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叫百鳳圖,是用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等不同字體書寫的一百個‘鳳’字,當年光查資料就花費不少工夫!”聊起自己的得意之作,今年78歲的楊增陸老人那可是滔滔不絕。
將自己家的三間房改成書畫展室,這絕不是一般的興趣愛好,家住天津市武清區(qū)泗村店鎮(zhèn)南馬房村的楊增陸就是這么“豪”。
別看對書法藝術(shù)入門較晚,但楊老的熱情不比任何人差。晚年的閑暇時光,楊增陸結(jié)交了十幾個老年朋友學習書法,互教互學,共同進步,修身養(yǎng)性。
2015年,在大家的建議下,南馬房村書畫志愿服務(wù)隊成立了,每逢春節(jié)或村里有了紅白事,福字、喜字、春聯(lián)、挽聯(lián),那肯定都是出自楊增陸之手。
“都是免費的,誰給錢,那就惹楊老不高興了!他這人,從年輕時就是熱心腸!”正在楊增陸家串門的一位村民向記者介紹。
“老楊是瓦工,手藝特好。我記得唐山地震前后,村里倒了不少房子。老楊經(jīng)常幫人蓋房、修房。而且都是中午、晚上下班之后干活?!?/p>
后來,楊增陸發(fā)揮自己的瓦工特長,帶領(lǐng)村里的部分青壯年成立了建筑隊,那幾年他和大家一起上工地,同吃同住,一干就是40多年。手藝好,熱心腸,楊增陸在村里的口碑極好,大家有點事,都愛找他幫忙。
“楊叔在我們村是‘這個’!”村干部一邊介紹一邊豎起大拇指,“現(xiàn)在他是我們村的‘榮譽調(diào)解員’,誰家有了矛盾,別人去不管用,楊叔去了,聊會兒天就能解決了!”
“那是人家看我歲數(shù)大,給面子。”楊增陸謙虛地解釋。
“人這一輩子,多干好事肯定沒錯。像我喜歡書法,書法與做人是相輔相成的,它也是傳承傳統(tǒng)文化、宣傳志愿服務(wù)精神、弘揚道德模范、表彰好人好事、傳播正能量的一種方式。你看我給人寫的福字,旁邊都有一行小字‘德高增福壽,寬厚延華年’,我就希望每個人都能有高尚的品德和寬廣的心胸,這樣才能福滿長壽?!倍嗄甑闹驹阜?wù),讓楊增陸成了鎮(zhèn)里、區(qū)里甚至市里的名人。2019年,他被評為“武清區(qū)好人”。今年一季度,他還獲得了“天津好人”的榮譽稱號。
“你們知道嗎,楊叔除了會書法,還會拉板胡唱戲呢?!贝甯刹恳粋€勁地向記者介紹。
“別別別,我拉個板胡還行,唱戲可真不行。”看楊增陸窘迫的樣子,這句話還真不像謙虛。
“那可不,要說唱戲那還得是我。”提到自己的“強項”,楊增陸的老伴許淑珍打開了“話匣子”,“來來,你們看這幾張照片,這就是去年在我們家舉辦的書法戲曲聯(lián)歡會,他們在屋里寫,我們在院里唱,街坊鄰居都來了。熱鬧完了,一塊做飯一塊吃,就是圖個樂兒!”
聊起今年的計劃,老兩口兒各有各的想法,楊增陸說:“七一前后,我們要再辦個書畫會,主題都想好了,就叫‘厚墨傳情頌黨恩’!”“那到時候我們也搞個戲曲聯(lián)歡吧,咱們一起給黨過生日?!崩蟽煽趦合嘁曇恍?。
記者手記:
在對楊增陸老人的采訪中,記者印象最深的就是笑容,笑容始終掛在老兩口兒臉上。雖然他們是非專業(yè)出身,但對文藝的喜愛發(fā)自內(nèi)心;雖然他們平凡普通,但熱心助人絲毫未減。他們只是億萬普通群眾的一個縮影,但正是這樣一個個的普通群眾,才有整個社會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