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盯著“木”字,慢慢瞇起眼睛,模模糊糊中,眼前就好像站著一棵樹。
“木”字,原本就是一棵樹的樣子,慢慢地,才變成現(xiàn)在的模樣。畫棵樹是“木”,那樹干、樹根、樹梢……又怎么畫呢?
某一刻,我們的祖先意識(shí)到畫畫表示事物的弊端。他們開始轉(zhuǎn)動(dòng)大腦想辦法:用短杠兒表示一下,如何?想到這兒,我們的祖先也許嘴角含了笑,也許馬上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起來(lái)。寫字,讓他們體會(huì)到了創(chuàng)造的快樂(lè):
根在樹的下面,在“木”字下面加一短橫兒吧,人們寫出了“本”。
樹梢在樹的頂端,在“木”字上面加一短橫兒吧,人們寫出了“末”。
樹干在樹的中間,在“木”字中間加一短橫兒吧,人們寫出了“朱”……
看到這兒,小朋友也許恍然大悟:根本,根本,“本”就是根啊。本末倒置,原來(lái)是說(shuō)樹根樹梢顛倒了啊。只是,這“朱”怎么是樹干呢?
其實(shí),“朱”是“株”的本字。你想想“株”這個(gè)字:守株待兔的“株”,是不是樹干?
有一天,我們的老祖宗把樹鋸開了,樹成了木材,有的還變成了木片。突然之間,他們的靈感又來(lái)了:“木”字為什么不能劈開呢?
“木”字從中間劈開,左邊不是“才”嗎?“才”是“材”的本字。
右邊不是“片”嗎?你把“木”字的古字形劈開看,看得更清楚。
太神奇了!繼續(xù)思考,繼續(xù)腦洞大開,好不好??jī)蓚€(gè)“木”放一起,林。
三個(gè)“木”放一起,森。
“人”倚靠著樹,休……
好大一棵樹,居然繁衍出這么多漢字?。∪擞心X子,能思考,真好。
(責(zé)任編輯: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