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馬路人行道上正常行走的男子,突然間騰空而起,隨后便消失在路人的視線中。直到3個小時之后,這名男子才被人發(fā)現(xiàn)。遺憾的是,他已經(jīng)停止了呼吸。
男子遭遇了什么?隨著上海警方調(diào)查的展開,令人窒息的過程被還原……
“死神來了”:不翼而“飛”的行人
2019年12月的一天下午5時許,公安局接到報警,稱一條綠化帶旁有一名男子躺在地上,似乎已經(jīng)沒有生命體征。
接到報警后,警方迅速組織警力展開調(diào)查。當時,該男子處于深度昏迷狀態(tài),尚有微弱生命體征。民警火速將他送往醫(yī)院搶救。遺憾的是,送醫(yī)不久,該男子即宣告不治。
法醫(yī)鑒定結果顯示,該男子多處骨折、脊椎斷裂。什么樣的撞擊,才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
從男子隨身攜帶的相關證件中查明,該男子名叫韓樹清,40余歲,是一家公司的工程師。
事發(fā)地處于鬧市區(qū),公共監(jiān)控探頭較多,且畫面質量較高。警方調(diào)取監(jiān)控后,發(fā)現(xiàn)一個蹊蹺的情況:當天下午2時許,韓樹清正順著公交車站旁邊的人行道正常行走。他的前后左右都有人。馬路中間,也是車水馬龍,熱鬧如常。
下午2時30分許,意外發(fā)生了——
只見韓樹清突然間飛了起來,斜斜地向空中飛去,撞向離站臺約10米左右的一根電線桿之后,隨即掉落在綠化帶里。
因為事發(fā)太突然,現(xiàn)場竟然沒有一個人發(fā)現(xiàn)韓樹清“飛”起來的情況。韓樹清就這樣在綠化帶里躺了整整3個多小時。
直到下午5時許,躺在綠化帶中奄奄一息的韓樹清才被人發(fā)現(xiàn),隨后被送醫(yī)。但是,因為耽誤了最佳救治時間,韓樹清不幸死亡。
下午6時許,辦案人員通知了韓樹清的妻子王玉敏。王玉敏迅速趕到醫(yī)院??粗介g丈夫冰冷的遺體,她先是難以相信,繼而號啕大哭起來:“你醒醒,你醒醒呀!哪個天殺的干的?你出門上班時還好好的呀,怎么會這樣子?”
王玉敏哭喊著問民警,民警極力安撫她之余,表示正在緊鑼密鼓地調(diào)查此事,一定盡快將真相弄清楚,給她一個交代。
很快,民警就發(fā)現(xiàn)了端倪。
監(jiān)控顯示,就在韓樹清突然飛向空中的同時,在他所在街道的另一側,發(fā)生了一起車禍。當時,一輛面包車正在路面正常行駛。突然間,車輛發(fā)生了側滑。伴隨著剎車片刺耳的聲音,整個面包車橫在了馬路上,而馬路中間的圍欄則被撞倒了一大片。
車禍吸引了街道兩旁行走的人們,大家紛紛扭頭望向馬路中間的面包車。
只見面包車駕駛室里下來一名男子,圍著汽車看,應該是在確認車子是否撞到行人或者其他車輛。
少頃,他將被撞倒的圍欄扶了起來,然后上車,開車離開了車禍現(xiàn)場。
這起車禍發(fā)生的時間與韓樹清“飛”起來的時間高度吻合,二者會不會有什么關聯(lián)?
盡管畫面質量不高,但細心的民警還是發(fā)現(xiàn),車禍發(fā)生時,面包車前面的兩個車輪里似乎卷入了什么東西。
放大來看,竟是一條電纜。
看來,這條橫亙在馬路中間的電纜,才是導致面包車突然失控的元兇!
