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明
一
在北方的草原出生并長大的我,走進熱帶雨林,總會像喝多了陳年老酒一樣,深沉地醉去了。
在三亞鳳凰機場落地,驅(qū)車一個多小時到達五指山市,進入國家熱帶雨林公園。
一進“公園”,就被迎面而來的各種植物鼓漲得眼眶發(fā)緊。茂密,已經(jīng)無法形容這里植物形態(tài)的眾多和長勢,而是覺得太擁擠了。路邊的被擠上了公路,河邊的被擠進了河里,山上的被擠到了石上,但仍然還在擠呀擠,擠得出了綠色的汗、紅色的汗、黃色的汗,把腳下的土地染成了五顏六色的掛毯,散發(fā)出一種潮濕而沁人心脾的氣味。
我一邊觀察一邊在想,這些植物與其在這里擠來擠去,造物主何不薅一把或者鏟一片放到塞北、西北那些荒漠的地方去?
二
熱帶雨林公園就是一部植物大百科全書。在這部書里,我信手“翻閱”,翻到的是椰子樹這一章。
椰子樹,棕櫚科椰子屬植物,是一種高大的喬木,高可達三十米,莖很粗壯,有環(huán)狀葉痕。葉柄粗壯,果實球狀,果腔含有胚乳(即果肉) 和汁液(即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它不是中國大陸的“土著居民”,它是個外來物種。
椰子原產(chǎn)于亞洲東南部、印度尼西亞至太平洋群島,中國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臺灣及云南南部熱帶地區(qū)均有栽培。它們還有很多別名,比如胥余、越王頭、椰瓢、大椰。
對人類來講,它渾身是寶,從桿、果、葉,到汁、肉、皮,因此,贏得人們的普遍喜愛。
那么,為什么叫椰子呢?
參觀時,我向同座的一位朋友提出了這個類似“小兒科”的問題。朋友倒是興趣大增,給我講起了椰子樹的傳說:一個是大陸的,一個是臺灣的。
先說大陸的傳說吧。在一個風和日麗的秋日里,距南海不遠的幾個漁民到海上打魚。雖然走得遠了一些,但運氣不錯,所獲是驚喜的。當他們載著滿船的喜悅返回時,卻海上生風,遭遇惡浪,船被掀翻。不幸中的萬幸,他們幾個同時抓到了一塊從船上剝落的木板,開始了在大海里的艱難漂泊。漂泊了四五天后,眼看要奄奄一息了,卻終于被海風吹到了南海的一處岸邊。在岸邊的沙灘上,他們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結(jié)滿果實的樹。他們終于看到了一點希望,其中一個用盡了最后力氣,用手指著樹向他的伙伴喊到:耶、耶、耶。在他的喊聲中,他們清晰看到有果實從高高的枝頭墜落。
他們蹣跚地走向這些樹,打開墜落的果實,靠著果實的汁和肉活了下來。他們感謝這些樹的救命之恩,回到家后,就把這種樹畫在墻上,祭奠起來。鄰居沒有見過這種樹,就問這是什么樹?他們就想起來當初,“耶耶耶”一喊,果實就墜落的情形,于是就順勢說是耶樹,后來逐漸演化為椰樹。
朋友說,在臺灣高山族中,也有一個傳說,而且十分美麗動人。
在很久很久以前,臺灣島上只有高山,沒有河流。每逢干旱,人們的飲水就十分困難。離海近的就去海邊求生,離海遠的,不少人只能活活渴死。
有一年,又逢大旱,有個名叫椰子的姑娘,看到因缺水而失去了那么多生命,心里非常難過。她就拿了一把鏟子,去高山上的一棵樹下去挖水。她挖呀挖呀,挖了很長時間,挖了一個很深的坑,還是看不到半點水的影子。就在她不知道如何是好時,一個神仙出現(xiàn)了,問她說:“你為什么這樣做?”椰子姑娘說:“我不想看著大家渴死??!”神仙說,“你不怕死嗎?”姑娘說,“只要能找到水,我寧愿死。”神仙非常感動,就從懷里摸出一個藍果子,遞給椰子姑娘,說:“你把這個果子吃下去,就能找到水了?!币庸媚镆宦?,毫不猶豫地把果子吞了下去。眨眼的功夫,她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大孔雀,她感到肚子里像燃燒著一團火,嘴里渴得非常難受。她一頭扎進土坑里,靠尖尖的嘴巴不停地往下鉆。她鉆呀鉆呀,嘴巴終于碰到了清涼的泉水,她痛快地喝著。她邊喝邊想:我要多喝些水,把泉水含在嘴里帶到地面上,送給那些沒水喝的人們。可是她的頭被沙土埋著無法動,怎么拔也拔不出來了。最后,她就變成了一棵大樹,那高大的樹干是她的身軀,寬大的樹葉是她的尾巴。她的頭和嘴變成了樹根,她用勁吸吮著地下的泉水,然后把吸到的水通過樹干送到樹上結(jié)出的又圓又大的果子里。很快,找水的人們找到了這里,喝了果子里的漿液,渡過了旱災(zāi)。為了紀念椰子姑娘,人們把這種樹叫椰子樹,把它結(jié)的果叫椰子。
我隨即問過五指山的兩個導(dǎo)游,是否聽過這兩個傳說,她們都笑著對我搖搖頭。
三
