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云 李桂華 趙法新
(1.青島力興泰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2.青島吳新宇電氣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3.青島瑞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
綠色裝配式建筑是建筑工業(yè)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產物,正向著標準化、信息化、產業(yè)化方向發(fā)展,其具有施工周期短、綠色環(huán)保等優(yōu)點,在裝配式構件工程版圖迅速擴張的同時,大部分預制構件廠也面臨很多根本性的難題,如構件生產效率低下、冬季異型構件養(yǎng)護成本高、質量偏差、質量問題過多等。通過深入廣泛研究各個構件廠的生產管理模式,不斷糾偏修正,采用高效的管理理念,通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加上信息化、現代化的機械工藝方式,以PDCA思維管理方法來指導構件全過程生產,通過該管理方法基本實現預制構件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的出產,達到行業(yè)領先生產控制管理水平。
積極對接施工和設計圖紙,進行圖紙核對,對構件尺寸、材料使用以及預埋件與鋼筋避讓等情況及時與監(jiān)理和設計進行溝通,針對單獨項目編制全過程方案,方案應包括生產工藝和排產計劃、實驗方案、技術質量控制措施、預制成品的養(yǎng)護修補、首件驗收吊裝、堆場成品養(yǎng)護、碼放運輸等。
對質量管理人員和一線生產工人應分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技能培訓,培訓合格上崗,特殊工種應考試培訓合格,持證上崗,并應完全熟悉生產工藝操作流程,嚴格按照制定的生產操作規(guī)程及工序開展工作,采用流水作業(yè),不斷提升崗位工人操作熟練度,不斷優(yōu)化生產節(jié)拍和效率,采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時,應提前制定方案進行試生產,經檢驗合格后方可實際應用。
所用各規(guī)格型號線盒、管線、螺栓、吊釘、限高件、脫模劑等提前進場進行整理配套;對應項目進行專項的普通構件、異形構件模具定制和驗收;混凝土原材料砂石、水泥以及鋼筋、保溫板的進場復檢試驗及第三方檢驗必須合格。
機械設備應提前進行聯機試運行,保證各數據系統(tǒng)正確,圖紙傳輸無誤,布模機械手、網片機、輪轉模臺、翻轉模臺、桁架機、養(yǎng)護窯、航吊能正常運作,保證攪拌站計量生產設備及試驗室全套儀器檢定校準合格,計量精準。
計劃(Plan)。明確目標和工作中潛在的問題和障礙,在此基礎上提出制定的流水計劃、資源規(guī)劃、時間表計劃、出廠計劃,并提出待解決的問題。
執(zhí)行(Do)。嚴格按照制定的計劃和方案實施,記錄執(zhí)行步驟和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檢查(Check)。對方案和計劃的執(zhí)行過程、結果進行監(jiān)督評估,記錄收集數據和信息以支持隨后的程序改進。
行動(Act)。對檢查階段的結果進行調整和反饋,修改部分計劃和方案,優(yōu)化流程,優(yōu)化周期和成本,提高成果形成一個閉環(huán),再繼續(xù)進行PDCA。
生產計劃部按項目進度進行排產,下發(fā)質檢部以及生產線核對過的圖紙,鋼筋加工車間接到鋼筋需求單應在復核過后進行裁切,控制好裁切的精度以及廢料;鋼筋焊接接頭應經工藝評定以及送檢第三方檢測合格方可按批次投入使用;混凝土加工中心接到任務單后,核對重要數據參數,提前進行預熱設備,計量稱復零;桁架和保溫板加工部門應嚴格按照圖紙進行加工裁切,避免造成浪費。
按圖紙驗收的模具或使用過的模具應進行編碼編號并表面清理干凈,不留鐵屑及混凝土殘渣,模具由布模機械手或者人工定位拼裝,接觸面要密貼,窗口或異型構件的位置應拼縫嚴密,也可采用密封膠填縫,保障混凝土不漏漿、構件不變形;樓板、陽臺板構件采用鋼板模具的時候應有足夠的磁盒壓鐵,保證構件在澆筑以及模臺振動搖晃過程中不產生位移,雙皮墻及帶保溫板的疊合剪力墻采用自吸式的機械布設邊模,保證工作流水進度,樓梯和PCF板模具應制作樣板,試拼裝檢驗合格后方可批量制作。