禍禍相連:從天而降的電纜
40多歲的譚宗是一家小餐館的老板,這輛面包車平時客貨兩用,忙時可以運原材料,閑時則帶著家人溜達溜達。
12月的這天下午,譚宗像往常一樣,開著自己的面包車外出辦事。因為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所以街上并不擁擠,譚宗的車速開到了每小時55公里左右,在鬧市區(qū),算得上高速了。
當汽車行駛至一個紅綠燈路口時,譚宗突然感覺汽車遭遇了巨大的阻力,慌亂中他手足無措,急踩剎車的同時下意識地打了一下方向盤。
隨著剎車片發(fā)出的刺耳的叫聲,譚宗的面包車橫了過來,將馬路中間的隔離欄撞倒了一片。
驚魂未定的譚宗趕緊下車查看,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輪竟然卷入了一根電纜。而這根電纜,又連接在東西兩側的兩根電線桿上。
正是這根電纜,導致了自己車輛發(fā)生漂移。
譚宗仔細看了看汽車四周,萬幸的是,除了將隔離欄撞倒了一片之外,他的面包車既沒有撞到行人,也沒有和其他車輛發(fā)生擦碰,自己的車也只是被刮掉了一點油漆。
譚宗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而后,他將隔離欄扶好扶正,便開車離開了現(xiàn)場。
辦完事情回家之后,譚宗仍心有余悸,免不了向妻子吐槽:“哎,也不曉得是哪個缺德鬼,把一根電纜刮斷后掉在馬路中間,也不及時處理,害得我差點翻車。萬幸沒有碰到人喲,就是油漆破了一點,過幾天到修理廠補個漆,少說也要大幾百吧。真倒霉!”妻子寬慰他:“就當蝕財免災吧。”
吐槽歸吐槽,晚飯還是要吃的。就在勞累了一天的譚宗和妻子正吃著飯時,門鈴響了。譚宗打開房門一看,門外赫然站著幾個民警。
“請問你是譚宗嗎?”民警問。譚宗點了點?!澳闵嫦咏煌ㄕ厥绿右?,請你跟我們走一趟,配合調(diào)查。”譚宗驚愕不已:“你們是說我下午被電纜纏住車輪的事嗎?不就撞倒了隔離欄嗎?我都扶起來了?!闭f歸說,譚宗答應配合警方。
到了公安局后,辦案人員將韓樹清被彈飛的視頻和他的面包車被電纜纏住的視頻先后放給他看。
譚宗越看越心驚,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根橫亙在馬路中間的電纜,絞進了自己急速行駛的面包車的車輪里,導致了側滑的同時,還彈飛了馬路另一側的行人,導致該行人撞向電線桿,從而慘死。
因為面包車發(fā)生側滑并撞倒圍欄和韓樹清被彈飛兩件事幾乎同時發(fā)生,現(xiàn)場人們的注意力瞬間被車禍聲音吸引過去,所以無人注意到被彈飛的韓樹清,這也就解釋了他為何3個小時之后才被人發(fā)現(xiàn)。
得知自己一時疏忽,導致了一個無辜路人死亡,譚宗痛悔之余,又深感委屈:“要不是那根電纜,這件事是根本不可能發(fā)生的?!?/p>
那么,這根電纜究竟是怎么落在地上的呢?
