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體驗式”作文教學旨在讓學生講真話、寫真事、道真情,鼓勵學生將自身的實際經歷和內心的真實感受作為寫作的素材,開闊寫作思路,寫出能吸引人的優(yōu)秀作文。從回歸本質、優(yōu)化設計兩個角度總結“體驗式”作文教學的要義,據此探索出開發(fā)寫作素材、引領自主表達兩條教學對策。
關鍵詞 作文教學" 體驗式" 教學對策
“體驗式”作文教學力求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思考中感悟”,它契合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寫作要有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的學段要求,是新課標在寫作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同時,從“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上看,它能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和心理壓力,讓他們在愉悅、自然和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更為豐富的寫作靈感和素材,進而創(chuàng)作出有質量、有價值的作文?;诖?,教師要準確解讀“體驗式”作文教學的要點,結合初中生的真實學情和認知特點,設計“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增強初中寫作教學的真實性和實效性。
一、回歸本質,開發(fā)寫作素材
開發(fā)和積累素材是“體驗式”作文教學的第一步。對初中生而言,寫作素材的開發(fā)要回歸本質,即文學的本質和個體的本質。文學的本質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只有透徹地研究文本,才有可能把握文學知識,如文學體裁的樣式、語言風格等。個體的本質則是生活,個體的一切思想、行為都要圍繞生活展開,只有立足于生活的學習行為才是鮮活的、有意義的。因而,在“體驗式”作文教學的第一階段,教師要帶領學生回歸文本、回歸生活,為寫作實踐活動開發(fā)和儲備素材,將自身的真實體驗融入到寫作過程中,創(chuàng)作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1.回歸文本
“體驗式”作文的資源開發(fā),首先要回歸到文本之中,尋找文本中值得借鑒的言語表達、謀篇布局、錘煉字句的方式和方法。當素材積累達到一定量時,便有可能產生質變,學生的語言鍛造、細節(jié)描寫等功力即可有效增強。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中選編了眾多體裁不一、題材各異的優(yōu)質課文,它們皆是同類文章中的佼佼者,是教材編寫組成員經過層層篩選和認定后選入到教材之中的。所以,回歸文本,最先要回歸到教材文本之中,甄選教材中的優(yōu)秀例文,圍繞例文從言語表達、細節(jié)描寫、結構層次等方面,全面開發(fā)寫作資源,促使學生在讀寫結合的體驗式學習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
語言素材是作文中的“地基”,要想提升作文的質量就要打好“地基”。所以,在文本閱讀中開發(fā)寫作素材,教師要將重點放在語言素材上。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經典寫景散文,之所以經典且為人稱道,不單單是因為文中獨特的觀察視角,還因為作者鍛造語言的功力。作者在文中巧妙地運用多種語言表達形式,生動地展現了春景的特點。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此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與倒裝句式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的春草圖,展現出了春草不經意間破土而出的場面,給人一種驚喜之感,也體現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文中依次描繪了“春風圖”“春雨圖”等不同的圖景,其語言同樣值得品味和解讀,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式的閱讀情境,讓他們沉浸在文本情境之中,了解作者鍛造語言的方法,明確不同語言形式的特點和優(yōu)勢。經過反復品味和深入感受后,學生即可儲備豐富的語言素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入隨文練筆的課堂小任務,及時鞏固學生的閱讀成果。
2.回歸生活
作文是生活的文學表現形式,它既源于生活,也為生活服務。所以,回歸本質的另一層含義就是回歸生活。在“體驗式”作文教學的開發(fā)素材階段,教師要重點指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將生活中的真實見聞、感受等,直接或間接地引入到作文中,增加作文的感染力和豐富性。如在寫人文章中,若想寫出人物的特點和精髓,光靠想象是難以凸顯人物特點的,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展開細致觀察,才可以將人物的特點和精髓寫出來。為此,以“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展開寫作指導,教師要為學生搭建生活化支架,引領學生將選材和開發(fā)素材的范圍拓展到生活之中。
具體來說,教師可借助圖示為學生搭建生活化選材的支架。示例如圖1。
二、優(yōu)化設計,引領自主表達
通過廣泛開發(fā)素材,學生獲得了寫作資源,儲備了寫作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進一步優(yōu)化作文教學設計,讓學生在情境、任務的引領下展開自主表達,促使他們在沉浸式的體驗中增強書面表達的效果。
“體驗式”的作文不僅依托于真實生活,還要依靠學生的大膽想象。所以,在作文指導中,教師可通過優(yōu)化寫作情境設計,激活學生的聯想與想象,讓他們將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加工成具有文學感染力的故事或人物。統(tǒng)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編入了《皇帝的新裝》《天上的街市》《女媧造人》等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等,這些文章中的人物都經過了藝術化加工,是寫作者想象和聯想后的成果。本單元寫作板塊中設計了“發(fā)揮聯想和想象,為本單元課文《皇帝的新裝》續(xù)寫一個故事。不少于500字”的寫作任務。據此,教師可以優(yōu)化任務情境設計,精心編制課堂導語:《皇帝的新裝》中的皇帝會不會發(fā)現“隱形衣服”的“奧秘”呢?他最后走向了怎樣的結局?如果你是安徒生,你會為這個皇帝安排怎樣的結局?是讓他幡然醒悟,還是繼續(xù)沉迷呢?
在課堂導語的啟示下,學生沉浸在想象情境中,結合童話的內容,大膽想象皇帝的結局。學生的寫作思路得以開闊,他們的想象力也得以激活。至此,為了引領學生展開創(chuàng)意化的自主表達,教師可進一步引出續(xù)寫任務:結合《皇帝的新裝》原文內容,細致揣摩童話類文本的語言特點,仿照原文的語言表達方式,續(xù)寫一篇500字左右的童話文本。
在寫作任務的助推下,學生開啟自主化的創(chuàng)意表達,他們可以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將現實生活中的人與“皇帝”進行對比和捏合,為“皇帝”安排一個合理的結局。在整個續(xù)寫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強化寫作體驗,也可以增強想象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
“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從“體驗式”作文教學實踐看,教師以回歸本質、優(yōu)化設計作為作文寫作教學的要點,從開發(fā)寫作素材、引領自主表達兩個層面,確定作文教學的基本策略,由此構建“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這是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模式的一種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此模式下,學生能夠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為案例,抒發(fā)個體的真感受,從而能寫出內容充實、情感豐富真實的優(yōu)秀作文。
[作者通聯:江蘇省揚州蘇東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