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西方漢學界和建筑學界系統(tǒng)研究中國建筑陶藝的代表作,收錄240余張照片、9萬余字考察報告。全書共分7章,作者簡單梳理了中國建筑陶藝發(fā)展的歷史脈絡,介紹了各地著名的建筑陶藝中心,以及建筑陶藝裝飾的制作與安裝工藝。經歷了近百年的變遷,書中的很多建筑及其陶藝裝飾已經不復存在,使得本書成為后人無法復制的經典著作。
[德]恩斯特·伯施曼
德國皇家柏林工業(yè)高等學院(柏林工業(yè)大學前身)教授。1906—1909年,在德意志帝國皇家基金會的支持下,伯施曼在中國跨越14省,行程數萬里,對中國的皇家建筑、寺廟、祠堂、民居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張照片、2500張草圖、2000張拓片和1000頁測繪記錄。1932年,伯施曼受邀成為中國營造學社的通訊研究員。1933—1935年,被特聘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遺產顧問。出版有《中國建筑與景觀》《中國建筑》《普陀山》《中國祠堂》《中國建筑陶藝》《中國寶塔I》《中國寶塔II》等作品。
呂慧云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碩士。多次參加會議口譯和筆譯工作,現從事德語翻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