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說、讀、寫是學習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教學實踐證明,良好的聽說能力能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教師加強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訓練,用創(chuàng)新教學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對提高他們的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當前初中英語口語能力存在的主要現(xiàn)狀,闡述口語能力的重要性,掌握外語教學“5C”標準理論,強化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訓練,對英語教學有指導性意義。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5C”標準理論;訓練策略
作者簡介:楊小娟(1979.01-),女,廣西桂林龍勝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民族中學,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一、引言
受應試教育影響,目前我國很多地區(qū)的初中英語教學過于重視語法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很多學生動筆能力強,口語能力弱,“啞巴英語”現(xiàn)象嚴重。這種教學方式既阻礙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又違背英語教學的根本目標。為改變這種現(xiàn)狀,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掌握外語教學“5C標準”理論,重點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訓練。
二、初中英語口語能力現(xiàn)狀
(一)學校方面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影響,很多學校對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英語考試片面追求試卷分數(shù),偏重英語知識本身的考查,忽視語言技能、語言運用、情感教育和英語跨文化意識。
(二)教師方面
在口語教學過程中,內容單一,多以課本為主;訓練方法和手段陳舊,教學活動單一或流于形式,不做任何鋪墊或提示就要求學生表達一些復雜的觀點等;跨文化意識缺乏,僅以漢語文化背景進行思維和教學,不能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文化鋪墊和滲透,學生無法很好地理解、學習和運用所學知識。
(三)學生方面
學生在課外幾乎沒有英語這一有聲語言輸入,只能模仿錄音和教師的語音。由于輸入少,導致口語訓練過程中產生過度緊張、焦慮的心理。而簡單機械地記憶詞匯和句型,難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文化背景知識缺乏,且因為母語的定式思維,不會用英語思維思考,從而影響信息輸出,說出來的大都是“中式”英語,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語語言。
三、口語能力的重要性
口語能力是人們運用口頭表達思想、傳遞信息的能力??陬^表達建立在聽力基礎之上,兩者密不可分。教學實踐證明,只有聽力得到發(fā)展,口頭表達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反過來可以促進聽力的發(fā)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做好學生的口語能力訓練,促進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四、“5C”標準理論是什么
“5C標準”外語教學理念即Communication(交流溝通)、Culture(體驗文化)、Connections(關聯(lián)學科)、Comparisons(比較能力)和Communities(國際社區(qū))。其中,Communication(交際溝通)是“5C”標準理論的核心,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多方面入手。
五、初中英語口語訓練策略
“5C標準”外語教學理念指出語言交際能力是外語學習培養(yǎng)目標的核心,而外語交際目標的三種交際模式之一,即人際交際模式(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以交談方式詢問并提供信息、表達情感和交換意見,屬于雙向溝通模式,它需要創(chuàng)造有效情境和素材,才能有意義地互動交際。因此,緊緊圍繞“5C”標準理念要求,著重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人際交際模式運用,對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溝通能力具有積極指導作用。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興趣
不少初中學生害怕開口說英語,擔心出錯被嘲笑。為克服他們的羞怯心理,教師須想辦法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讓他們樂于跟教師溝通,并敢于開口用英語交流,這是英語“5C標準”中人際交際模式(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的日常表現(xiàn)模式。教師還應該多鼓勵學生參與多樣化的師生英語交際活動,多用鼓勵性語言促使學生朝更高的目標前進,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興趣。
(二)營造良好語境,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形成英語思維
英語語境尤其重要,因為學生課余時間接觸的都是漢語,習慣于用漢語思維來學習英語。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用英語進行教學,平時盡可能多用英語和學生溝通??梢髮W生之間多用英語對話,積極運用英語思維進行思考和表達。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運用英語,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情境,促使學生有意義地互動交際。以小組活動“Let's Prepare for a Picnic Together”為例,展開人際交際模式訓練,具體步驟如下:
1.在六人小組活動中共同準備一份野餐菜單,菜單包含多種類型、形狀和質地的食品;各小組成員統(tǒng)一意見,共同享用;必要時可以使用列表中沒有的食物。
2.每位組員共同完成一個食物金字塔,確保肉類、蔬菜類、水果類、面食類、飲料類等食品盡量列全面。
3.組長指定每位組員各列出一類食物,然后集體完善菜單,記錄員按照擬定的菜單畫出野餐菜譜,在盤子背面寫出菜品名稱。
4.發(fā)言人向全班介紹野餐菜單并回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組員補充。
5.活動中使用的主要句型:Let's have...; I do not like...; I really like...。教師在活動中指導學生,讓學生在真實有效的情境中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學習,在展示中提高英語口語水平,進而促進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以上活動是“5C標準”中人際交際模式(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的有效活動案例之一。
