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爸媽每年都會給自己安排兩三次旅行。前幾年出行,我會幫他們找旅行社、報旅行團。這兩年,自從媽媽開始刷短視頻后,她就被里面的低價旅行團給吸引住了。
有一年,他們參加了一個低價旅行團,一人800元,玩6天。旅行結(jié)束回到家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行李箱里多了兩只銀保溫杯、兩把銀梳子和兩只銀碗,總價2000元。
參加低價旅行團的結(jié)果往往是該掏的錢沒少一分,該玩的時間丟了一大把。說是6天5夜,掐頭去尾,在當?shù)氐挠瓮鏁r間也就4天半。這期間,總共去了6個購物點,花了3個半天的時間,去掉中間的車程,真正游玩的時間不足2天。但爸媽精神抖擻,覺得買到的東西物有所值。
這次爸媽又報了兩個低價旅行團:第一個團是乘坐旅游大巴前往A省,在當?shù)赝?天,包食宿,一人499元;第二個團是自行前往B省,在當?shù)赝?天,包食宿,一人599元。
出發(fā)前,媽媽興高采烈地對我說:“我和你爸算了筆賬,如果我們自己出去玩,光是食宿都不止這些錢呢。這些費用里還包含景點門票,劃算。”我心里咯噔一下。
在A省的幾天里,我沒聽他們說起去過哪些景點,倒是起早貪黑購物的事沒少聽他們說。正常的旅行團,七八點吃完早飯,9點左右出發(fā);低價旅行團,5點半出發(fā),6點準時到達購物點。
第一個團的旅行結(jié)束后,爸媽沒歇幾天,又奔向第二個團。到達B省的當晚,兩人就被告知每人要再交300元的代步費。
導(dǎo)游說:“爬山、觀景要坐纜車上去,你們一把年紀是爬不動的?!卑謰屖桥郎?、徒步的好手,便說:“巧了,我們就愛爬山?!睂?dǎo)游又說:“那你們好意思讓整團的人都等你們嗎?”爸媽繼續(xù)回應(yīng):“沒準不用排隊的我們比纜車還快呢?!?/p>
導(dǎo)游換了路數(shù),再次發(fā)動“攻擊”:“叔叔阿姨,這個團這么便宜,我們真的不賺錢。能不能不要讓我為難,不然沒法給公司交差,我的工作就不保了,家里的孩子和老人怎么活呢?”
這一波攻勢下來,面對言辭懇切、眼含淚光的導(dǎo)游,善良的父母面面相覷,吃軟不吃硬,只能乖乖付費。
普通人一看低價旅行團就知道有詐,媒體也沒少報道這類旅行團的“暴雷”事件。讓我不解的是,把“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當作座右銘的老人,為何還偏向虎山行?如果說是家庭經(jīng)濟條件受限,單純?yōu)榱藞D便宜我尚且可以理解。但爸媽完全有經(jīng)濟實力跟著行程更靠譜的旅行團游玩,卻為何非要選擇這種風(fēng)險系數(shù)很高的團出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不比當年,上了年紀的人雖然積攢了不少生活的智慧,但因身心受限,處理事情難免吃力。所以,爸媽出行這些天,我每天都會發(fā)消息、打視頻電話問他們情況,怕他們受氣,也怕他們上當受騙。
但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有點兒瞎操心。在“坑”“雷”遍布的低價旅行團里,爸媽倒是游玩得不亦樂乎?!盀槭裁蠢夏耆耸堑蛢r團的忠粉”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在我和他們的交談中浮出水面。
首先,低價旅行團的價格實在太具誘惑性。我對比了一下,去某地6天5夜的純玩旅行團,價錢接近4000元,是低價旅行團的5倍??恐约阂簧羷谫嶅X、一分一厘攢錢的父母,即使經(jīng)濟條件已經(jīng)改善,面對如此懸殊的差價,節(jié)儉慣了的他們會本能地選擇便宜的那款。
在父母這代人的世界里,低價就是王道。
其次,退休賦閑的大叔大媽自覺時間不如鈔票值錢。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小時候,我們覺得一年365天漫長無比,自己是“熬著”才長大了一歲;上了年紀后,經(jīng)常會覺得剛過了幾個月,新的一年就來到了自己的面前。但微妙的是,時間越過越快,老年人并不覺得自己的時間愈加珍貴,在他們的世界里,一切都比自己的時間值錢。
失去了職場屬性,不再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又沒有一以貫之投入的興趣愛好的老年人,時間于他們而言就是一個矛盾體,既為流逝感到惶恐,又為不知如何打發(fā)而煩悶?!俺鋈プ咦摺本统闪怂麄兊奈ㄒ唤夥?。
再次,在購物點和導(dǎo)游斗智斗勇也成了參加低價旅行團的大叔大媽的小樂趣?,F(xiàn)在的購物點營銷策略早已不是過去那種扯著嗓子,讓你“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落后技法了。五花八門的營銷手段,可以拍一部短劇了。
爸媽在A省一個購物點坐定后,觀賞到了如下大戲:
第一步,劇本框架搭起來。銷售說,這個團有43名游客,但今天的凈水器促銷力度太大,只有8個名額,所以只能抽簽決定。
第二步,人物設(shè)定。選中團里的第一批人上臺抽簽。
第三步,制造沖突。詢問抽中的人,家里誰做主?愛人這次一起來了嗎?自己掏1000多元能不能算數(shù)?在臺上的人多數(shù)不愿意折面子,都說自己花這點兒錢還是能做主的。如果說自己不能做主,銷售也會起哄問一起來的伴侶,要不要給愛人一個機會自己做主花錢。誰好意思拒絕呢?
第四步,揭曉結(jié)果。“恭喜你,大叔(大媽),這么低的概率你都能中(凡抽必中),真是運氣好?。 ?/p>
第五步,意外之喜的結(jié)局?!敖裉爝@個活動不僅搞促銷,還有牛皮皮帶、鑄鐵鍋、茶具等一堆東西免費送。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開不開心?那就趕緊去付款吧?!?/p>
等到爸媽被叫上臺時,他倆借著尿急離開了。一個團43人,有8人在這里買了1000多元一臺的凈水器,有3人在下個購物點買了8000元一張的水牛皮涼席。
像爸媽這些沒有“被宰”的游客,不僅有一種用魔法打敗魔法的勝利心理,還有一種自己沒有上當受騙的優(yōu)越心理。這也許是他們參加低價旅行團的樂趣之一——通過對比,找到自己的定位:“我只是老矣,并不是老朽?!?/p>
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shù)》里寫道:“在與美邂逅的那一刻,我們會有一種強烈的沖動,就是一種握住它不放的渴望:將它占為己有,并使它成為自己生命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比绱思毮?、深刻的旅行意義,對一生大半時間都在與生存周旋的父母來說屬于超綱題。
旅行對他們的意義簡單、淺顯,玩了什么、看過什么、體驗好不好、觸發(fā)了何種感受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通過“打卡”拍照、分享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向自己證明——“我來過”“我這輩子沒白活”。
在勸說父母別報低價旅行團這件事上,我最終選擇與自己和解。人生、時間、錢財、精力、選擇權(quán)都是他們的,我能做的就是提前查詢清楚,讓他們知道在前方大概會遇到哪些“坑”,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同時祈禱,當他們 “踩坑”后,還能把“吃虧是?!薄盎ㄥX買平安”這樣的生活智慧調(diào)動出來,聊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