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一個鐘,但是沒有表針。
在400 千米軌道高度上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中,空間冷原子鐘基本處于失重狀態(tài),受地球引力干擾更小,對時間的測量也就更加精準。
利用激光冷卻技術,原子氣體被冷卻至接近絕對零度。冷的好處是能大大減少原子熱運動,能使空間冷原子鐘對時間的測量更加精準。
按照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工程原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的說法,做不出原子鐘,“北斗”系統(tǒng)就建不成??臻g原子鐘被譽為導航衛(wèi)星的“心臟”,直接決定了導航定位精度。對于導航定位而言,天地間時間越同步,誤差越小,定位的精度就越高。有了這個統(tǒng)一的授時裝置作為時間基準,就可以把天上的衛(wèi)星都同步起來,讓它們有更加精確和穩(wěn)定的運行能力。
有了這個高精度的時間基準,我國在太空中的多臺原子鐘有了精度更高的同步參考依據(jù),從而讓在低計時精度下無法進行的暗物質(zhì)探測、引力紅移探測和引力波探測成為可能。
(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