五指山位于海南島中部,山有五峰,而且相連如手指,因而得名。1985年1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了五指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當時未建海南省)。2003年國務(wù)院批準其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主要保護熱帶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珍稀動植物資源及棲息地為主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這個保護區(qū)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涵蓋并連通的五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之一。這個國家公園還涵蓋了四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與六個省級森林公園,規(guī)劃總面積達到四千四百多平方千米。
公園的森林覆蓋率為百分之九十五點六,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坡壘、伯樂樹、海南蘇鐵、葫蘆蘇鐵、龍尾蘇鐵、臺灣蘇鐵等六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三十四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長臂猿、坡鹿、云豹、蟒蛇、圓鼻巨蜥、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黿等八種,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六十七種。
第二天吃過晚飯,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一位作家朋友陪著我再次走進了公園深處。
看到我的興奮與陶醉,朋友告訴我,“這里是一個大的森林氧吧,所謂森林氧吧,必須具備森林、清泉、山石、溪澗、瀑布和豐富的負氧離子、植物精氣生態(tài)因子?!?/p>
“這里都具備?”我不由地問道。
“當然了,尤其是這里的負氧離子,沒地方可比。人們常說負氧離子,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有人甚至把‘負氧離子’寫成‘富氧離子’,就說明不清楚?!?/p>
于是他就像講課一樣開講了:下雨的時候,空氣中的氧分子在閃電的作用下被電離成正、負氧離子,正氧離子較輕,就飄向了空中,負氧離子較重,就下沉到地表。負氧離子是對應(yīng)正氧離子來的,它可以中和空氣中的有害氣體,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還可以調(diào)節(jié)身體生理機能、消除疲勞,對人的健康有好處。雷電持續(xù)時間越長,地面上的負氧離子就會越多,就會形成一個天然氧吧。你看一個森林氧吧一個天然氧吧,兩個氧吧疊加,那該多珍貴。當然,雨清新的空氣中還有一種成分,那就是臭氧。高濃度臭氧氣味難聞,甚至讓人很難忍受。但在雷電的高壓作用下被剝離了氮分子和氧分子后所產(chǎn)生的低濃度臭氧,不僅對人體沒有危害,還可以令人精神振奮。同時,雨后潮濕的泥土也會散發(fā)出來一種清香,這種清香還會夾雜某些植物油脂的味道,不同植物分泌的油脂不斷積累,等到雨水降落時,油脂中的某些化學物質(zhì)會不斷釋放到空氣當中,散發(fā)出陣陣清香。所以呀,人們特別愿意在小雨后在森林、田野里散步,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說:“你何時成了一個植物學物理學氣象學專家了?”
他說:“這不是明天要讓我講課嗎,現(xiàn)學現(xiàn)賣吧!”
四
“買個椰子吃?!痹诜祷刭e館的路上云開霧散,我提議。朋友欣然同意。
月光灑滿潮濕的大地。抱著椰子果信馬由韁地走著,朋友便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幾句熟悉的歌詞:“椰子樹的長影,掩不住我的情意,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這綠島的夜已經(jīng)這樣沉靜,姑娘喲,你為什么還是默默無語?!?/p>
也許他知道我來自內(nèi)蒙古草原,歌聲告一段落,我正想贊美幾句,沒想到他又唱起了《草原之夜》:“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吔,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情……”
地殊域異,情卻何其一也!
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我仿佛看到,椰子樹的長影也映在了月光照耀的遼闊草原——我遙遠的家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