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舊社會的當鋪是個很奇特的地方。迎門有一座高過人頭的屏風,店堂內(nèi)柜臺高過頭頂,人們當東西要將雙手高高舉起才能夠得著柜臺。最為奇特的是當票,上面所書的字體是當鋪獨創(chuàng)的,滿紙文字如同天書。入當鋪當學徒,學習寫“當字”便是第一門功課。同樣奇特的是,無論典當物質(zhì)量如何,一律被冠以“破舊”之名。不論當什么,全得被貶低,當“金子”,他寫“熏金”;當“銀器”,他寫“潮銀”;當“絲綿”,他寫“麻絹”;當新衣裳,他寫“油舊破補”。
通常認為,這樣做的目的是盡可能地剝削窮人。如柜臺之所以高,是為了先從心理上壓窮人一頭;在當票上注明“破舊”字樣,是為了減輕當鋪由于當物變質(zhì)或發(fā)生意外而可能承擔的責任。但從經(jīng)濟學角度分析,會發(fā)現(xiàn)這些特點能極大地減少當鋪與顧客之間的交易成本。
拿首飾或衣物去典當,總歸不是件好事,人們心理上難以承受,被熟人撞到也不好意思。當鋪都是臨街而設(shè),門口人來人往,高過人頭的屏風把大門內(nèi)的一切都隱藏起來,可以更好地保護隱私,吸引顧客來典當。
柜臺這么高還有一個原因。來當東西的人一般都著急用錢,心情很急躁,但當鋪開的當銀都很低,再加上當鋪掌柜會說一些氣人的話,雙方很容易發(fā)生爭執(zhí)。這時,高過頭的柜臺可以有效地阻擋顧客與當鋪掌柜發(fā)生直接的身體接觸。而且,若有強盜來搶當鋪,高高的柜臺還可以作為掩體。
當鋪只認票不認人,這時,龍飛鳳舞的“當字”就起作用了,其目的是防止當票遺失后,被人拾獲,知道所當物品而去冒領(lǐng)。所以,我們才會在《紅樓夢》里看到,邢岫煙丟失的當票被史湘云和林黛玉看見,誤以為是賬單。這種難認的“當字”對顧客也是一種保護。
當?shù)氖且患湫碌难蚱ご笠?,被寫作“蟲吃破光板老羊皮襖一件”;當?shù)氖且幻遏浯涿闭?,被寫作“硝石帽正一枚”。從降低交易成本角度來講,也有其道理。如此寫當票,是一種分類的方法。如皮毛品以“蟲吃破光板”起頭,翡翠以“硝石”起頭,書畫以“爛”字起頭,衣服以“破”字起頭,大有分類學上的考慮。這樣寫也能讓當票盡可能寫得滿,不留空白,防止顧客私自涂改。
現(xiàn)代交易成本理論認為,降低交易成本有兩種方法:一是優(yōu)化組織制度,二是進行技術(shù)創(chuàng)新。上面分析的當鋪的幾個特點,卻無法劃入這兩種情形,但它們的的確確極大地降低了當鋪與顧客之間的交易成本。我將這歸結(jié)為企業(yè)內(nèi)布局合理設(shè)置取得的效應(yīng),稱為“設(shè)置效應(yīng)”。
(淺 秋摘自貴州人民出版社《經(jīng)濟學視角下的中國大歷史》一書,宋曉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