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山
全國、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就改進創(chuàng)新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明確要求。近年來,韶山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明實踐工作的指示精神,對標對表中央文明辦文明實踐工作“14536”要求,緊緊圍繞“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這一目標,結合本村實際,實施“傳承紅色基因、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工程,先后榮獲全國學雷鋒示范點、湖南省最佳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
建立志愿服務陣地,文明實踐走深。依托優(yōu)勢,鞏固線下陣地。自2018年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來,依托地處韶山核心景區(qū),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的優(yōu)勢,以現(xiàn)有的村“兩委”辦公場所、少年毛澤東求學立志之路、中共韶山特別支部陳列館、毛澤東銅像廣場學雷鋒志愿崗為主要活動點,以45個村民小組實踐點為聯(lián)系點,以點帶面切實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便捷服務平臺,強化線上管理。開通了微信掃碼點單、現(xiàn)場點單、電話點單三種便捷方式,依托“湘潭愛心銀行”積分制平臺,形成了中心“供單”、群眾“點單”、系統(tǒng)“派單”、隊伍“接單”、群眾“評單”的具體路徑和閉環(huán)管理。
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文明實踐走實。發(fā)揮黨員干部的“頭雁效應”。發(fā)揮村兩委、黨員、網格員、鄉(xiāng)賢等骨干作用,充分發(fā)揮“五老”人員、“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熱心人士、團員青年作用,按照“8+N”的要求,組建“理論宣講”“和事佬”“微心愿幫幫團”等11支志愿服務隊,目前注冊志愿者總數797人。發(fā)揮賢達人士的“示范效應”。動員身邊好人、新鄉(xiāng)賢、道德模范等賢達人士帶頭參加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打造了“紅杜鵑”理論宣講、“映山紅”文明旅游、“和事佬”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項目品牌。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體效應”。組織文化志愿者開展文化進萬家活動,為老百姓拍“全家?!薄⑺汀叭腋!?,營造紅紅火火過大年的濃厚氛圍。
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文明實踐走細。開展主題宣講,引領群眾共學創(chuàng)新理論。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主題宣講的重要內容,以拉家常的形式,進行“堂屋里的宣講”,形成了黨員干部帶頭講、專家學者深入講、百姓名嘴常態(tài)講的濃厚氛圍。弘揚傳統(tǒng)美德,引領群眾共續(xù)鄰里互助。大力弘揚鄰里守望、互幫互助的美德,動員廣大志愿者積極參加“關愛高齡、困難空巢老人”“關愛困境、留守兒童”“學史明理,少年勵志”等特色關懷困難群體文明實踐活動,推動全村形成“互知、互敬、互幫、互信、互促”的和諧鄰里氛圍。聚焦人居環(huán)境,引領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積極推動文明實踐工作與人居環(huán)境整治的深度融合,常態(tài)化每周五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不斷刷新農村“顏值”,提升內在“氣質”,為推進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賦能添力,繪就韶山村美麗鄉(xiāng)村新畫卷。
(作者系韶山市韶山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