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琦河
糖伯做糖人,單是吹糖便足以令人稱絕:一圈繞一圈,吹成淡淡的棕黃色,在外觀上還俏皮地粘著點好似舞動的糖糊。充當糖人的糖,柔軟香甜姑且不說,最神乎其神的是它不脆、不厚、不粘牙。
糖伯姓甚名什么,無人探問,也無人在乎,只是人人都愛吃他賣的糖人,所以,人們順其自然地稱他“糖伯”。幾年不見,糖伯就像我生活里形形色色的人一般,慢慢地從我的記憶中淡出。
有一回,一位堂兄捎了幾個糖人到我家送給我們,說:“你們嘗嘗,是不是兒時的味道,我找了許久才尋到那老伯,特地訂購的。” 晶瑩剔透的糖人,泛著淡淡的黃,隨著陽光的移動變化莫測,在地上留下殘影。我那份塵封了的記憶似潮水般又涌回腦海。
“吹糖人的可是糖伯?”我欣喜地問。堂兄點點頭,我立刻央求他帶我去看看?,F(xiàn)在科技越來越發(fā)達,城市里的人很少見到這些新奇玩意兒,所以,糖伯吹得栩栩如生的糖人就成了孩子們喜愛的零食。對他們來說,這些糖人既好看又好吃,所以糖伯的生意自然火爆起來。每天到攤前的人絡繹不絕,引得旁人的艷羨。有幾個人也想臨摹糖伯的手法做糖人賺錢,可是每次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即使生意如此火爆,糖伯也一直保持著原價,曾有人問他生意如此火熱,為何不加價多賺點。他總是“嘿嘿”一笑道:“賺那么多錢干嗎?我一個大老爺們花不了那么多錢。我這一輩子只有一件事最重要,那就是吹糖人?!?/p>
可嘆的是,生意火爆了沒幾個月,新冠疫情爆發(fā)了,為了大家的安全考慮,所有人都得居家隔離。這個消息給事業(yè)正處于興盛期的糖伯可謂當頭一棒,大街上不再是車水馬龍,而是冷冷清清,人們也不再買糖人,大街上也不再有糖伯賣糖人的身影。
糖伯本就孤苦無依,少了攤位前人們的說笑,他變得更加沉默寡言。后來,糖伯收了兩個失學少年做徒兒,他想在他有生之年看到“吹糖人”這門手藝能傳承下去,于是,他不再只是自己吹糖人。
三年后,新冠疫情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勝利,糖人也在糖伯和他徒兒的張羅下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上?,沒多久糖伯病倒了,吹糖人的重任落在了他的徒兒身上,但糖伯每天依舊會指導徒兒,有時也會親自吹上幾根。
堂兄帶我到糖伯的老屋,塌敗的小屋突兀地佇立在荒僻的小胡同里,老遠我便聞到了糖果的香甜味。屋里,糖伯赤著身,鼓著腮向徒兒示范吹糖人,動作是那樣的細心入微,神情是那樣的專注,一吹,一拉,一捏,他好似在做一件工藝品。
落日的余暉穿過扶疏的枝丫,透過殘缺的玻璃在小屋灑下斑駁的光圈,沐浴在金色余暉下的糖伯像是一片秋天飄落的葉子,盡管這片縮水變皺,甚至有些殘破的葉子已不再翠色欲滴,可是,那份源于生活的堅持和執(zhí)著的精神,使這片葉子在這座光線黯淡的老屋里依然散發(fā)著熠熠光輝。
指導教師:李萌驍
體育老師說:“你們知道嗎?以前,學校里不讓你們踢足球,是因為足球沒有納入素質(zhì)教育的考核范圍,屬于‘不務正業(yè)?,F(xiàn)在,你們可以名正言順地組隊踢球啦!”
“哈哈,那我們不成了‘足球明星?”我高興地說。
體育老師笑著對我說:“是呀,希望你們強壯身體,身心健康,最重要的是為中國足球加油!”