50歲出頭的袁祥是一家運輸公司的專職貨車司機,有20多年的駕齡,是個技術嫻熟的老師傅。
那天,袁祥根據(jù)公司安排,要他開車幫客戶運輸一批水泥板。因為比較多,為節(jié)省空間,水泥板只能豎放。
其間,沒有帶測量工具的袁祥目測了一下預制板的長度之后,向客戶提過疑問:“這樣裝,我的車該不會超高吧?”客戶說:“怎么會呢?別人都是這樣裝的?!痹椴⒉淮_定是否超高,當然也不想得罪客戶,便拉著預制板上了路。
上午11時50分左右,經(jīng)過事發(fā)地時,袁祥感覺車廂有輕微抖動。但他認為是水泥板晃動造成的,所以沒有在意,而是繼續(xù)往前開,一直開到目的地后,才下班回家。
誰知下班不久,袁祥就接到了交警打來的電話,稱他的貨車可能涉嫌肇事了,請他配合一下調(diào)查。袁祥一臉茫然:“我明明好好開車著,沒有和任何車輛和行人發(fā)生碰撞呀?”但他還是積極配合民警。
當時,貨車上的預制板尚未卸下。趕到公司的辦案人員現(xiàn)場進行了測量,發(fā)現(xiàn)車廂本身的高度再加上預制板,該車的車高超了0.88米。
隨后,交警將事發(fā)當時的監(jiān)控錄像放給袁祥看。監(jiān)控清楚地顯示,在袁祥的貨車經(jīng)過事發(fā)地時,那里上空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電纜;但貨車經(jīng)過之后,那條電纜就在空中消失了。
由此可以推斷,是超高的貨車刮落了電纜。
得知這條被自己的貨車刮落的電纜,不僅導致了另一場車禍,還讓一名無辜的行人被突然繃直的電纜彈飛致死,袁祥冷汗涔涔,后悔不迭。
查明死因的同時,警方又對電纜和電線桿的所有者進行了調(diào)查。令人沮喪的是,電纜是誰的,無人知曉,屬于無主電纜。不過,用于架設電纜的東西兩邊的兩根電線桿,位于西邊的那根電線桿,屬于電信公司所有。
基于此,警方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重型貨車超高且無主電纜線架設過低。
事故發(fā)生后,韓樹清一家人陷入了悲情的海洋。他家上有兩個80多歲的老人要贍養(yǎng),下有兩個年少的孩子在念書。孩子們不愿提及父親意外慘死的事情,所以,他們的同學至今不知道韓家遭遇了這樣的慘禍。
王玉敏更是難以接受丈夫遭遇飛來橫禍的現(xiàn)實,一度神情恍惚。更痛苦的是,她還得向兩位老人隱瞞丈夫慘死的噩耗。
法庭激辯:人人“委屈”的責任
丈夫慘死,責任在誰?王玉敏就此請教律師。律師認為,貨車司機及其所屬運輸公司和保險公司、面包車司機及其保險公司、電信公司和公路管理所均有責任,遂將這7位當事人告上法庭。
起訴狀稱,袁祥駕駛的重型貨車裝載的水泥預制板超高將架空線拉斷,事后袁祥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沒有第一時間報警處理,誘發(fā)了后續(xù)慘案,袁祥應承擔50%責任。事故發(fā)生時,袁祥正在執(zhí)行職務行為,故其所屬單位應與袁祥承擔連帶責任。
面包車司機譚宗駕駛車輛時未盡謹慎駕駛義務,將掉落在地上的架空線卷入車底,拉扯力致車輛橫移、架空線突然繃緊,將在人行道上正常通行的韓樹清彈飛至電線桿上后墜地,直接造成韓樹清死亡,譚宗應承擔30%的責任。
前述架空線固定在被告電信公司的權屬電桿上,案發(fā)時的離地高度為447.3厘米,低于電信巡查要求的高度,電信公司在公路架設的架空線纜,不符合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致使線纜被車輛掛斷落地,故電信公司存在一定過錯,應承擔10%的責任。
被袁祥刮斷后的電纜掉落在被告路管所的管理巡查范圍內(nèi),路管所為事發(fā)路段公路行使所有權和管養(yǎng)工作的責任方,對該路段架空線纜不符合技術規(guī)程疏于監(jiān)管,形成安全隱患,故路管所對事故發(fā)生也存在一定過錯,應承擔10%的責任。
開庭當天,涉事多方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袁祥的代理律師辯稱:“我的當事人雖然將電纜刮落在地,但其本身并沒有發(fā)現(xiàn)電纜掉地,所以他沒有及時清障。如果有責任,也應當是面包車司機譚宗承擔全部或主要責任。對于沒有及時清障的路政部門以及電纜的所有人中國電信,也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p>
見袁祥一方將責任往自己身上推,譚宗很是氣憤。他說:“當時,前面有很多車都在正常行駛,我也是正常行駛。那條電纜怎么突然就起來刮到我的車了呢?”
