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沐(黑龍江農(nóng)墾職業(yè)學院)
高校思想政治的高效、有序開展,需要因事而化,因勢利導??沙浞掷眯旅襟w及新技術來為高校思政工作增添新的動力?;ヂ?lián)網(wǎng)技術的升級,互聯(lián)網(wǎng)+學科教育開始入侵教育領域,線上教學+線下課堂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始在我國高校中展露頭角,并一躍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高校思政課想要成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戰(zhàn)場,應盡快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學科教學中,重視其網(wǎng)絡教學體系的構建和應用,推動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
混合式教學誕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它將線上教學+線下課堂有效結合在一起,并能各司其職,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讓教學走出課堂,延伸到了課下,并改變了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其向以學為主進行轉變,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大大改善了以往的教學效果。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高校思政課出現(xiàn)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教學時空、師生之間的互動及考核方式三個方面。
混合式教學具有較為明顯的教學優(yōu)勢。一方面,該教學模式擴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時間,他們除了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和場所學習之外,還可以在具有互聯(lián)網(wǎng)的場所進行學習,學習時間不再限于課上,而是擴展到了課下;教師教學也更加靈活,其可以從實際需要出發(fā)進行調整。另一方面,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思政”,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如圖書、視頻等,方便其隨時隨地展開學習,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思政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高校思政課班級容量較大,師生互動頻率和范圍較小?;旌鲜浇虒W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讓其互動逐漸從課堂擴展到了課下,學生可就自己接觸到的教學內容和教師展開互動,有利于提高師生互動的頻率,彰顯出民主、平等理念。
高校思政課傳統(tǒng)的考核評價方式存在著較多的弊端,如注重對于結果的考核,缺乏過程性考核,有的學校盡管也有這一考核內容,但是缺乏統(tǒng)一、明確的考核標準。采取線上+線下的考核評價方式,讓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符合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趨勢。其中,線上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自主學習、課后測驗等。學科教師可以借助在線平臺了解學生的課下自主學習情況,還可以在該平臺設置項目比重,以全面考核學生。線下考核則主要包括:課堂考勤、小組活動等,結合不同項目占的比重來計算學生的最終成績。這種考核評價方式,結合了線上和線下,過程和結果,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更公平、客觀。
目前,混合式教學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為此,可通過對教學效果的科學、全面評價,并從結果出發(fā)來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加以完善,則有利于解決此問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高校思政教師可建立定期的評價機制,讓負責評價的主體通過訪談法、問卷法等方法,對混合式教學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如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師的思政教學設計、教學采取的教學方法、教師對于教學的適應性、教師和學生各自的滿意度、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建議等。此外,各高??蓪嫿ǖ慕虒W評價體系、評價結果和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和分享,從而讓評價數(shù)據(jù)更為科學,更具邏輯性,通過共享、共建等方式來為混合式教學在思政學科中的應用提供依據(jù),讓理論推動實踐發(fā)展,為其教學提供正確指引。
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的相關教學能力,并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以調動教師參與此教學改革的熱情。具體來說,提升途徑如下:第一是開設技能培訓班,并配備統(tǒng)一的考核標準,解決相關教師教學技能不足的問題;第二,建立此專業(yè)發(fā)展的共同體,讓教師之間能夠分享、互助、共建,全面提升其教學能力,從而為混合式教學提供保障;第三,從校際和校內兩方面入手開展示范單位及個人關于混合式教學方面的經(jīng)驗交流會;第四,舉辦相關教學競賽,組織教學單位進行技能比拼。總之,學??赏ㄟ^建立激勵機制的方式調動教師的參與積極性,并通過政策傾斜、認定教學成果等方式提升激勵效果。
有部分教師認為混合式教學就是線上教學+線下課堂授課,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即可,這種觀念未免有失偏頗,實際上,其應體現(xiàn)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方面,并做到充分融合,科學銜接。本文將以大學思政課程道德與法治“人生觀是對人生的總看法”為案例進行闡述。
教學設計:教師在為學生選擇線上學習內容如進行視頻學習、在討論區(qū)鼓勵其發(fā)言等應遵循科學原則,即不宜過多,時長控制在20分鐘左右即可。篩選課程資源,選擇那些優(yōu)質的視頻、音頻等資源,科學安排在線學習任務,并設置出各項任務的具體比重,也可以設計成闖關模式,或者是為學生下發(fā)思政學習任務單,從而讓學生了解具體的學習步驟。
教學實施:線上部分倡導以學生的學習為主,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并提出自己的疑問,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線下部分則主要依靠教師的教學,結合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圍繞教學重難點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此外,還可以通過調查問卷、投票、作業(yè)、課堂隨堂練習、測試等多樣化的方式來組織學生學習本節(jié)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和學生的互動和交流,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教學評價:思政教師想要提升教學效果,應采用科學的教學評價方法,并力求評價的客觀性、公正性、科學性,并結合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重視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態(tài)度等。評價要結合三個環(huán)節(jié),即線上學習+線下討論+課后實踐,并采用考試、團隊合作及論文答辯等方式來進行考核、評價,從而全面、多維度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真正實現(xiàn)對于學生的科學評價。
在“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時代背景下,高校應利用好這一新思路,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提升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推動其改革邁入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