江山代有才人出,少年足球亦風流。仰望天空上的中國藍,我想,中國足球未來一定大有希望。
誰的青春不瘋狂?足球是所有中學生的最愛,當然也是每個人忘不掉的青春時光。不管是踢球還是看球,少不了與班主任或者父母的斗智斗勇,少不了與隊友的酸甜苦辣……上文的作者從作文題“一條信息”啟動思維,選材方向明確,呈現(xiàn)了充滿青春活力的校園生活。從文中非常精彩的場面描寫來看,這位作者是真的懂足球?!爸灰姲嚅L一個‘橫掃千軍長傳,把足球傳給了左路前鋒。藍隊又一起撲向前鋒。說時遲,那時快,前鋒迅速抬起了他的黃金右腳,朝著藍隊球門大力抽射……”就這幾個行云流水般的動作描寫,足以讓讀者心跳加速,興奮異常,瞬間就能把讀者帶回他如詩如夢的青蔥歲月。
許多同學寫作時不選擇記敘文的主要原因是思路沒打開,自以為找不到合適的故事。其實學校生活豐富多彩,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故事在上演。如校園里有長期占位的衛(wèi)生死角,我邀請兩位好同學把它清理了,老師或校長必定給我點個贊;兩位男同學因瑣事發(fā)生了激烈的矛盾沖突,我巧妙化解,重建友情,全班同學給我點了贊;演講比賽沒拿到好名次,我正在家里郁悶時,老師突然通過QQ或微信發(fā)來問候,與我談心,煩惱瞬間化解……除了父母、老師和同學,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就是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人群了。校車司機、公交車司機、學校的門衛(wèi)、校園商店的售貨員、食堂師傅、宿舍管理員……這些人可能天天都會與你打交道。觀察這些人的言談舉止,必定能寫出有個性、接地氣、小清新的記敘文,更符合當下服務型社會的宗旨。同學們最需要的就是在享受服務時別忘了觀察一下服務者,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意識而已,并不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你認為他們做的事情能體現(xiàn)作文題目中的某一點立意,就可以放大他們身上的這個優(yōu)點,哪怕加一些虛構的情節(jié)進去。
總之,只要題目具體化,思路一打開,好故事自然滾滾而來。法國著名女作家喬治·桑曾經(jīng)這樣感慨地說:“生活中的點滴感動,永遠存在于只要我們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彼哉埻瑢W們務必保持一顆“敏感”的心,及時感知身邊的人和事;對生活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堅持用真善美的眼光看待一切。
二、如何描寫充滿青春氣息的語言
語言是有個性的,充滿青春氣息的語言樸實有趣,充滿青春氣息的語言霸氣十足。人物對話之于記敘敘文寫作中也要讓筆下的人物多開口,多對話。
這,才是成熟的模樣
某北京考生
一直以來,我給人的印象都是不成熟的模樣,因為我有個可惡的“老毛病”—“愛管閑事”。
也許是因為從小就當干部的緣故,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竟然養(yǎng)成了“愛管閑事”的“毛病”,久而久之這竟然成了我不成熟的“模樣”。瞧,星期天,正在做作業(yè)的我偶然一抬頭:不好!一個小家伙正伸手去摘花壇里的花?!安辉S摘花!”我剛喊一聲,也許是聲音太大,竟把小家伙給嚇哭了。盡管我用三塊奶糖哄住了他,還是挨了母親一頓臭罵:“人家是張局長的獨苗,你這個催命鬼管恁多閑事干啥?你什么時候才能成熟點?”
公園里,春光融融,我盡情地沐浴著陽光的“恩賜”?!皩Γ堑腋?!他的《人間》棒極了,被稱為什么……”一個小伙子正手舞足蹈地向他女友講著“狄更斯”的《人間》?!笆歉郀柣皇堑腋埂?。我不禁脫口而出,那小伙子悻悻地拉著女友就走,臨別贈我一句:“典型的不成熟模樣!”
今年,我成了“復讀生”。媽媽千叮嚀萬囑咐:“再也不要當那“爛”團支書了,考不上大學,就是當班長也沒用?!蔽掖饝恕R驗槿ツ贽k校報、搞聯(lián)歡,也確實浪費了我不少時間。我堅定地向媽媽保證:今年一定“一心只讀圣賢書”,促成“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堅決做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堅決不再向他人展現(xiàn)“不成熟的模樣”……
然而,我這“不成熟的模樣”還是“又展現(xiàn)”了!
這幾天,班主任生病了,教室的值日生也乘機“罷工”。一天、兩天……昔日窗明幾凈的教室變得簡直比垃圾箱強不了多少。我終于又“不成熟”了?!皶詡?,王林,今天大概是你們倆做值日吧!”“不用‘大概,是‘一定,只是在下還得回家聽A、B、C呢!”王林說著,就要跨出教室。他丟下一聲“bye-bye”就走了?!昂撸 睍詡谋亲永锢湫茁?,“管閑事,不成熟!”我分明聽到了。
唉!我也開始后悔了,我干嘛不能成熟點呢!我又不是班長,也不再當團支書了,我……我不禁狠狠地戳著自己的頭。
“回來!”班長一聲怒喝,啊,正要走出教室的曉偉愣住了。
“把地掃了再走”。啊,是若塵,這個“書呆子”。
“對,掃了地再走?!卑?,是所有的人,我周圍的所有人。他們都熱切地望著我。啊,我不再是孤立的人。我再也不恨我的“不成熟”了。
原來,我們都成熟起來了。我們知道:這,才是我們成熟的模樣啊!
