存。到了五更鼓,其頭又飛將回來,合在身子上,又是個婦人。天師道:“這叫做個甚么名字?”趙元帥道:“這叫做個尸致魚?!碧鞄煹溃骸柏M有這等的異事?!壁w元帥道:“天師是漢朝真人,豈不聞漢武朝有個因墀國使者,說道南方有尸解之民,能使其頭飛在南海,能使其左手飛在東海,能使其右手飛在西海,到晚來頭還歸頭,手還歸手,人還是一個人。雖迅雷烈風(fēng)不能壞他,即此就是這尸致魚?!保?](《西洋記》第三十一回)

        以上敘述思路顯而易見,先把《咸賓錄》記載的“尸致魚”信息分為兩層:第一層為“尸致魚”的活動特征,第二層為“尸致魚”的歷史淵源。而后將這兩層知識設(shè)計為小說的兩段對話,借助趙元帥和張?zhí)鞄熤g一問一答的對話講述給讀者。同時,簡古雅致的筆記文字經(jīng)敘述者的改寫變得通俗易懂,完成了由文言向白話的轉(zhuǎn)換,而隨著筆記文字的融入,通俗小說似也浸潤了筆記雅致的風(fēng)格。

        (二)知識對話“改寫”行為背后是敘述者為實現(xiàn)教化民眾的意圖,從而促使筆記體小說通俗化的過程

        首先,如何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輸出知識學(xué)理并且達到教化民眾的目的,是《西洋記》作者需要考量的關(guān)鍵問題。這就需要充分考慮受眾群體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小說”則成為小說作者輸出學(xué)理的有效方式?!段餮笥洝啡Q《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明代不乏以“通俗演義”為名的小說作品,“演義”旨在將歷史故事通俗化,而“通俗”則直接指向小說的讀者身份,即市井平庸之輩,這一群體是通俗小說的主要受眾。已有頗多文人學(xué)者對這一問題進行論述,如“延及嘉靖更揚道教,加以嚴(yán)嵩等附和,清醮其時。奸道輩始倡其說,作封神傳小說演義,布刊坊間,流俗傳播,據(jù)信為實,不知古來各代俱有封神,不止一時亦不出一人也”[11]?!鞍薰僖笆肤韥砼f矣,自漢班固立小說家于《藝文志》,厥后作者日以繁盛。泰西文學(xué)家亦多以小說鳴,且謂其移風(fēng)易俗,收效之捷,足抵演說。若即以小說為演說,尤足啟發(fā)流俗之觀念。”[12]“然亦何事不可為哉?何至降而為小說,敝神勞思,取媚流俗,甘為識者所恥笑,甚矣其不自重也!”[13]可見小說作者傳播、啟發(fā)和取悅通俗讀者的意圖十分鮮明。

        但是普通讀者鮮少接觸以文言筆記為載體的學(xué)理知識,正所謂“其詞雖極工致,然多雜以鄙語,故流俗人尤喜道之”[14]。為了滿足受眾的閱讀興趣和接受需求,小說家不得不將筆記小說條目轉(zhuǎn)換為知識性對話。對話是聲音敘事的基礎(chǔ)形式,側(cè)重聽覺的感官效果,這就將讀者的接受感官由視覺轉(zhuǎn)向了聽覺?!段餮笥洝分械闹R性對話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戲劇表演藝術(shù)之中,能夠通過人物對番國風(fēng)物知識的演述,潛移默化地從對話中汲取信息,從而實現(xiàn)了知識傳播的目的。

        四、結(jié)語

        總體來看,為達到“宣威”與“教化”的目的,《西洋記》作者以禮單和對話作為其博物書寫的重要載體:為宣大明之威,以貢物為載體,采用禮單敘事的方式演述故事、串聯(lián)情節(jié),深入發(fā)掘朝貢背后的華夷理念,成功地達到了使明代普通百姓和外族夷人了解明朝國之盛事,既宣大明之威以震懾夷狄,又強調(diào)華夷尊卑,以增強百姓對于明末海防之信心的意圖;同時為了解決科普的難題,作者巧妙地將筆記文字融入通俗小說,借人物之口講述西洋異域知識,使人物對話知識化與學(xué)理化,既提高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又達到了普及知識和教化流俗的目的。

