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精神
作者-宋登強
一到新疆庫爾勒,我便打聽哪里有好看的去處。同事們有說天池的, 有說巴音布魯克草原的, 還有說喀納斯的—— 這些都是新疆名勝。后來偶爾聽人說塔里木胡楊林不可不看, 不過要到秋天, 胡楊葉子變得金黃、橙紅, 流金泛彩, 煞是好看。我問那胡楊可像白楊樹一樣有挺拔的樹干。同事笑了, 告訴我校門口的杜鵑河旁便有胡楊, 可抽空去研究。
那是兩棵小胡楊樹, 樹干并不像白楊那樣有直沖云霄的氣勢, 卻顯出一副裊娜的樣子, 且葉子是三種:一種似柳葉,卻無柳葉頎長的身姿; 一種似楊葉, 卻無楊葉那種渾厚的氣概; 另一種似楓葉, 卻無楓葉那古香古色的詩意。我懷疑是楊樹柳樹和楓樹無意中雜了交, 生出了如此不倫不類的樹種, 自然便有些不屑了。哼! 什么胡楊? 即沒有柳樹的婆娑,也沒有白楊的威武, 更沒有楓樹的風(fēng)韻, 縱到深秋, 充其量算是花枝招展的舞女, 濃妝艷抹, 賣弄風(fēng)情, 因此便淡化了看胡楊的念頭, 一心惦記著草原的一碧千里、喀納斯的神秘秀美、天池的古老壯觀了。
八月九日,我?guī)ьI(lǐng)梁鈞強、楊連闖去輪臺招生。第二天, 我們開車去塔河。汽車在沙漠公路上飛馳,我轉(zhuǎn)臉向窗外望去,外面是一望無垠的荒漠戈壁——沒有人煙, 沒有樹木, 連只鳥也看不見, 茫茫一片死沉沉的黃色直鋪到天際, 只有干辣辣的風(fēng)卷起的黃沙橫沖直撞, 打在車玻璃上沙啦啦地響, 看累了,
看煩了, 收回目光, 靠在車座上養(yǎng)神...........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再側(cè)過臉去,希望能看到一絲生命的跡象, 可是展現(xiàn)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望無垠的茫茫黃沙。唉, 這就是沙漠!肆虐的黃沙幾乎要把所有的生命趕盡
殺絕。這兒幾乎成了生命的禁區(qū). .. . ..
“胡楊林! 看!”小梁的驚呼打斷了我的沉思。我抬頭望去,在沙漠的大背景下,右前方出現(xiàn)了一片烏云般的綠色。呵,真想不到,在這讓生命望而卻步的沙漠之中,竟有如此氣勢恢宏的生命! 我不禁肅然起敬了。
我提議去看胡楊林, 車便停在胡楊林邊。小楊守車, 我和小梁便走下沙漠公路, 踏進了塔里木胡楊原始森林。
森林里,那一個個沙坑,一個個沙丘如波浪起伏。胡楊生長在一個個沙包上,樹冠相連,一片蔥蘢,那形狀或直或曲、或仰或俯: 直者如武士挺劍,直指蒼穹; 曲者如耄耋老人,弓腰駝背; 仰者如銜冤狂士,仰天長嘯; 俯者如楫舟漁翁,憑棹吊江,但一棵棵傲對黃沙,睥睨天下,昭示著生命的不屈與頑強。
我們登上一個高高的沙丘,四下望去,蔥蘢的大樹下那一棵棵枯死的胡楊更令人驚詫不已: 這哪里是胡楊林,分明是金戈鐵馬的古戰(zhàn)場! 那或立或躺的枯樹木樁,散落地下的斷枝殘片會使人立刻聯(lián)想起確立華夏文明的涿鹿之戰(zhàn): 黃沙漫天,天昏地暗,將士沖殺,龍爭虎斗,斷臂殘腿,尸橫遍野……你隨意想象的最殘酷的戰(zhàn)爭畫面也不過如此。那立著的枯木,虬枝橫空,如出海蛟龍; 那躺著的枯木,如將士軀體,雖然風(fēng)干,但仍保持著戰(zhàn)斗狀態(tài); 那一截截胡楊樹樁,好像都在訴說著一個個慘烈的故事. .. . ..
