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敬東
上午,我給學(xué)生講授《〈論語〉十二章》的前四章。上一個班,我按部就班,逐章講授,我講你聽;下一個班,我想有所變化,首先便是打破秩序,讓學(xué)生看書思考:這四章你最喜歡哪一章?換句話說,哪一章給你的觸動最大?
幾分鐘之后,我點(diǎn)了一個我平時很少點(diǎn)到的男生來回答。坐在角落里,人倒很爽快,剛站直他就給出了看法:“第四章。”
第四章是“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意思較為淺顯。我不想他照搬書本,便說能不能用最通俗的話來回答這一章的意思,他想了想,說:“君子看重義,小人看重利。”
我覺得他的回答比書本更易于讓人接受,遂忙肯定。不過,我還不打算“放過”他,緊接著又追問了一句:就目前的狀態(tài)來評判自己,你是屬于“君子”呢,還是屬于“小人”?
“小君子?!彼摽诙觯袷遣患偎妓?。
這三個字一出來,全班大笑。我也笑了,沒想到他會這么有趣,這么機(jī)智。不過,我更好奇。待同學(xué)笑定之后,我便說出了我的困惑:為什么你說自己是“小君子”呢?他躊躇了一下,然后便不緊不慢地說了他的答案:正往君子的路上靠吧。
我一聽,不禁感慨:“說得好,說得好!我們今天學(xué)了這一章,便是希望大家都能成為君子,倘若一時成不了君子,那就不妨先做個‘小君子,朝君子的方向去努力。”
(田曉麗摘自2023年9月26日《揚(yáng)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