定期檢查邊模、預留孔洞、預埋件定位的精準度和有效性,模具應保持清潔,拼裝后應進行尺寸偏差校核,輕噴油性脫模劑打底,水性脫模劑蓋面,應涂刷均勻,無漏涂、無積液;對拉螺栓、線盒等預埋件的尺寸偏差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線盒外露口應全部用膠帶封閉;查看預埋件及線盒等與鋼筋網片定位沖突情況,如需進行避讓,經設計單位給出設計變更,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后方可進行避讓調整;檢查吊點位置的加強筋綁扎應符合圖紙規(guī)范要求。
預制構件在生產過程當中涉及多個工序節(jié)點的隱蔽工程,包括模具安裝的尺寸偏差,鋼筋桁架的規(guī)格和長度,鋼筋的外露尺寸長度、規(guī)格數量位置,保護層厚度以及鋼筋網片間距,保護層墊塊的敷設,預埋件安裝的數量位置及固定措施,鋼筋避讓的處理方法,核對吊釘型號及固定措施,夾心保溫墻板保溫板的位置及厚度,FRP 纖維筋規(guī)格數量及位置,空腔厚度及拉毛情況,加強筋的綁扎質量,彎起鋼筋彎折的角度及平直段長度,都應符合設計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
后續(xù)工位應先按照圖紙檢查,復核上一工位是否有工裝以及預埋件遺漏,做好互檢工作,鋼筋網片放置好后,應由人工重新調整定位,鋼筋保護層墊塊應均勻呈梅花狀布置,依據圖紙核對桁架的規(guī)格及與模板間距,核對雙皮墻的限高件、對拉螺栓、錨栓、吊裝用螺紋鋼套筒以及固定吊釘的數量,并且有固定不被移動的措施,同時工序操作人員應填寫過程檢查記錄,以自檢、互檢、專檢為基礎,隱蔽工程結束后進行自檢登記,經駐場監(jiān)理工程師和質檢工程師隱蔽工程驗收合格,留置現場影像并簽字后,方可進行下一步。
混凝土原材料質量進場應嚴格管控,宜選用5mm~20mm連續(xù)級配的同一礦場出產石子,顏色統(tǒng)一不易出現構件色差;砂宜選用河砂或者球磨機制砂,不易使用石屑、石硝以及級配不良的石粉砂,容易產生氣孔過多或夾渣漏石;礦物摻合料只添加粉煤灰,不宜使用脫硫脫硝灰,容易表面產生氣泡氣孔或者浮黑,出現色差;水泥宜使用早強型普通硅酸鹽水泥,提高早期強度,以滿足模具的正常脫模流轉;外加劑宜采用純減水復配的外加劑,便于粗糙面拉毛時間的掌控;包括樓梯和PCF 板操作面需要盡快壓光,凝結時間不宜太久,為避免操作間歇,布料機內殘留的混凝土干硬,導致下一構件初始位置坍落度過小,缺少漿體而出現蜂窩孔洞和夾渣,夏季可在外加劑里摻部分緩凝劑。
混凝土應級配合理,包裹性、黏聚性良好,傾落高度不宜大于600mm,均勻攤鋪,連續(xù)澆筑間歇不宜過久。澆筑前,操作人員進行混凝土型號核對,預埋件復檢,預埋件及鋼筋桁架外露部分宜采用工裝進行覆蓋,防止污染。模臺在震動或者搖晃之前攤鋪均勻,特殊邊角可采用振搗棒振實,振實的過程當中不應觸碰鋼筋及預埋件,應在振實過程中觀測模具、預埋件和磁盒是否有位移和松動現象,通過專用工裝檢測布料的厚度,以便隨偏隨糾[1]。澆筑同時留置抗壓試塊,同條件試塊應跟隨構件一同養(yǎng)護脫模,以便脫模和出廠強度檢測使用,剩余按規(guī)定送檢第三方檢測機構委托強度檢測。
澆筑后的工位,應對照圖紙復檢預埋件的定位尺寸,是否有偏斜位移,模具是否有跑?;蛘咂纯p不嚴跑漿等情況。混凝土厚度應均勻一致,有高低不平或者石子鋼筋外露情況,應及時處理。疊合墻板的A 面應在綁扎完中隔鋼筋網片及FRP 玻璃纖維筋后,按設計要求進行人工拉毛,應有保證FRP 纖維筋與鋼筋網片連接的可靠性,以及插入混凝土的深度、垂直度的措施。疊合墻板雙皮墻B面的混凝土澆筑坍落度適當放大,均勻布料振搗后宜有輕微浮漿,以便增加保溫板的粘結力[2]。保溫板按圖紙?zhí)崆皩懈钔戤?,提前預留預埋件孔洞及線盒位置,尺寸高差位置粘貼好后保證材料拼縫嚴密,用短FRP纖維筋固定,纖維筋拉結件的數量和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將養(yǎng)護至規(guī)定強度的A面墻體固定好后,進行反轉合模震動,清理模臺邊擠壓出的漿體,測量各個角的高程,尺寸偏差合格后進行登記,覆蓋塑料膜保濕后,經停完畢進入養(yǎng)護窯[3]。
疊合樓板在初凝前,經過拉毛器進行拉毛,拉毛的深度和寬度應符合規(guī)定,并保證石子不被拉出混凝土,疊合樓板混凝土應保證包裹性、黏聚性良好,坍落度嚴禁過大,防止振搗后浮漿過多,從拉毛處形成收縮裂縫,拉毛靜停后進行塑料膜覆蓋保濕入窯,氣溫低的季節(jié)生產時應多覆蓋一層毛氈保溫,入窯前應注意入窯溫差,以免造成溫度收縮裂縫;預制樓梯、陽臺板、PCF板模具組裝應拼縫嚴密,脫模劑涂抹均勻,避免造成跑漿或積液混凝土砂化,振搗中避免觸碰鋼筋骨架及預埋件,澆筑完畢后應進行多次提漿壓光處理,保證表面平整度和外觀質量,并覆蓋塑料膜保濕養(yǎng)護。低氣溫季節(jié)異性構件的保溫養(yǎng)護可以采用覆膜、覆毛氈,外加覆蓋定制電熱毯或者蒸汽暖棚等保溫措施,以保證脫模強度[4]。脫模后的模具應清理干凈,成套吊運,如果邊模有變形或者翹曲,則需要重新返廠維修,重新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流轉模臺閑置時表面清理干凈,均勻涂刷油性脫模劑,覆蓋塑料膜養(yǎng)護防止模臺表面生銹,影響構件脫模以及外觀質量。