這篇非常生動的高考滿分記敘文,透露著濃濃的青春氣息。該考生反向立意,以“不成熟”來寫“成熟”,思維創(chuàng)新。語言更是幽默風趣,許多句子用了陡轉(zhuǎn)切換,形成巨大反差。比如嚇哭孩子用奶糖哄;比如母子關于“爛團支書”的對話;比如企圖逃跑的兩個值日生的囂張……總之,記敘文的語言需要追求一個變化,不能一條藤,平平淡淡地講下去,就像平靜的湖面,激不起一點波瀾,有什么好看的呢。在日常的作文批改中,我特別注意點評學生的語言,也有意識地摘錄下一些妙語連珠,活潑逗人的段落。
①而媽媽也越來越在意我的一舉一動,好似鐵了心要將我的一切看個一清二楚。因此,她就像一個士兵,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攻克對方的城池。(《智斗老媽》這句話用類比,畫面感強烈,對老媽的心理分析透徹到位。)
②“還隱私的空間?你這么一個青春期少年,怎么能有那東西?要是給你空間,你可能不亂裝隱私嗎?再說了,安南能當上聯(lián)合國秘書長,肯定是他的媽媽管得嚴。所以,為了你的前途,我就得嚴一點兒。”(《智斗老媽》這一句有點像相聲小品的臺詞,突出了老媽反應的敏捷。)
③一個是爸媽年輕時的合照,另一個則是他們之間寫的情書。再看看內(nèi)容,頓覺渾身麻麻的……于是,我趁熱打鐵:沒想到啊,文筆這么好。 (《智斗老媽》這一句特別有趣,寫出了普通百姓的歡樂,“渾身麻麻”這四個字尤其精彩。)
④一想到平時老媽對這個“破花瓶”愛不釋手,喜愛到每天都要擦三遍的程度,我就像被澆了盆水,從頭涼到腳,心里也“拔涼拔涼”的。(《“嫁禍”于弟》小作者刻意夸張,為下文鋪墊。)
⑤聽著外面一聲比一聲大的“真不是我”以及老弟的鬼哭狼嚎,我在心里發(fā)誓:“以后我一定不會這么做了,一定會對你好好的,你千萬別怪我!” (《“嫁禍”于弟》太幽默,太好笑,此一句既可以說是生活語言,也可以說是文學語言,魅力十足。)
⑥哭得眼睛都腫起來的弟弟站在我的房間門口,也不說話。我實在是被這兩個核桃眼盯得心里直發(fā)毛,心中默念:“你別怨我呀!前幾天你還對不起我來著,算是扯平了。”良久,弟弟吐出一句:“算你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給我等著!”然后像幽靈般目光空洞地“飄”出了我的房間。 (《“嫁禍”于弟》)
誰的青春不張狂,誰對青春不留戀。作為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年青學生,行文中的遣詞造句就應該像上文的語段一樣不拘一格,大膽夸張,享受生活,展示個性。課上,他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一起打籃球。漸漸地,我們把他當成了哥們。我們的叛逆情緒沒了,學習氛圍也濃了。大家都努力,你追我趕,一心想著把“強哥”給比下去。
有一次上數(shù)學課,“強哥”坐在后面聽講。下課時,老師留下了一道幾何題,讓我們課后思考。不理不睬是我們對“彈性作業(yè)”的一貫作風,可偏偏“強哥”將那道題記了下來。讓我們慶幸的是他也不會,更為搞笑的是他竟拿著那道題去問班上倒數(shù)第一的沈樂,沈樂見這情形,還以為“強哥”的數(shù)學比自己還弱,一下子竟找到了感覺。為了不丟自己的面子,沈樂一下課就思考那道幾何題。不知不覺中,全班同學都喜愛上了數(shù)學,掀起了一股鉆研數(shù)學題的熱潮?!皬姼纭辈粫蛦栁覀?,我們不會的也問“強哥”,久而久之,在“強哥”的影響和帶動下,我們的數(shù)學都有了進步。
以上文字選自高考下水作文《老班“強哥”》,故事新穎可信而不荒唐突兀,人物形象豐滿而不千人一面。作家梁實秋寫自己的國文老師徐老虎有一細節(jié)描寫,微醉的徐老師在課堂上罵梁實秋:“某某某,你是個什么東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僅這一句有個性的訓話,整篇記敘文立馬生動起來。相較老師,觀察同學更直接更方便。學校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元旦晚會,有田徑運動會,有演講比賽,有遠足鍛煉……誰的青春不張狂,誰對青春不留戀,閱卷老師也不例外,他們喜歡看考生講述年輕人的故事。在煩悶的作文閱卷場上,“張牙舞爪,不拘一格,活力四射,風趣幽默”的校園記敘文,閱卷老師必定讀得有滋有味。
三、家庭里滿眼是愛
親情是人類相通的情感,無論遇到什么樣的作文題,同學們首先應該去聯(lián)想自己父母身上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可以敘寫。什么是大愛?世間再沒有什么愛可以超越父母對子女的愛。這份沉甸甸的,濃烈的愛,你觀察到了嗎?
