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每個人溫馨的港灣,愛絕不是暴力的借口。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jīng)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凍餓以及經(jīng)常性侮辱、誹謗、威脅、跟蹤、騷擾等均屬于家庭暴力。然而,有些人在傳統(tǒng)觀念里認為“家丑不可外揚”,因此在遭遇家暴時,往往選擇沉默和隱忍,或者在看到家庭暴力時,認為是別人家事,不愿意去提供幫助和訴諸法律。家庭并非暴力的遮羞布,家庭暴力也是一種違法甚至是犯罪的行為,受害人要勇敢面對家庭暴力的侵害,積極尋求法律幫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堅決向家暴說“不”,既是社會的共識,更是司法應有的態(tài)度。當你遭遇家庭暴力,需要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時,希望下面這幾條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xiàn)實危險的當事人。當事人因年老、殘疾、重病等原因無法申請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民政部門、婦女聯(lián)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殘疾人聯(lián)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救助管理機構等,根據(jù)當事人意愿,可以代為申請。
人民法院,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居住地、家庭暴力發(fā)生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均可。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應當在七十二小時內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或者駁回申請;情況緊急的,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作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應當以書面方式提出;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
(一)當事人的陳述;(二)公安機關出具的家庭暴力告誡書、行政處罰決定書;(三)公安機關的出警記錄、訊問筆錄、詢問筆錄、接警記錄、報警回執(zhí)等;(四)被申請人曾出具的悔過書或者保證書等;(五)記錄家庭暴力發(fā)生或者解決過程等的視聽資料;(六)被申請人與申請人或者其近親屬之間的電話錄音、短信、即時通訊信息、電子郵件等;(七)醫(yī)療機構的診療記錄;(八)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所在單位、民政部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lián)合會、殘疾人聯(lián)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救助管理機構、反家暴社會公益機構等單位收到投訴、反映或者求助的記錄;(九)未成年子女提供的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證言或者親友、鄰居等其他證人證言;(十)傷情鑒定意見;(十一)其他能夠證明申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xiàn)實危險的證據(jù)。
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jù),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一)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二)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三)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四)禁止被申請人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等方式侮辱、誹謗、威脅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五)禁止被申請人在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的住所、學校、工作單位等經(jīng)常出入場所的一定范圍內從事可能影響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正常生活、學習、工作的活動;(六)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的,以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定罪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guī)定處理。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