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蘇琴 丁玲玲 汪曉曼
乳腺癌是一種高發(fā)于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1-2]。目前,乳腺癌根治術、化療、放療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但術后的局部復發(fā)、遠處轉移與耐藥是導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預后不理想[3-4]。基于此,探索發(fā)現(xiàn)有效的預后評估手段,指導臨床醫(yī)生對病人進行早期個體化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人類泛素偶聯(lián)酶E2C(UBE2C)是細胞周期蛋白和有絲分裂因子在泛素化修飾中必不可少的蛋白質,與腫瘤的分化程度、侵襲和遷移、增殖等惡性生物學行為密切相關[5]。非轉移細胞基因2(NME2)是一種DNA結合蛋白,通過其DNA結合活性調節(jié)癌癥轉移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參與癌癥細胞的侵襲和遷移過程[6]。本研究通過檢測乳腺癌病人組織中UBE2C、NME2水平,分析UBE2C、NME2表達與乳腺癌病人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的關系,旨在明確其在乳腺癌預后評估中的臨床價值。
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收治乳腺癌手術病人127例,同期體檢的51例健康女性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術前未接受放、化療和免疫治療;(2) 經(jīng)手術病理切片確診為乳腺癌;(3) 均行根治性乳腺切除及淋巴結清掃術;(4) 術后嚴格按照乳腺癌診療規(guī)范進行相應治療。排除標準:伴有其他惡性腫瘤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 接受新輔助放療、化療; 臨床資料、隨訪資料不完整。根據(jù)納入、排除標準,共納入127例乳腺癌病人,按照6∶4比例將病人分為建模隊列(77例)和驗證隊列(50例)。乳腺癌組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45.78±10.46)歲;對照組年齡29~72歲,平均年齡(44.32±10.12)歲。兩組研究對象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均獲得病人知情同意。
1.乳腺癌組織中UBE2C、NME2蛋白表達:采用免疫組化SP法。乳腺腫瘤組織出現(xiàn)棕黃色或棕褐色細顆粒樣物質判定為陽性表達。染色強度評分:0分(無著色);1分(呈淡黃染色);2分(呈棕黃染色);3分(呈棕褐染色)。陽性細胞占比評分:0分(<5%),1分(5%~10%),2分(10%~50%),3分(51%~80%),4分(>80%)。細胞染色強度與陽性細胞占比乘積>6分為陽性表達,0~5分為陰性表達。
2.生物信息學分析:通過在線網(wǎng)站(http://gepia.cancer-pku.cn/)分析乳腺癌組織和正常乳腺組織中UBE2C、NME2表達。利用在線Kaplan-Meier Plotter(http://www.kmplot.com)分析UBE2C、NME2表達與乳腺癌病人生存情況。
3.隨訪:對乳腺癌病人進行術后隨訪,以第1次手術日期為隨訪開始時間,每3個月以電話形式或門診復查形式進行,以2021年12月為隨訪截止日期,隨訪結局變量為預后不良包括乳腺癌復發(fā)、轉移、死亡,其余為預后良好。
采用SPSS 23.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多因素Cox回歸模型分析影響乳腺癌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對乳腺癌預后的診斷效能進行評估。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在線GEPIA數(shù)據(jù)庫分析UBE2C、NME2的表達見圖1。 結果顯示,乳腺癌組織中UBE2C和NME2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臨床乳腺癌組織中UBE2C、NME2表達見表1。結果表明,乳腺癌組織臨床病理特征中,UBE2C、NME2的陽性表達率在不同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以及病理分級的病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826,4.116,5.460,P=0.005,0.042,0.019;χ2=4.400,6.211,11.63,P=0.036,0.013,0.001)。
A:UBE2C蛋白的表達,與N組比較,aP<0.05;B:NME2蛋白的表達,與N組比較,bP<0.05 (BRCA:乳腺浸潤癌;T:乳腺癌組織,N:正常對照組織)
表1 乳腺癌組織中UBE2C、NME2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例,%)