門外的樓梯間隱約傳來了一絲絲響動,那么輕,那么微弱、緩慢,那聲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門口,頹然停下。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慢慢地聽到一絲輕微的金屬碰撞聲,一個物體慢慢地插入鎖孔,又是一聲輕輕的轉(zhuǎn)動聲。門,悄然打開了,“輕點,孩子睡著了”,這是母親的聲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著腳尖向我走來。
沒有聲音,我卻能感受得到,那個輕輕的腳步,正一步步地溫暖我的心。
母親輕輕地拉過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離去……
自始至終,家中的燈沒有亮一下,也沒有發(fā)出什么大的聲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腳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頭。
朱自清有父親的背影,史鐵生有母親推著輪椅的身軀,傅聰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書,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腳尖!
以上文字選自滿分作文《踮起腳尖》,淡淡的文字營造了靜靜的氛圍,觸及靈魂,引人共鳴。什么叫觀察生活,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觀察,就是一個留心,就是類似于觸電時的一個激靈。如果不是有心人,小作者不會去傾聽什么腳步聲,也許還會責怪父母吵了自己睡覺;如果不是情感豐富,小作者也不可能將父母“踮起的腳尖”與朱自清的“背影”等經(jīng)典形象類比。
我們在生活中具體怎么去觀察父母呢?同學們應該去關注父母的喜怒哀樂,觀察父母在這些情緒下的言行舉止,最好事后能記錄下來并寫上自己的感受與感想。長期堅持,到寫作時,挑出最刺激和最深遠的三四個故事,這就是屬于你獨有的個性化寫作素材了??忌梢詫懩骋粋€節(jié)假日,媽媽想要去逛街,“我”想去看電影,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爸爸提議去旅行,最好去名人故里,比如去孔子故里曲阜旅行,既看了風景,又長了知識。最后在結束這趟愉快的旅程之后,考生點題:家庭成員有不同見解時,應兼收并蓄,合作共贏。享受親情的方式不只是旅行,一家人在節(jié)假日去社會福利機構做義工也是很好的記敘文構思。這樣的故事不僅新穎有愛,也是一道有特色的精神大餐。在福利機構獻愛心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著力描寫人物的對話、神情、動作細節(jié)、思想感悟。中國社會已經(jīng)進入老齡化,在考場上,養(yǎng)老還是個冷僻的寫作素材。同學們可以將自己家庭里老人的養(yǎng)老問題放到作文里來討論解決。假設某考生七十歲的姥姥、姥爺有三個孩子,這三個孩子各自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差異較大?,F(xiàn)在,誰來照料?怎么照料兩位老人的晚年生活?這是擺在三個孩子面前的現(xiàn)實問題。解決這個問題自然需要舉行大家庭的家庭會議,各擺困難,各抒己見。解決問題的過程一定是取長補短、合作共贏的過程??忌谶@一過程中,既是見證人,也是參與者,自然可以寫出充滿生活味,有創(chuàng)意的記敘文。
現(xiàn)代生活豐富多彩,酸甜苦辣摻和著喜怒哀樂,對任何一位同學而言,現(xiàn)代生活絕不可能只剩下“教室、食堂、宿舍”這三點一線。同學們必須謹記“敏銳”和“感恩”這兩個詞語,用“敏銳的觀察”與“感恩的心”去踐行上文的三個角度,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寫出吸引讀者和老師的優(yōu)秀記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