譚宗所投保的保險公司則認為,此前警方已經(jīng)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重型貨車超高且無主電纜線架設過低,譚宗不應承擔責任或只能承擔次要責任。
電信公司方面則辯稱:“案發(fā)路段當時正在進行整體性的施工,所以地面上的這些桿子,它用于怎樣的懸掛,實際上是一個統(tǒng)一的行為,不是電信公司能夠決定的。所以,我們也不清楚,究竟是誰把這根東西方向的電纜掛在我們桿子上的?!?/p>
被告路管所則辯稱,在公路養(yǎng)護中,僅在應急養(yǎng)護中可能存在清理路障的職能,但在本案中其沒有接到任何職能部門或其他組織、個人的通報,需要對涉案路段進行應急養(yǎng)護,故不應承擔責任。
身為原告的王玉敏見被告相互推諉,十分氣憤:“你們個個都說自己沒有責任,那是我丈夫自己的責任嗎?是他該死嗎?你們難道不臉紅嗎?”
說著說著,王玉敏情難自已,泣不成聲。7名被告集體陷入了沉默之中。
法院認為,交通事故責任不等同于民事法律賠償責任,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認定書是法院在審理交通事故類案件審查適用的重要證據(jù),但不是分配民事?lián)p害賠償責任的唯一依據(jù)。
對于民事?lián)p害賠償責任的劃分,不能簡單以公安交警部門對事故的認定作為依據(jù),法院會將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一種證據(jù)進行審查、認定,并在此基礎上,根據(jù)侵權行為要件來分配民事侵權責任的承擔。
袁祥駕駛的貨車超高,以這樣的高度行駛在市區(qū)的任何一個路段,都可能發(fā)生碰撞事故,所以他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譚宗作為一名司機,有謹慎駕駛的義務,如果他的車速在合理范圍內(nèi)并始終對路面狀況保持高度關注,是有可能避免讓電纜卷入車輪中的,所以他也需承擔一部分責任。
電信公司對自己的電線桿負有管理義務,需承擔責任。
至于公路管理所,因為從電纜被刮落到事故發(fā)生,中間相隔不到3個小時,其間管理所未接到緊急報修電話,所以不用負責任。
2021年年初,當?shù)胤ㄔ航?jīng)審理后,根據(jù)過錯方過錯大小、損害結果的因果關系,酌定本案的賠償責任由重貨所在的運輸公司承擔60%(由其保險公司在保險范圍內(nèi)優(yōu)先賠付,不足部分由運輸公司承擔),由電信公司承擔30%,由譚宗承擔10%(由其保險公司在保險范圍內(nèi)優(yōu)先賠付,不足部分由譚宗承擔)。
法院宣判后,貨車保險公司以運輸公司應對事故造成的損失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有異議提起上訴。上級法院作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jīng)歷此事后,袁祥和譚宗以后開車更加小心謹慎,因為他們深知,任何一個小疏忽,都可能釀就無法挽回的大錯誤。
就在不久前,王玉敏拿到了此次事故的最后一筆賠償款。那天,她特地來到了丈夫的墓前,告訴丈夫,官司打贏了,相關責任人和單位也承擔了相應的責任?!澳惴判?,我會像以往那樣孝敬爸媽,兩個孩子我也會好好培養(yǎng),讓他們成人成才……”
(因涉及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相關信息做了技術性處理。)
[以案說法]針對此案,上海法學教授葉名怡認為,這是一起典型的一因多果的案件,涉事方既不是共同故意,也不是共同過失,而是各方一點小過失,巧合地集中在某一個節(jié)點,引發(fā)了一場致人死亡的大悲劇,可悲可嘆。
生活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小錯漏小過失,如果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補救,就能防止更大悲劇的發(fā)生。所以,我們切不可放任不管,而必須正視錯誤,把病灶進行封閉處理,真正防患于未然。
編輯/戴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