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山東省戴莊醫(yī)院精神一科,山東 濟寧 272000)
抑郁癥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以顯著持久地心情低落、不愛說話、興趣減退、消極、絕望等一系列負面情緒為主要特征。睡眠障礙是抑郁癥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睡眠質量差會使患者產生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加重病情,不利于其康復[1]。針對此類患者,臨床上常用艾司西酞普蘭片治療,該藥是一線抗抑郁藥物,可通過增加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能含量,改善患者抑郁狀態(tài),但單一用藥的效果有限,且長期使用后易產生依賴性[2]。 康復護理可根據患者不同階段的情況,給予其有針對性的全面護理,利于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改善預后;腦電生物反饋療法是一種通過訓練患者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腦電波模式來緩解身心不適的方法,可起到消除其生理和心理不適的作用[3]?;诖?, 本研究選取山東省戴莊醫(yī)院2021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 例伴有睡眠障礙的抑郁癥患者為對象,探討康復護理結合腦電生物反饋儀的應用效果。 報道如下。
選擇山東省戴莊醫(yī)院收治的100 例伴有睡眠障礙的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50 例。 觀察組中男25 例,女25例;年齡20~64 歲,平均年齡(42.06±3.87)歲;病程0.5~6.0年,平均病程(2.37±0.16)年。 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 例;年齡22~64 歲,平均年齡(41.57±3.74)歲;病程0.5~6.5年,平均病程(2.85±0.21)年。 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對比,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躍0.05)。本研究獲山東省戴莊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4]中抑郁癥的相關診斷標準,且符合《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5]中睡眠障礙的相關診斷標準;病例資料完整;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依從性差者;存在藥物濫用史者;存在嚴重感染性疾病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支持。 遵醫(yī)囑,給予患者艾司西酞普蘭片(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3608,規(guī)格:10 mg/片)口服,初始劑量為10 mg/d,之后根據患者病情變化調整劑量,最大劑量為20 mg/d,持續(xù)用藥8 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康復護理結合腦電生物反饋儀干預。 (1)康復護理:①組建康復護理小組,小組成員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及個人意愿,為其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 并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②心理干預:仔細觀察患者的情緒狀況,加強對其心理狀態(tài)的了解,明確患者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與其建立良好的醫(yī)護關系,通過言語安慰、播放音樂等方式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自信心。 ③安全護理:需及時辨認患者的自殺傾向,注意觀察其是否出現明顯的情緒波動和行為異常; 妥善安置患者,做好危險物品管理。④認知干預: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為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用藥方式及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合理紓解消極情緒, 并告知其需按時用藥,協助其預防藥物不良反應。 ⑤康復鍛煉:囑患者按時進行針對性心理治療、職業(yè)治療、休閑治療、生物反饋訓練,鼓勵其參加各種娛樂活動,以提高生活興趣。⑥家庭干預:幫助患者家屬了解和掌握抑郁癥的早期癥狀及復發(fā)預警;正確對待抑郁癥患者,給予其足夠的社會支持。(2)腦電生物反饋儀干預:使用腦電生物反饋儀(廣州市潤杰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粵食監(jiān)械(準)字2011 第2260869 號,型號:BBB-1A),在一整潔、安靜的房間內開展干預。 囑患者取半臥位,通過語言引導,協助其放松身體及精神。 在患者雙側耳垂處放置電極,按照儀器要求,采用a 波及EMG 值對其進行反復練習,30 min/次,3 次/周,持續(xù)干預8 周。
(1)抑郁癥狀:干預前后,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患者進行評價,無抑郁:評分<7 分可能抑郁:評分為7~16 分。抑郁:評分為17~23 分。重度抑郁:評分≥24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重。(2)睡眠質量: 干預前后,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對患者進行評價,共7 個維度,18 個條目,每個維度均為3 分,滿分21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質量越差。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HAMD評分等計量資料用(x依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性別等計數資料用n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的HAMD 中各維度評分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躍0.05);干預后,兩組的HAMD中各維度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 且觀察組的體重、睡眠障礙、焦慮、晝夜、阻滯、絕望感、認知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約0.05)。 見表1。
表1 兩組伴有睡眠障礙的抑郁癥患者HAMD 評分比較[((x依s),分]
干預前,兩組的PSQI 中各維度評分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躍0.05);干預后,兩組的PSQI 中各維度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 且觀察組的睡眠效率、入睡時間、睡眠質量、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睡眠時間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約0.05)。 見表2。
表2 兩組伴有睡眠障礙的抑郁癥患者PSQI 評分比較[(x依s),分]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壓力增大,生活節(jié)奏加快,導致精神疾病的患者數量日益增多,其中,抑郁癥在精神疾病中的發(fā)病率較高。抑郁癥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情緒或心境低落、意志減退、思維遲緩、焦慮、煩躁、坐立不安等,會導致患者對日?;顒訂适d趣及愉悅感,心理狀態(tài)較差,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6]。 抑郁癥的治療難度大,且容易反復發(fā)作,如果病情未得到及時控制則會持續(xù)惡化, 甚至會導致智力下降等不良情況。 睡眠障礙是抑郁癥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抑郁癥患者受精神壓力、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常出現早醒、難以入睡、睡眠時間短、睡眠質量差等情況,會導致疲勞、記憶力不集中、頭痛等癥狀,久之可加重抑郁程度,形成惡性循環(huán)[7]。
艾司西酞普蘭片為新型的抗抑郁藥劑,在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該藥可通過抑制5-羥色胺能的含量,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但單一用藥存在起效慢、病情控制不佳等缺陷,且不能改善抑郁癥患者的失眠癥狀[8]。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干預后的各項HAMD 評分及各項PSQI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約0.05),提示伴有睡眠障礙的抑郁癥患者采用康復護理結合腦電生物反饋儀干預的效果理想,能有效降低抑郁程度,提高睡眠質量。分析原因,康復護理可通過心理康復、安全護理、認知干預、家庭干預等護理干預,根據患者不同階段的情況,給予其針對性護理,利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9]。 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儀是以生物反饋原理為基礎,運用現代高科技技術,使患者接受外界信息刺激,形成反饋;并可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訓練和控制,使其大腦功能受到影響,進而發(fā)揮減輕抑郁癥狀,加速患者身心康復的作用。抑郁癥患者普遍存在抑郁、不開心等消極情緒,從而使其面部肌肉和四肢肌肉受到影響, 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緊張和顫抖,而肌肉不同程度的收縮和松弛,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肌電變化。反饋儀將這些變化轉化為可被患者感知到的聽覺和視覺信號,在當達到設定值時,可使患者產生歡快的情緒,從而控制和調節(jié)抑郁、焦慮狀態(tài)下的肌電活動,有效緩解患者的抑郁癥狀,提高其睡眠質量[10]。二者聯合應用,可通過不同作用機制協同增效,從而發(fā)揮改善患者抑郁癥狀, 提高其睡眠質量的作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伴有睡眠障礙的抑郁癥患者采用康復護理結合腦電生物反饋儀干預的效果理想,能有效降低其抑郁程度,提高睡眠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