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琦
(上海電氣集團國控環(huán)球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某公司擬用現有項目所產尿素為原料來源,建設三聚氰胺及尾氣回收聯產尿素裝置,形成年10 萬t尿素產業(yè)鏈延伸。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三聚氰胺生產裝置,配套建設尾氣聯產尿液裝置及所需的導熱油爐、熔鹽爐、循環(huán)水站、空壓站、變電所、控制室、辦公化驗樓等公輔設施,建設液氨接收罐、熔融尿素緩沖罐、三聚氰胺倉庫等儲運設施。
根據土壤導則,判定項目屬污染影響型[1];項目類別為附錄A 中“石油化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Ⅰ類;項目占地規(guī)?!? hm2;廠址近距離分布村莊及耕地,敏感程度屬敏感。綜合判定本項目土壤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一級。
根據本項目影響類型、污染途徑、氣象條件、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質條件,并參照土壤導則表5,劃定本項目調查評價范圍為:占地范圍內全部、占地范圍外1 km 范圍內。
本項目預測評價范圍與現狀調查評價范圍一致。
根據工程分析及排污特征可以看出,本項目對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出現在生產運營期。土壤環(huán)境影響途徑主要為地面漫流、大氣沉降、垂直入滲,影響源主要來自三聚氰胺生產裝置和尾氣聯產尿素裝置,各類緩沖罐及地下罐/槽等,特征因子主要為氨氮及石油烴(C10~C40)。項目影響源、影響因子及影響途徑見表1。
表1 土壤環(huán)境影響源、影響因子及影響途徑
本項目土壤環(huán)境影響預測主要針對項目生產運行期間的土壤環(huán)境進行預測,根據污染途徑分析,地面漫流影響途徑基本被完全阻斷,本次評價主要從大氣沉降及垂直入滲兩方面設置土壤預測情景。
5.2.1 大氣沉降影響預測與評價
考慮正常工況下的累計影響,影響源主要為工藝廢氣、裝置區(qū)的無組織逸散的特征因子氨,因此選取氨進行大氣沉降影響預測[沉降后形成的氨氮全部折算為銨離子(NH4+)計算]。
土壤中氨氮現狀監(jiān)測值為14.1 mg/kg;預測時段設定為10 年、20 年(運營期滿)兩個時段;根據大氣預測結果,項目氨最大落地質量濃度為286.2 μg/m3,位于廠址近距離預測點;預測范圍以1 km2計;土壤容重根據測定取平均值為1.41 g/cm3;沉降速率取0.18 cm/s[2];評價標準執(zhí)行某地方標準第二類用地風險篩選值限值要求;預測方法采用土壤導則附錄E 推薦的方法一。預測結果見表2。
表2 大氣沉降型土壤累積影響預測結果
根據表2 可知,項目排放的廢氣污染物大氣沉降影響預測值滿足標準中第二類用地風險篩選值限值要求,項目運行大氣沉降途徑對周圍土壤環(huán)境影響可接受。
5.2.2 垂直入滲影響預測與評價
選取導熱油地下罐罐體破裂且池底出現裂縫發(fā)生泄漏情景的特征因子石油烴(C10~C40)作為預測因子;預測時段設定為10、100、1 000、、3 650、7 300 d 5 個時段;預測源強取1×105mg/L;預測范圍與現狀調查評價范圍一致,以1 km2計;評價區(qū)土壤概化參數略;預測點共設置5 個,分別為地下罐基礎以下-1.0 m(N1)、基礎以下-3.0 m(N2)、基礎以下-5.0 m(N3)、基礎以下-7.0 m(N4)、基礎以下-8.8 m(N5);土壤層石油烴在自由水中擴散系數DW 為1.0×10-5cm2/s;評價標準執(zhí)行《土壤環(huán)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 36600—2018)中第二類用地風險篩選值的限值要求;預測方法采用土壤導則附錄E 推薦的一維非飽和溶質運移模型,模型上邊界概化為穩(wěn)定的污染物定水頭邊界,下邊界為自由排泄邊界。預測結果見表3。
表3 垂直入滲影響預測結果
根據表3 可知,石油烴各預測時段均滿足標準中第二類用地風險篩選值限值要求,項目運營期內該污染物垂直入滲途徑對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可接受。
土壤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yōu)先、分類管理、風險管控、污染擔責、公眾參與的原則。本項目從污染物的產生、入滲、擴散、應急響應進行控制,采取的土壤環(huán)境保護措施主要為:
6.1.1 源頭控制措施
對于先進工藝、管道、設備、污水儲存,盡可能從源頭上減少可能污染物產生;要求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guī)范,對管道、設備及相關構筑物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防止和降低污水的“跑、冒、滴、漏”,將污水泄漏的環(huán)境風險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管線敷設盡量采用“可視化”原則,做到污染物早發(fā)現、早處理。
6.1.2 過程控制措施
從地面漫流、大氣沉降、垂直入滲等各種可能途徑,采取過程阻斷、污染物削減和分區(qū)防控措施保護土壤環(huán)境。
通過建立三級防控體系,切斷事故廢水或液態(tài)物料向地表水體轉移的途徑,確保事故廢水和可能受污染的雨水不會發(fā)生地面漫流從而污染土壤;加強綠化工作,加大綠化系數,以種植具有較強吸附能力的植物為主,減輕大氣沉降途徑對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根據項目廠區(qū)功能區(qū)劃分,采取分區(qū)防滲措施,劃定重點防滲區(qū)、一般防滲區(qū)、簡單防滲區(qū),消除或減輕垂直入滲途徑對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
6.1.3 應急響應措施
設立土壤監(jiān)測小組,負責對土壤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管理,或者委托專業(yè)的機構完成。建立有關規(guī)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制定風險預警方案,設立應急設施減少環(huán)境污染影響。
根據土壤導則,提出針對性的跟蹤監(jiān)測計劃(略),本項目土壤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為一級,應每3 年開展一次監(jiān)測工作。
污染影響型項目應從源頭控制、過程控制、應急響應、跟蹤監(jiān)測等方面全過程采取措施,減少項目運營對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根據預測結論及采取的相關防控措施,從對土壤環(huán)境影響的角度分析,項目建設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