有一棵胡楊樹, 粗約合抱, 竟在距地兩三米處折斷, 樹冠戳在地上, 上下截樹干搭在一起, 斷面的木質(zhì)層如犬牙交錯, 可以想象胡楊與狂風(fēng)的抗掙是多么壯烈:狂風(fēng)一次次吼叫著撲向這棵胡楊樹,要他屈服, 胡楊巋然不動; 風(fēng)魔氣急敗壞, 卷起黃沙再次襲擊, 風(fēng)沙打得樹身沙沙響, 枝折皮落, 最后“咔嚓”- 聲巨響,地動山搖,胡楊攔腰折斷,斷面的木質(zhì)層如長劍指空,如白骨森然. .. . .
還有一截樹樁,形狀酷似《山海經(jīng)》中舞干戚的刑天,立刻會使人聯(lián)想到一位神話中的將領(lǐng),頭顱被敵人砍掉,猶自揮劍沖殺。
不知怎的,我忽然想起了抗美援朝時的上甘嶺戰(zhàn)場,想到了長津湖志愿軍的冰雕連。走進胡楊林, 你也會產(chǎn)生這樣的感覺;走進胡楊林,你也會聯(lián)想到這驚心動魄的場面。
這就是胡楊, “ 生而不死一千年, 死而不倒一千年, 倒而不朽一千年” , 它們在這地闊天長的大沙漠中, 冒著茫茫無際風(fēng)沙, 耐著遙遙無期的干渴,白天忍受著酷陽風(fēng)沙的煎熬,期望‘大漠落日圓的綺麗; 晚上挨過寒冷與黑暗的折磨,企盼東方朝霞紅如火的燦爛。一秒秒、一天天、一年年,烈日如火、長夜如淵、風(fēng)沙如刀、嚴寒如劍。它們耐著蒸血裂喉的干旱,抵抗著浸入骨髓的鹽堿; 冒著多變、惡劣的氣候,傲然屹立在渾渾無涯的大漠之中,給人信心和力量,給人憧憬和希望。在這里有生存與死亡的比拼,在這里有堅韌與殘酷的較量。這里是胡楊與死神的浴血抗爭的大戰(zhàn)場。
我的心靈被震撼了,準備到胡楊林的縱深處去欣賞它的壯美,可就在這時,學(xué)校打電話要我們馬上返回輪臺。我們帶著滿腹的遺憾回到沙漠公路,回頭再看胡楊林,心中產(chǎn)生一種種敬畏之感,那胡楊林變成了一片神秘的圣地。
同年九月十四日,幾位校領(lǐng)導(dǎo)又要去輪臺,并計劃去胡楊林公園旅游。聽到消息,我興奮不已,因為當初在胡楊林邊緣稍憩片刻便看到了那樣壯觀的景象,如果走進它的腹地,那將是一個怎樣的廣袤的大戰(zhàn)場. .. . ..
我不敢懈怠了,臨行前查閱有關(guān)胡楊的資料,才知道胡楊也叫胡桐,異葉胡楊,水桐,三葉樹,在干旱少雨的沙漠中、在風(fēng)沙肆虐的環(huán)境里,它竟能扎根近百米尋找生命的水源。它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fēng)沙,是第三世紀殘余的古老樹種,六千多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 .. . ..
這就是胡楊,雖古老卻健壯、因多難而頑強、雖寂寞卻坦然、既美麗又粗獷,留守在這荒無人煙的大沙漠中,始終不渝地堅守著荒涼而貧瘠的土地,雖然在茫茫的大沙漠中顯得那么渺小與無助,但卻勇敢地與死亡與干旱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斗爭,守護著沙漠的尊嚴,見證著滄海桑田,成為生物的英雄,成為大自然的驕傲。
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只去了塔里木河大橋, 與胡楊林擦肩而過,終究沒能踏進博大的胡楊世界, 去深刻地體驗一下它的古老與悠遠,去細致的品味一下它的神秘和粗獷,但胡楊那堅韌不拔的精神卻嵌入我的魂靈深處,頑強不屈的雄姿成了我精神的圖騰。直到如今,我仍沒有看到深秋的胡楊林,但非常神往, 因為我知道, 那深秋的胡楊林一定會使人體驗到血的絢麗、火的悲壯; 使人領(lǐng)悟到一種生命的美麗,一種精神的燦爛,一種人生的追求. .. . ..
2011年11月18日夜于庫爾勒
2023年10月12日整理于東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