以同條件抗壓試塊強度為基準,輔助回彈法檢測構件強度,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脫模強度進行脫模起吊,疊合樓板兩側鋼筋彎起應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操作,嚴禁野蠻拆模、敲打。起吊時吊索的夾角應符合國家標準,按圖紙規(guī)定吊點進行掛鉤起吊,起吊前保證所有模具完全拆除,根據構件的尺寸、重量、作業(yè)半徑等情況選擇吊具和起重設備,司索工和起吊工應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夾心保溫墻板拆除邊模后應先試吊,慢起穩(wěn)升,嚴禁將構件長時間吊放于空中,豎向放置后將螺栓、支撐栓孔等預埋件拆卸干凈,經外觀和尺寸質量檢查合格后吊入豎向托盤。樓梯構件吊運時應保證側模拆卸完畢,強度達到規(guī)定起吊值,吊運過程中因樓梯構件自重大,應注意吊運行安全,放置的層數應按規(guī)定要求,并有一定緩沖措施。
脫模后質量合格無外觀缺陷的構件應嚴格按照順序碼放,多層疊放時,碼放高度和層數按照國家標準要求,疊合板碼放上下層之間用墊木進行分隔,并保證所有墊塊在上下同一條直線上,避免因墊塊不實、受力不均勻而在運輸顛簸中引起受力裂縫,長期存放時有保證不出現翹曲和起拱變形的措施。夾心保溫墻板直立碼放運輸時應做好分隔保護,構件之間用插銷鎖緊,托架及插銷的穩(wěn)固性應進行驗算和驗證。轉運過程中應注意高大重的構件設置柔性緩沖措施,保證構件不受外力損傷[5],轉運時應注意成品保護,避免磕碰掉角等質量事故,轉至堆場交付給庫管進行標識登記入庫,露天堆放構件應進行毛氈覆蓋灑水養(yǎng)護,避免失水收縮開裂。
對混凝土施工性能進行驗收,避免因混凝土使用性能不達標而造成后續(xù)工位延誤。拆模后外觀不得有嚴重的質量缺陷,出現夾渣、漏石、漏筋、蜂窩、麻面、色差、缺棱掉角或者小于標準規(guī)定的表面裂縫,應分析原因,按預定修補計劃方案處理,并重新進行檢驗驗收[6],合格后方可入庫。如果生產出構件尺寸偏差超過規(guī)定允許值,或出現影響結構性能的裂縫及質量問題,則按照規(guī)定進行報廢處理,同時應按照規(guī)定進行每年度的第三方結構性能檢驗。
對檢驗合格的構件,可進行標識并攜資料出廠。出廠合格證等資料包括項目構件信息、樓層樓棟、生產日期、規(guī)格型號、構件編碼、所用材料復檢合格報告、質量證明文件、隱蔽工程驗收清單和照片附件、監(jiān)理驗收單等。運輸裝車方式及運輸路線應按照預定方案進行,項目堆放構件場地應硬化平整堅實,排水方便,按照塔吊吊運順序和距離進行分區(qū)存放,標識朝外,預埋件朝上等規(guī)范化管理,避免二次倒運。
首批成套構件運送至施工現場后,由建設、監(jiān)理、設計、施工、預制構件生產單位共同見證首件驗收、檢驗、測試及試拼裝,以確認該構件的設計和制造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若首件驗收合格,即可進行后續(xù)生產。
本文從預制構件生產全流程管理和質量控制上,提出了部分管理思路和生產細部解決方案,應用在實際生產當中產生了良好的成效,包括質量提升,成本優(yōu)化,工時效率提高,整體質量體系高效運行。但仍有部分環(huán)節(jié)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包括BIM 技術和實際生產圖紙系統(tǒng)未能無縫銜接,生產流水有部分工位間歇時間過長,脫模和修補工位效率低于整體效率等。隨著裝配式的規(guī)范和政策持續(xù)落地,預制構件的需求正迎來增長期,未來預制構件的生產與管理將朝向更高的工業(yè)化、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以創(chuàng)新的技術優(yōu)勢和高效的管理思想理念,高效生產出更高品質、綠色化、環(huán)?;漠a品,這也將是整個行業(yè)下一步深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