        通過這一個案研究可知,探索中國古代小說“本土”敘事特點及其背后的深刻意蘊,需要進一步發(fā)掘古代小說文本的情節(jié)構(gòu)成與深隱的敘述邏輯,而非以某種小說類型的總體特征看待個案,以避免具備個性化特征的小說作品被“類型化”的定論所遮蔽。與此同時,我們還應(yīng)該看到中國古代通俗小說與西方“虛構(gòu)的敘事散文”的小說概念的區(qū)別,要立足古典小說的敘事特點看待通俗小說,充分認(rèn)識到通俗小說中的博物書寫現(xiàn)象展現(xiàn)的古代文人獨特的小說書寫方式和價值觀念,這一敘事方式對于小說家傳播文化知識、教化普通讀者和宣揚創(chuàng)作意圖等均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趙毓龍,胡勝.論“博物君子”與古代小說的生產(chǎn)與傳播[J].廈門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5,(5):68-75.

        [2]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2419.

        [3]永瑢.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679.

        [4]嚴(yán)從簡.殊域周咨錄[M].北京:中華書局,1993:1,290.

        [5]羅曰褧.咸賓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0:680,144,137.

        [6]羅懋登.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15-516,664,580,654,924,14-19,19,1,409.

        [7]張燮,著.謝方,校注.東西洋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0:67.

        [8]董乃斌.中國文學(xué)敘事傳統(tǒng)論稿[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7:209.

        [9]梁章鉅.浪跡叢談[M].北京:中華書局,1981:94.

        [10]俞樾.春在堂隨筆[C]∥朱一玄.明清小說資料選編.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12:470.

        [11]李調(diào)元.童山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78-79.

        [12]劉錦藻.清朝續(xù)文獻通考[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5:10187.

        [13]強汝詢.求益齋文集[C]∥孔另境,編.中國小說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60.

        [14]徐度.卻掃編[M].北京:中華書局, 1985:172-173.

        The Significance of Knowledgeable Narrative"in Popular Historical Romance of Voyage to the West

        ZHANG Di

        Abstract: Popular Historical Romance of Voyage to the West, a popular novel of the Ming Dynasty, displays Western customs and objects through the carrier of gift lists and dialogues. This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gods and demons novels with the theme of magic weapons. The advantage of gift lists and dialogues narratives is that they can effectively form the narrative mode of the novel, reveal the central idea, and show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lassical Chinese into vernacular language. As the special perspectives of the knowledgeable narrative in the field of ancient popular novels, the gift lists and dialogues narratives should be re-examined and given full attention.

        Key words: knowledgeable narrative; Popular Historical Romance of Voyage to the West; gift list; dialogue

        (責(zé)任編輯:武麗霞)

        基金項目: 上海市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晨光計劃”項目“明清通俗小說博物書寫視域下的‘物質(zhì)排列’研究”(22CGB02)

        作者簡介: 張頔,上海開放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講師,文學(xué)博士,主要從事古代小說研究,E-mail:dizhang@sou.edu.cn。

        引用格式: 張頔.論《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的博物書寫及其意義[J].西南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24,(4):135-145.

        猜你喜歡
        對話
        澳門:古代與現(xiàn)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節(jié)點
        新聞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 17:24:20
        電影文學(xué)(2016年16期)2016-10-22 10:07:48
        積極課堂氣氛的營造與大學(xué)生主體意識的培育
        對話,讓學(xué)生做文本的知音
        色欲av亚洲一区无码少妇| 久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主播一区二区| 亚洲网站一区在线播放|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亚洲精品456| av资源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最新中文字幕人妻少妇|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在线瓜伦|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在线看高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喷水喷白浆 |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 含紧一点h边做边走动免费视频 | 亚洲天堂av另类在线播放| 职场出轨的人妻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91久久国产自产拍夜夜嗨| 色婷婷亚洲精品综合影院| 欧美又粗又长又爽做受|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一线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毛片视频|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无码AⅤ最新av无码专区| 日本五十路人妻在线一区二区|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扒开女性毛茸茸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