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秒一個包袱、30秒一個反轉、1分鐘即有高潮……從“霸總”、贅婿、穿越等大火網(wǎng)文衍生而來的短劇攻占了大眾的手機屏幕。除了受到年輕人力捧,微短劇也在中老年群體中悄悄“破圈”。
走進杭州市上城區(qū)丁蘭街道長虹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就聽到熟悉的“土味”臺詞,52歲的管水亮正捧著手機看得津津有味。左鄰右坊告訴記者,管大叔愛刷微短劇、看網(wǎng)絡小說是社區(qū)里出了名的,無論是午休還是下班,他得了空就“鉆”進手機里。
打開相關的App,管水亮向眾人展示自己收藏的“劇單”,從古裝武俠到都市情感,各個類型的題材都有?!耙婚_始收到抖音推送,就點了進去,沒想到一看就停不下來了?,F(xiàn)在每天會花3小時左右的時間刷視頻?!惫芩撂寡浴坝|劇”是因為好奇心。
其實,在多數(shù)中老年群體中,如管水亮一般的資深“追劇人”并不少。調(diào)查結果顯示,近6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只要刷到平臺上的微短劇推送,就會情不自禁地點進去看,約20%的受訪者則將追劇納入每日必行之事。同時,記者發(fā)現(xiàn),男性與女性受訪者的“劇單”大相徑庭。軍事、刑偵、武俠是男性觀眾的首選,女性則更容易被言情、穿越、家庭等題材吸引。
75歲的洪桂珍最近沉迷家庭糾紛類的情感短劇,有時連刷幾十集;65歲的費阿姨坦言最愛“霸總”“甜寵”,那些直白夸張的臺詞雖然聽著的確有些不切實際,但“劇情越狗血就越令人上頭”;80歲的李爺爺對懸疑劇情有獨鐘,稱不斷反轉的劇情一度讓他“腦容量不足”;58歲的陳叔叔滿懷一腔熱血,對軍事類的短劇如數(shù)家珍……
“身邊不少朋友都在看,閑來還會交換‘劇單’,總有一款對你胃口?!辈稍L之余,洪桂珍這般向記者說。
節(jié)奏短平快、題材多樣、適合碎片化時間……微短劇以其獨特的風格在中老年群體中開辟出一條新賽道。
調(diào)查中,有近33%的銀齡人群選擇微短劇的原因是“時長短,節(jié)奏快,劇情新奇刺激”,另有30%的銀齡人群因微短劇的題材多樣且風格迥異“入坑”。此外,有近15%的受訪者表示從微短劇中感受到了情感共鳴。
“主要是打發(fā)一下時間?!辟M長梅今年65歲,目前已賦閑在家。她告訴記者,自己年事已高,眼睛不是很利索,有時候看看、聽聽這些短劇打發(fā)一下時間,“還挺有意思的”。
今年72歲的陳吉龍退休后在社區(qū)做義工,退休生活充實而忙碌,偶爾通過各種平臺看一些民國題材的微短劇。“我從這些民國類型的劇里了解一些過去的生活狀態(tài),看看那個時代老百姓怎么生活,對比之下,現(xiàn)在我們真的很幸福?!?/p>
“劇情很刺激,容易勾起人的好奇心,看了這個片段就想看下一個片段。”陳家蘭今年54歲,在刷視頻的過程中刷到過愛情類微短劇,被吸引著看過一些。她告訴記者,微短劇較之傳統(tǒng)電視劇,節(jié)奏快、時長短,比較適合現(xiàn)在碎片化的時間?!暗⒍虅『同F(xiàn)實有些割裂,我也就是偶爾看看?!标惣姨m如是說。
在“卡點”“爽點”時提示“9.9元解鎖全集”,觀看微短劇的過程中,你是否看見過這樣的提示字樣,是否為其買過單?
調(diào)查中,約9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從未在微短劇上花過錢,“遇到這種情況通常都會比較謹慎”;約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花過不到100元,“有時候看上頭了會花一點,但不會投入很多”。
“最開始看短劇的時候花過幾次錢?!惫芩粮嬖V記者,微短劇開始的幾集一般都是免費的,一旦劇情進入高潮階段就要收費了,價格不等,幾十元就可以解鎖全劇。初入短劇坑時,管水亮不免被劇情吸引,為了觀看完整劇情就充了錢?!皵?shù)量看著是不大,但積少成多,后來發(fā)現(xiàn)一次次充值加在一塊也不少錢了,就再也沒充值過?!?/p>
在采訪過程中,不少老年人向記者表示,自己遭遇過需要收費觀劇的情況,但都置之不理,表示“本就只是為了打發(fā)時間,要收費就棄劇換一個看”,有部分老年人很是謹慎,擔心其中有套路,因而即便很想繼續(xù)看下去也沒有為此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