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以下簡稱林),男,18歲,高三重點班學生,獨生子,家庭情況良好。其本人初中是班長,考高中時以僅落后幾分的成績未考中市重點高中,現(xiàn)就讀于縣重點高中重點班。
林自述自初中開始由于擔任班長,經(jīng)常要向班主任反映匯報工作情況,而班主任是位年輕的女教師,自己在匯報工作情況時顯得拘束,心跳加快,臉也會變得通紅。一次班上有兩個學生打架,林向班主任反映情況,漸漸地擔心自己也會犯同樣的錯誤,甚至在向班主任反映情況的過程中擔心向她非禮,當然他自己一有這種想法就馬上自我克制,暗叫自己不要這樣想。過后這種體驗越來越頻繁,而林都通過壓抑想法試圖擺脫,但并不成功。
到高中時,林懷著一種失落的感覺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學習成績在重點班中處于中上水平。而這時他的各種擔心更多且更頻繁了,當看到或聽到一些違法案件,甚至一聽到學校的處分決定,竟莫名其妙地擔心自己也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他曾請教過心理科醫(yī)生,用橡皮筋綁在手上,一有該癥狀時就彈一下,一開始有一定效果,癥狀減輕時成績也有進步。可是隨著高考的臨近,學習的緊張,他的癥狀有所加重,并且開始在擔心癥狀出現(xiàn)時伴有頭痛的感覺,而且越來越頻繁。但到醫(yī)院檢查又沒有發(fā)現(xiàn)生理上的疾病。林在考試時由于擔心做錯而反復檢查同一道題,經(jīng)常導致考試時間不夠而失利。
根據(jù)林的情況,初步可斷定他有強迫癥。所謂強迫癥是指以強迫癥狀為特征的神經(jīng)癥。它具有三個缺一不可的特征:一是患者體驗到思想或內(nèi)在驅(qū)使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觀活動的產(chǎn)物,但他有受強迫的體驗;二是主觀上感到必須加以意識的抵抗,這種反強迫與自我強迫是同時出現(xiàn)的;三是有癥狀自知力,即患者感到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態(tài)的,至少患者希望能消除強迫癥。
強迫癥分為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林擔心會犯錯誤,會做違法亂紀的事,這是強迫擔心的具體表現(xiàn)。而后來他在考試時有反復檢查同一道題的行為是強迫行為。
林的強迫擔心與他的早期經(jīng)歷有關(guān)。
初中階段的林正處在青春發(fā)育階段。處在青春期發(fā)育階段的中學生,生理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極為不平衡,極容易造成矛盾,內(nèi)心激蕩又難以表露。如果這個時期處理不當,極容易出現(xiàn)壓抑、焦慮和抑郁等情況。林在這個時期伴隨著擔心,漸漸地形成了強迫擔心。到了高中,面對新的學習和競爭環(huán)境,林的癥狀有所加重。
針對他后來一有強迫擔心就頭痛,我問林:“你的頭痛只是在產(chǎn)生種種擔心時才出現(xiàn)嗎?”
林:“是的。我還去醫(yī)院做了檢查,卻沒發(fā)現(xiàn)有疾病。”
我:“嗯。但我相信你的頭痛是真的存在的?!?/p>
林的眼睛馬上像會放光一樣,急忙點點頭表示贊同。
針對這種情況,我分析這與他在以前的一次出現(xiàn)較強的強迫擔心時,碰巧其他原因引起頭痛或心理壓力過大有關(guān)。
林如釋重負地“哦”了一聲。聽到
他的那一聲“哦”,我知道林又向成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老師,那我該怎樣消除這種強迫擔心和強迫動作呢?”林問,“彈橡皮筋的方法在以前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現(xiàn)在隨著高考的臨近,這種方法又不靈了。”
我在向林分析了彈橡皮筋針對不同程度強迫癥的療效差別后微笑著問他:“你知道什么是杞人憂天嗎?”
