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正確的決策離不開調查研究,正確的貫徹落實同樣離不開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調查研究是黨的干部素質的一項基本功,也是決策各項工作的前提。廣大干部要善于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深入群眾,接好地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通過調查研究,占有豐富的第一手材料,并經(jīng)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掌握事物的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制定出比較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用來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這些認識。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為了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必須克服怕吃苦、怕聽牢騷、怕?lián)熑?、怕?chuàng)新的錯誤現(xiàn)象。否則,這些錯誤現(xiàn)象就會成為我們干部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做好工作的障礙。
深入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爸萋┱咴谟钕拢д咴诓菀??!?毛澤東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 “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形成了中國共產(chǎn)黨注重調查研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經(jīng)驗。領導干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了解他們的心聲,及時掌握群眾的所思、所憂、所盼,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把群眾關心的問題解決好,把百姓合理的建議落實好,把基層先進的經(jīng)驗推廣好。要放下官架子、甘當小學生,深入到基層和人民群眾中,讓群眾感受到溫暖和體貼,感受到共產(chǎn)黨人的滿腔熱情和為民解憂的關懷,爭取群眾的認同、支持和配合,從而獲得真實可靠的信息。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自覺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從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中獲得正確認識,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堅守黨性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聽真話、察實情,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必須堅持攻堅克難,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勇于涉險灘、破難題,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把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戰(zhàn)勝困難的實際成效。這就要求調查研究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對調研得來的大量材料和情況要認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對經(jīng)過充分研究、比較成熟的調研成果,要及時上升為決策部署,轉化為具體措施;對尚未研究透徹的調研成果,要更深入地聽取意見,完善后再付諸實施;對已經(jīng)形成舉措、落實落地的,要及時跟蹤評估,視情況調整優(yōu)化,取得成果。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會沉淀多少深情。作為黨的干部應該端正思想,摒棄錯誤想法,邁開雙腳,到一線去,到群眾中去進行調查研究,解決好新情況、新問題,當好人民的公仆。
(作者單位: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上海華東鐵路建設監(jiān)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