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角寨距馬龍城南3000 m,因村居小山似鳳凰而又名鳳凰灣,村前綠水環(huán)繞、稼禾遍野,村后丘陵沃地、青山相連。明代初期本是一個300余戶的彝族村,洪武南征后,彝遷漢居?;鸢压?jié)成為彝漢共同認(rèn)知的祈豐節(jié),基于這歷史傳承,老角寨火把節(jié)延續(xù)至今。
夕陽隱入山后,身著彩衣的舞龍隊高擎著鱗光閃閃的巨龍耍起來,龍盤玉柱、雙龍祝福、祈愿豐收的龍舞使人眼花繚亂。
大家紛紛點燃手中的長干松把或干篾把,搭成多個小火堆,扭腰翹腿,晃腦擺步。接著,人們自由組合,舉著火把順著田埂、朝著小徑走向綠色遍布的田野。人山人海變成了歌山樂海,開懷、激情、愛鄉(xiāng)、祈福匯成了主流?!皾馇榛鸢?,以節(jié)興旅”已然成為老角寨的振興之力。那萬人與火共舞、伴火歡歌的熱烈場面與喜慶祥融的氛圍,充分表達了人們對鄉(xiāng)村振興的信心及美好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