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困惑:
孩子總是火急火燎的,作為父母我們要怎樣引導(dǎo)呢?比如有時候穿的衣服不好脫,孩子自己嘗試一兩次脫不下來就會生氣;玩拼插玩具時,拼一兩次都拼不好,干脆就不拼了……我經(jīng)常跟孩子說做事情要慢慢來,不要著急,遇到困難時停下來想一想,再嘗試一下也許就能解決,但收效甚微。
家園常溝通:
孩子著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在跟父母溝通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父母對孩子十分疼愛,過度包辦代替,導(dǎo)致孩子缺少鍛煉的機會,所以等孩子自己操作的時候就容易受挫,并表現(xiàn)出沒有耐心、愛發(fā)脾氣。所以在生活中,父母要減少包辦行為,把方法交給孩子,并耐心示范,讓孩子慢慢學(xué)會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比如,孩子提不上褲子,父母可以用語言引導(dǎo)、動作示范以及適當(dāng)協(xié)助的方式教孩子學(xué)習(xí),但必須要讓孩子有自己動手練習(xí)的機會。
老師來幫忙:
幫助孩子鍛煉耐心,父母還可以從這些角度引導(dǎo):
多讓孩子做一些需要花精力的細活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讓孩子做一些需要耐心、細心的小任務(wù)。比如收衣服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忙把衣服分成爸爸的、媽媽的和自己的,把襪子進行配對整理。
玩游戲的時候,可以多陪孩子玩拼圖、涂色、穿珠子、夾豆子等需要耐心的游戲項目。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揀綠豆的游戲,讓孩子從一堆不同的豆子中把綠豆挑出來。這些游戲既能增進親子互動,又能鍛煉孩子耐心、專注的好品質(zhì)。
給孩子樹立耐心做事的榜樣
父母要努力做有耐心的人,給孩子樹立耐心做事的榜樣,讓孩子在觀察和模仿中體驗?zāi)托牡囊饬x。尤其是當(dāng)孩子因為缺乏耐心而撒嬌、哭鬧、發(fā)脾氣時,父母更要有耐心,循循善誘,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再和孩子一起找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另外,當(dāng)孩子表現(xiàn)出耐心的行為和意識時,父母要及時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意識到這種品質(zhì)是值得鼓勵和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