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困惑:
可兒今年4歲5個月,平時很懂事,但是讓我頭疼的就是她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比如有一次朋友帶著他的兒子浩浩來家里玩,浩浩看到可兒正在玩一輛黃色的越野車和一輛藍色小轎車,就對可兒說:“我可以玩一會兒你的小汽車嗎?”可兒頭也不抬地說:“不行,我還要玩,這是我最喜歡的車?!睙o論我怎么哄,可兒就是堅持不給浩浩玩。我趕緊拿出家里其他的小汽車給浩浩玩,可是浩浩剛拿上,可兒就很生氣地搶過來,嘴里還大聲地喊著:“這是我的汽車,誰也不許玩!”我非常生氣地批評了她,可兒不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還大聲地哭了起來。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了很多次,讓我很生氣,又很無奈。
家園常溝通:
在這一次的家園溝通中,老師首先很明確地告訴可兒的父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剛剛建立物權意識,對自己的物品有非常強的占有欲,可兒的表現(xiàn)是很正常的,父母不用太過憂慮,要放松心情坦然面對,千萬不要強迫可兒去分享,或者指責可兒不分享的行為。其次,老師和父母一起商量,如何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條件讓可兒體會到分享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鼓勵可兒自主、自愿地分享。
老師來幫忙:
幫孩子建立物品的歸屬
很多時候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因為他擔心分享之后物品就不再是自己的。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確認清楚物品到底歸屬誰。只有讓孩子明確地知道玩具是他的,即便暫時借給其他小朋友玩,之后還是自己的,讓孩子對玩具的歸屬有安全感,他才愿意考慮要不要和別人分享。
把分享的權力還給孩子
既然物品是孩子的,那么要不要分享、怎么分享、分享給誰都應該由孩子自己決定。父母不能因為礙于面子而強迫孩子分享。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經我們允許而把東西拿給了別人,我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我們會喜歡這樣的分享嗎?因此,在分享之前要告訴孩子,這是他的東西,他可以自己決定是否分享。
尊重孩子有保留地分享
父母可以跟孩子溝通哪些玩具是可以借給別人玩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對于那些一定不可以給別人玩的玩具,就讓孩子自己收好,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再玩。比如案例中的媽媽可以提前告訴孩子,讓她把自己不愿意別人碰的玩具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