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薄对鰪V賢文》如是說。
“鄰里之間,守望相助”,是中國人刻進骨子里的溫良,是對“一家有難,鄰里相幫”“禮尚往來,親如一家”等人情世故最精準的刻畫。畢竟,鄰里關系曾是我們最重視的社會關系之一,鄰里之情也曾是我們超越血緣的深厚感情之一。
曾幾何時,在如今現(xiàn)代化的高樓里,“鄰居”的概念越來越模糊,鄰里關系變得尷尬又微妙。
那時,隔壁左右不分你我,吃百家飯,串百家門,你家就是我家;現(xiàn)在,業(yè)主們更慣于在小區(qū)群里喊話,樓上別鬧,樓下別吵,管好自家熊孩子。
那時,大街小巷間,小孩子嬉戲打鬧,大人們談天說地,滿滿人間煙火氣;現(xiàn)在,同一個單元樓,哪怕戶挨戶、門對門,卻不知左鄰右舍是男是女,是三代同堂還是一人獨居,盡顯淡漠疏離。
那時,也會為雞毛蒜皮吵嘴,可彼此相熟,相互了解,善意足以消弭一切;現(xiàn)在,各種寸步不讓,強化邊界感,小矛盾輕易激化成大沖突……
都說,鄰里關系的衰落,是時代的必然;鄰里關系的淡漠,是城市化的代價。本期,我們聚焦都市水泥森林,看看現(xiàn)代鄰里關系究竟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