(三)精心設計課堂口語活動,引導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
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英語課堂口語活動,既引導學生學會語言知識,又引導他們大膽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示學習成果?;顒釉O計必須有意義、情境化、多樣化、重交際,有趣味,人人可參與。例如,教師注重學生的跟讀、朗讀、復述和背誦;句型操練時注重引導學生模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開展學生角色扮演和采訪活動,多引導學生向教師或同學提問并積極回答問題,逐漸讓他們在課堂上享受學習的樂趣,享受思考的樂趣,享受展示的樂趣,享受交流的愉悅,享受來自教師及同學人性化的關懷等。比如,以“談論天氣”為主題,筆者的教學對象為初中生,課型是口語課,以“5C標準”教學理念的交流溝通模式為中心,結合“5C標準”,開展以下活動:1.語言交流(Communications):學生能談論關于天氣的簡單話題。2.文化溝通(Cultures):能說出不同天氣在講英語國家的不同意義(如瑞雪、及時雨等)。3.相關知識(Connections):能簡單說出不同地區(qū)的天氣狀況。4.比較能力(Comparisons):對比中美氣候的異同并簡單表達出來。5.社團活動(Communities):用英文配圖,每天在學校的廣播室或社區(qū)進行天氣預報。以上活動充分體現(xiàn)“5C標準”理念中的語言交流(Communications)中人際交際模式(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在課堂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四)舉行英語口語比賽,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
以班級為單位,先在班級內利用早讀課進行初賽,初賽以學分和操行分作為獎勵,初賽成績突出的學生參加年級決賽。初賽環(huán)節(jié):七年級學生從提供的十篇文章中隨機抽一篇進行朗讀;八年級學生要求講英語小故事;九年級學生要求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英語演講。決賽環(huán)節(jié)要求三個年級的學生全部圍繞一個話題兩兩對話,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語境中用英語交流的能力。錄制英語口語比賽的精彩片段并在全校頒獎典禮及課外活動時間展示給全校師生觀看。比賽評分標準于賽前一個月下發(fā),英語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備賽。
附:英語口語比賽評分標準(10分)
1.儀表形象2分:著裝整潔,儀表得體1分;舉止大方,面帶笑容1分。
2.吐字發(fā)音3分:發(fā)音準確、表達流利2分;口齒清晰,有自信心1分。
3.口語技巧3分:表演生動、富有感情2分;朗讀技巧明顯(連讀、弱讀、重讀等)1分。
4.形式與內容2分:主題鮮明、內容積極向上1分;內容精彩、故事情節(jié)完整1分。
(五)鼓勵學生參加課外英語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英語的交際功能
教師精心設計英語課外活動,例如,英語角、英語社團、英語報社、英語廣播站、英語文學社等,可以帶學生到景區(qū)與外國友人用英語交流等。在組織活動時需照顧到各層次學生,避免只有一部分學生參與活動。活動趣味性要濃,活動層次要分明,活動評價制度要完善,活動開展要常態(tài)化?;顒拥慕M織者要有創(chuàng)新能力,活動影響要擴大化,活動宣傳要到位,可以讓家長參與其中。通過英語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說英語的機會和平臺,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還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快樂,在交流中收獲知識和友誼,讓開口說英語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這些活動都貫徹了“5C標準”外語學習理論中的語言交流(Communications)和社團活動(Communities)的教學理念。
(六)借助多媒體技術,有效開展英語口語訓練和展示活動
我國的教學現(xiàn)狀是大班教學,學生學習英語缺乏的不是音頻、視頻等教學素材和練習題,而是缺乏能一對一輔導、糾正、陪練、批改作業(yè)的教師。而“口語 100”可以成為學生一對一的智能口語教練。其使用清華大學和加州大學的世界領先人工智能技術, 是智能度較高的機器口語教練?!翱谡Z100”教練可以人性化地及時反饋并幫助學生更正。同時,與Aryn教練的互動式設計強化了學生的練習興奮度,讓他們樂此不疲。家長在手機上安裝“口語100”智能教練,可以讓孩子在散步、吃飯、車里隨時練習。在筆者的英語教學中,用“口語100”輔導學生進行英語詞匯朗讀、課文智能跟讀、影視配音、音標學習、人機對話練習,效果明顯。另外,采取積分方式激勵學生持續(xù)性投入練習,每學期舉行一次朗讀或配音作品展示活動暨“口語100”學習分享活動,通過對比訓練前后的口語水平,激發(fā)學生練習英語口語的濃厚興趣,充分體現(xiàn)“5C標準”中語言交流(Communications)和比較能力(Comparisons)的教學理念。
(七)滲透跨文化知識,開闊文化視野
初中學生對于異國文化的了解有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多了解異國的文化背景、歷史知識、傳統(tǒng)習慣等,這是開闊學生文化視野的好途徑,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學生對英語的理解,減少語言障礙,也是引導學生樂于開口說英語的切入口之一。例如,在教學Birthday Party模塊時,教師讓學生明白在接受他人禮物時,中美兩國打開禮物的不同方式,并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展示兩國不同的接受禮物方式。通過這樣的文化滲透和文化對比活動,充分調動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
(八)教師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初中學生的知識儲備十分豐富。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比如,教師養(yǎng)成閱讀英語雜志、聽英語廣播、看新聞的好習慣,在課堂內外養(yǎng)成主動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好習慣。只有教師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在教育教學中對各種問題迎刃而解,在英語口語技能訓練中做到有創(chuàng)新、有成效,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技能是十分重要的條件。
六、結語
外語教學“5C標準”目標貫穿整個外語教學過程,但教師不必盲目照搬其教學理論和模式,而應針對英語教學實際,實施本土化、靈活多樣的英語教學活動,狠抓口語能力訓練,通過靈活、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讓他們感受說英語帶來的成功和喜悅,促進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基本技能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10.
[2]陳申.語言文化教學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11.
[3]顧嬌琰.淺談“5C”標準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啟發(fā)[J].求知導刊,2019(3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