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新隆 張玉梅 胡潤芳 林國強
(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特色旱地作物品種選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州350013)
鮮食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是一種健康營養(yǎng)的綠色食品,因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且食用風味獨特,已成為福建省主要出口創(chuàng)匯的蔬菜品種之一[1-3]。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及消費水平和膳食結構的改變,市場需求量逐年上升,大豆產業(yè)發(fā)展相對迅猛。福建省優(yōu)質鮮食大豆品種緊缺,品種升級換代比較慢等制約了鮮食大豆產業(yè)的發(fā)展。為此,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對鮮食大豆育種目標進行優(yōu)化調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育高產、優(yōu)質、穩(wěn)產為育種目標,選育出了適合在福建及類似生態(tài)區(qū)推廣種植的優(yōu)質高產鮮食大豆新品種閩豆12 號。
2017 年秋季以浙鮮3 號為母本、K 豐77-1 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編號17B40。母本浙鮮3 號是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選育的鮮食大豆品種,該品種植株直立,株型收斂,有限結莢習性,葉片卵圓形,幼莖基部綠色,花白色,茸毛灰色;籽粒橢圓形,鮮籽粒深綠色,清煮口感香甜柔糯;春作從出苗到采青85.8d 左右。父本K 豐77-1 是遼寧省鐵嶺市維奎大豆科學研究所的鮮食大豆品系,該品系穩(wěn)定,植株直立,株型收斂,有限結莢習性,葉橢圓,幼莖紫色,花紫色,茸毛灰色;籽粒橢圓形,鮮籽粒淡綠色,清煮口感香甜柔糯;春作從出苗到采青76d 左右。
2017 年冬季在海南三亞種植F1,去白花假雜種,紫花植株混收;2018 年春于福清基地種植F2,優(yōu)選生長勢強、結莢多、莢大、抗病、紫花單株收獲;2018 年秋季于福清基地選出未見花色分離的較優(yōu)紫花株行17B40-1;2018 年冬在海南南繁加代,優(yōu)株混收,編號17B40-1-1;2019 年春于連江、龍海、南平、莆田進行株系多點試驗觀察鑒定,表現較好;2019 年秋于福清基地進行繁種提純;2019 年冬于海南基地進行品比試驗;2020 年春季在連江丹陽鎮(zhèn)新洋村進行小面積示范;2020-2021 年參加福建省鮮食大豆品種區(qū)域試驗,定名為閩豆12 號。2022年7 月通過福建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閩審豆20220001。
1.1 農藝性狀閩豆12 號是有限結莢習性品種,株型收斂,橢圓葉,苗期莖基部紫色,花紫色,茸毛灰色,籽粒橢圓形,鮮粒色淡綠,無臍色。干籽粒種皮青色,種臍淡黃色,子葉黃色。2 年省區(qū)域試驗結果:平均株高40.42cm,莖粗0.84cm,主莖節(jié)數8.0 個,有效分枝數3.8 個,單株有效莢數33.2 個、標準莢數21.2 個,標準莢長5.37cm、寬1.45cm,每kg 標準莢數333.0 個;單株莢重74.69g,鮮百粒重77.60g;采青日數77.8d,比毛豆3 號遲0.3d。
1.2 穩(wěn)產特性據福建省鮮食大豆區(qū)域試驗數據DPS 統(tǒng)計分析得出,閩豆12 號與毛豆3 號變異度相差不大;2020 年變異度為5.06%,低于對照毛豆3 號,綜合評價較好;2021 年變異度為8.37%,高于對照毛豆3 號,綜合評價較好。表明該品種適應能力強,穩(wěn)定性好。
1.3 食味品質與營養(yǎng)成分閩豆12 號在豆莢充分鼓粒飽滿、莢粒翠綠時采青清煮,籽??诟邢闾鹑崤?。經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檢測,閩豆12 號鮮籽粒含淀粉6.39g/100g、水分68.4g/100g、蛋白質11.7g/100g、脂肪6.3g/100g、可溶性糖0.022%。
1.4 抗病性鑒定福建省鮮食大豆省區(qū)域試驗2年田間鑒定結果,閩豆12 號2020 年漳州點表現易遭蟲害,翔安點發(fā)生輕度霜霉病和銹??;2021 年漳州點發(fā)生鮮莢輕度病斑,翔安點發(fā)生1 級霜霉病和銹病,連江點發(fā)生霜霉病和鮮莢重度病斑。抗炭疽病室內鑒定2 年均表現感?。⊿)。
據福建省鮮食大豆品種區(qū)域試驗結果(表1)得出:閩豆12 號2020 年7 個試點每667m2平均鮮莢產量762.19kg,比毛豆3 號增產4.81%,增產極顯著,5 點增產2 點減產,居參試品種第1 位;標準莢產量567.25kg,比毛豆3 號增產1.60%,標準莢率74.42%。2021 年續(xù)試,7 個試點每667m2平均鮮莢產量744.34kg,比毛豆3 號增產2.42%,增產不顯著,5 點增產2 點減產,居參試品種第5 位;標準莢產量516.44kg,比毛豆3 號增產5.45%,標準莢率69.38%。2 年每667m2平均鮮莢產量753.27kg,比毛豆3 號增產3.62%,標準莢產量541.85kg,比毛豆3 號增產3.53%,標準莢率71.94%。
表1 閩豆12 號在福建省鮮食大豆品種區(qū)域試驗中的產量統(tǒng)計結果
3.1 精選種子播種前要精選種子,選用籽粒飽滿、無裂皮、無病斑、無蟲蛀的上一年秋繁種子或異地南繁、北繁的優(yōu)質種子。播種前要曬種1~2h,以提高發(fā)芽勢。
3.2 播期與密度福建省春季3 月上旬至4 月上旬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直播,采用窄畦雙行穴播方式,畦帶溝長90~100cm,溝寬25~30cm。種植密度為13000 株/667m2左右。
3.3 水分管理南方春天雨水多,田間容易造成積水。苗期注意開溝排水,避免串灌和長時間浸泡,以減少病蟲害。盛花期、灌漿鼓粒期要注意灌水抗旱,以免落花、落莢,增加秕粒和秕莢。
3.4 肥料管理根據地力施足基肥,以有機肥和鈣鎂磷肥為主。苗期即在第1 片真葉平展后及時追施0.6%~0.8%速效氮肥。分枝期結合中耕進行第2 次追肥,澆施0.8%復合肥水肥或復合肥15kg/667m2,畦中間開溝條施。開花期一般不再追肥,但若植株小未封行,還要輕施1 次初花肥,追施復合肥15kg/667m2,施后培土??梢园淹寥琅嗟阶尤~節(jié)的地方,以免倒伏而造成爛莢。
3.5 防治病蟲害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斑潛蠅、疫病、根腐??;花莢期防治豆莢螟等食心蟲。整個生長期需防治蚜蟲、薊馬、鱗翅目幼蟲、炭疽病、霜霉病等。
3.6 及時采收當全田莢果鼓粒達80%、莢殼翠綠時可采收青莢。在全田80%莢色轉為灰褐色時立即收獲和攤曬,促進種子后熟,以提高完整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