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瑞
最近在云嶺大地上掀起了一陣云南舞臺精品工程熱,真可謂是好戲連臺。說實話這幾臺演出我都逐一的看了,每一臺都經典,并且是各具特色。特別是看了那少承工作室民族音樂會《綠水青山滿地歌》,讓我的思緒久久不能平靜,這臺演出實在是太好了,就如同品一杯白竹山茶,甘甜中令人回味無窮。
在演出開始前,楚雄上空的這場滂沱大雨并沒有阻擋了前來觀看演出的熱情。當我懷著敬仰之情走進劇場,看到演出節(jié)目單的時候,我深深的震撼了。十一個精彩的節(jié)目都是國家一級作曲家那少承老先生和他的團隊,在最近兩年創(chuàng)作的新作品。生活在地大物博的威楚大地,熱情好客的彝族人出口就是詞、出口就是曲,由于楚雄彝族支系繁多,就形成了整臺演出的節(jié)目異彩紛呈。
在開場的民族室內樂《左腳舞金秋》,是根據左腳調《歌唱豐收年》為主而盡情的發(fā)揮,表現(xiàn)了彝族人民在金秋收獲的喜悅心情?!栋⑹概E!吠癸@了武定羅婺地域特色,屬于彝族禮樂歌曲體裁,通常在婚嫁、節(jié)慶、集會的重要場合演唱,歌曲通常是迎賓、祝賀、贊揚的內容;男女聲二重唱《呱哩么哆》是屬于梅葛調中的青年梅葛,都是即興發(fā)揮,曲調婉轉悠揚,主要是以表情達意為主。在杞章芬和非明榮高亢嘹亮的演繹,使得整段旋律增色不少;《過山調》是青春萌動的彝族青年男女在談情說愛時候演唱的一種方式,也是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間地頭偶遇時搭訕的調子。唱《過山調》須有很強的穿透力,這樣山那邊的阿俵妹才聽得清楚。然后阿俵妹也會即興的回應男方,許多小年輕,通過你來我往的唱《過山調》最終喜結良緣。《滇之戲韻》是以云南滇劇音樂“小鑼溜子套譜”、“浪弦”等素材構思創(chuàng)作而成,其中打擊樂的貫穿運用,展現(xiàn)出滇劇的韻味和音樂的魅力。《咕遮快慢板》“咕遮”是跳腳的意思,因此也叫跳腳調,也是云南楚雄地方所說的左腳調,這段音樂吸納了牟定彝族左腳調,表現(xiàn)了威楚大地上的自然風光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小悶笛與彈撥樂《牛歌》,這是根據姚安壩子腔的旋律進行。在姚安壩子犁田踩耙的男人,邊犁田喚牛,邊與栽秧的婦女對唱小調,久而久之,就把牛歌和秧歌小調融為一體演唱,成為了別具一格的壩子腔。姚安壩子腔分為上壩子腔和下壩子腔兩種,演唱分主詞和副詞兩部分。壩子腔的音樂使用多是高音,演唱者大都用小嗓。作曲家運用了小悶笛和彈撥樂演奏,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壩子腔?!栋⑧缯{》猶如深山里的清泉,是彝族歌舞場上以敘事為主的對唱調式,因前后兩句“阿噻”的長調拖腔和幫腔得名。噻在這里有吟唱、哼唱。阿噻調可單人在高山頂上自吟自唱,猶如和天地對話,但多數(shù)在對歌場上對唱,對唱時候還要若干男女合腔者。然而阿噻調對唱的內容無所不包,回旋余地極大,是雙柏彝族對山歌的一種主要調式之一。阿噻調有彝文成文調式,善演唱的歌手通??梢詫Τ蹠滋鞄滓梗路鹛柾岁P天門,月亮忘了關天窗,歌手忘了打瞌睡。為此。阿噻調歌場上的優(yōu)勝者,可以揚眉吐氣一生。壓軸的《走南·王》實在是動聽極了,是作曲家那少承老先生在采風期間邂逅了南華籍的非遺傳承人王德興老藝人,看到老人被生活的羈絆并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還樂觀的、積極的艱難跋涉,盡管后來王德興老藝人駕鶴西去。后來那老師根據王德興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這首《走南·王》,運用了彝族的三弦協(xié)奏曲。把王德興的一生演繹得淋漓盡致。
總之,這臺演出是非常成功的。因為是凝聚了德藝雙馨的國家一級作曲家那少承不顧年事已高,耄耋之年還行走在楚雄州境內的偏遠山區(qū)采風,這是許多年輕人都望其項背的。并且是勤于思考、筆耕不輟的寫出了令人百聽不厭的曲子。淡泊名利的他多年前就收了李家林作為他的學生,還有一批中堅力量。特邀演奏家楊瑜的傾情加盟使得整臺演出增色不少。最后在本文收筆之際,祝福那少承老師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