林愣了一下說:“杞人憂天?應該是……不根據(jù)客觀世界而憑空擔心?!彼卣f,突然他又急切地說:“老師,你是說……”
我微笑地注視著他:“你覺得呢?”
林:“好像有點,嗯……”
我點了點頭:“我也會有很多擔心?!?/p>
他愣了。
“假如我腦子里突然出現(xiàn)你罵我或打我的想法,會真的發(fā)生嗎?”我笑著問。
“老師,你真會開玩笑。怎么會呢?再說,你那么好,我和你無冤無仇……哎,老師……”
“嗯”,我點了點頭說,“一個錯誤的事實,比如你所說的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它并不只是有這種想法就會發(fā)生,它還和人的本性、外界客觀事物、實際行動等情況有關(guān)?!?/p>
林點點頭:“嗯……”
“人的大腦每天都會接收、處理很多外界信息。對于只是基于大腦處理信息而產(chǎn)生的各種擔心,在沒有后期計劃、行動的情況下,你的那些擔心又能把你怎么樣呢?”我說,“既然如此,不如對自己說,反正那些擔心不能把我怎么樣!根本不會造成什么后果。隨它吧?!?/p>
林:“反正那些擔心不能把我怎么樣!根本不會造成什么后果。隨它吧。反正那些擔心不能把我怎么樣!……”
“老師,那我的頭痛怎么辦?”林問。
“剛才我不是和你分析了頭痛原因嗎?”我說,“有點像條件反射。最開始只是你自己認為頭痛是強迫癥引起的,偶然的頭痛被你當作必然的頭痛了。久而久之一有強迫癥就伴隨頭痛了。你去醫(yī)院檢查不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身體上的疾病嗎?既然不是身體真正有什么疾病,你又何必在乎嗎?”
林沉默。
“你不妨對自己說,既然不是身體真正有什么疾病,不管它?!?/p>
“嗯 ……既然不是……身體真正有什么疾病,不管它?!?/p>
林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第二次咨詢中,我在引導林進一步把想法與行為分開對待的基礎(chǔ)上,主要引導學會轉(zhuǎn)移注意力,落實在行為方面。比如如何調(diào)整學習計劃,把學習計劃制訂得細致一點,同時適當進行體育鍛煉,等等。因為有事可做、按部就班地做事可避免空想,達到轉(zhuǎn)移注意力的目的。
我還教林一套呼吸放松訓練方法,既可緩和緊張壓力又可轉(zhuǎn)移注意力,對他的強迫癥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針對林的考試強迫檢查行為,我與林一起探討分析學習基礎(chǔ)存在的不足,對存在的學習問題具體化并進行針對性的鞏固,從而建立考試信心;在平時和考試時進行放松訓練,減輕心理壓力;進行積極自我心理暗示等。
在第三次咨詢時,林反饋頭痛已有所緩解,而出現(xiàn)強迫擔心時也沒以前那么緊張了。反復檢查試卷的行為也有所減少,并感覺有信心面對。在這個基礎(chǔ)上,我們共同探討一些具體的鞏固訓練方法,比如挑選哪些音樂,深呼吸的環(huán)境選擇、次數(shù),考試結(jié)果的正面反饋等。
我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并沒有給林服用“靈丹妙藥”去消除強迫癥,而是用認識領(lǐng)悟療法和森田療法,幫他分析引起強迫癥的根源和性質(zhì),引導他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呼吸放松訓練是為了讓林緩解緊張壓力,轉(zhuǎn)移注意力,使林不會老是在擔心“我該怎么辦?” 體育訓練和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也是為了使林避免無所事事而陷入各種擔心中,起到轉(zhuǎn)移他注意力的目的。
對于林以前用橡皮筋的行為治療方法,我也沒去重復,主要是考慮林的癥狀是經(jīng)歷了多年的“頑癥”,而林正處在學校的集體環(huán)境中,他有可能擔心招來其他同學的異樣目光,治療時躲躲閃閃的,從而會使治療效果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