3.UBE2C、NME2表達與乳腺癌病人生存曲線關系見圖2。在線分析結果表明,隨著UBE2C和NME2表達水平的增加,病人的生存率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分別為0.029,0.013)。
4.多因素Cox回歸模型分析影響乳腺癌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變量賦值情況見表2。結果顯示,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Ⅲ~Ⅳ期、病理分級G3級及UBE2C陽性表達、NME2陽性表達是乳腺癌病人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P=0.009, 0.034, 0.023, 0.038, 0.020, 0.034)。構建乳腺癌不良預后風險預測模型:Z=1.259+0.701X1+1.007X2+0.790X3+1.120X4+1.123X5,其中,X1為淋巴結轉移,X2為臨床分期,X3為病理分級,X4為UBE2C陽性,X5為NME2陽性。見表3。
表2 變量賦值情況
A:UBE2C表達與乳腺癌病人生存曲線分析,P=0.029;B:NME2表達與乳腺癌病人生存曲線分析,P=0.013
表3 多因素Cox回歸模型分析影響乳腺癌預后的危險因素
5.乳腺癌不良預后風險預測模型效果見圖3~4。使用ROC曲線對模型的預測能力進行評估,模型組曲線下面積(AUC)為0.835[95%CI(0.758~0.894),P<0.000 1],以Youden指數(shù)最大值(0.681 4)為最佳臨界點,該預測模型靈敏度為0.740 3,特異度為0.941 2;驗證組AUC為0.826[95%CI(0.693~0.919),P<0.0001],以Youden指數(shù)最大值(0.720 0)為最佳臨界點,靈敏度為0.880 0,特異度為0.840 0,提示模型對乳腺癌不良預后預測效果較好。
圖4 乳腺癌不良預后驗證組ROC曲線(AUC:曲線下面積,P<0.001)
隨著分子腫瘤病理研究的快速發(fā)展,多種生物學標志物被證實參與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并與腫瘤細胞的侵襲和遷移、增殖、分化等過程密切相關。因此,監(jiān)測相關生物標志物對于腫瘤病人預后評估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價值[7-8]。乳腺癌是一種異質性腫瘤,不同表型的乳腺癌病人,其臨床表現(xiàn)、治療結局和預后存在顯著性差異[9-11]。最新研究報道表明,UBE2C與非小細胞肺癌順鉑耐藥性有關,沉默UBE2C基因可提高非小細胞肺癌化療藥物的敏感性[12]。在直腸癌中,miR-381通過靶向調控UBE2C促進直腸癌的進展[13]。有研究證實,NME2高表達于多種腫瘤組織,與惡性腫瘤細胞分化、侵襲和遷移具有高度相關性[14]。研究顯示,慢病毒沉默NME2基因,肝癌細胞致瘤能力顯著降低,其參與肝癌的發(fā)生發(fā)展[15]。因此,可將UBE2C和NME2作為評估腫瘤不良預后的重要指標。
本研究中,通過在線GEPIA數(shù)據(jù)庫對UBE2C和NME2蛋白表達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提示乳腺癌組織中UBE2C和NME2表達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織。Kaplan-Meier生存曲線分析顯示,隨著UBE2C和NME2表達水平的增加,病人的生存率降低,且危險率(HR)分別為1.4、1.5,提示UBE2C和NME2升高是乳腺癌病人不良預后的重要風險因素。進一步分析顯示,UBE2C和NME2陽性表達與乳腺癌病人的淋巴結轉移情況、臨床分期、病理分級密切相關,這與之前其他學者研究報道相一致?;诖?我們推測UBE2C,NME2是潛在乳腺癌病人不良預后評價指標。
最后,本研究結果表明,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Ⅲ~Ⅳ期及病理分級G3級,UBE2C陽性表達、NME2陽性表達是乳腺癌病人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由此構成乳腺癌預后評估模型,模型組AUC為0.835,靈敏度為0.740 3,特異度為0.941 2,而驗證組AUC為0.826,靈敏度為0.880 0,特異度為0.840 0。提示構建乳腺癌預后模型具有良好的診斷效能,進而對乳腺癌的治療方案進行個體化指導,提升病人預后質量。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納入病例數(shù)偏少。后續(xù)研究需要聯(lián)合多中心、將評估模型對乳腺癌的預后診斷效能進行大規(guī)模驗證。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1)負責設計論文框架,起草論文;(2)負責實驗操作,研究過程的實施;(3)負責數(shù)據(jù)收集,統(tǒng)計學分析、繪制圖表;(4)負責論文修改;(5)負責擬定寫作思路,指導撰寫文章并最后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