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芬 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財政局
行政單位是國家履行公共職能的重要機構之一,其收入來源除了包括行政事業(yè)性收費與經營事業(yè)性收入等兩種形式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國有資產收益、財政補貼、政府性基金以及國家稅收。因此為了保證行政單位有效提高資金利用率,并更好地發(fā)揮自身職能效用,當前國家出臺了新會計制度準則,以此全面推進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深化改革,更好的迎合市場經濟體制。故而在新時期背景下,財務工作人員需要正確認知新會計制度帶來的深遠影響,同時圍繞單位目前存在的財務管理問題著手進行改變。以確保能夠有效提高自身工作質量,在新時代的潮流中謀求更高的立足點。
現階段我國全面推進市場化經濟改革,并形成了與之相匹配的全新經濟體制。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趨勢,我國政府自2019 年1 月起在全國各級各類事業(yè)單位中推行了《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其中分別包含了《政府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兩項內容。具體而言,即指在原有會計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其中的條款細則進行了優(yōu)化調整,以確保新會計制度能夠更為全面的對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并加強單位的資產使用效率。
新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集中在行政單位的會計與稅收兩個方面,并以此為依據來對單位的財務問題進行描述。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完整反映事業(yè)單位的資產現狀,同時也可以有效對財務工作起到調整、監(jiān)督以及糾錯功能,從而順利實現了財務管理模式的升級轉型,與單位的業(yè)務體系緊密融合在了一起。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新會計制度的出臺對行政單位帶來了深遠影響,并進一步優(yōu)化了單位資產的配置情況,推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
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同時增強財務信息的通用性,當前新會計制度在財務核算基礎、收支管理以及報表體系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調整。具體內容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核算基礎的調整
在原有會計制度下,行政單位的會計核算基礎沿用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fā)生制兩種形式,然而前者在進行單位資產清點的過程中對于財務信息的描述能力有限,并且存在人為干擾因素過多的特點,因此無法保證財務信息的透明度要求。為此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政府部門對行政單位的資產要素做出了明確界定,并要求其會計核算基礎統(tǒng)一按照權責發(fā)生制來進行。如此一來有效彌補了原有會計制度中存在的漏洞,能夠更為真實地呈現單位目前資產配置情況。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基層部門的財務監(jiān)管水平,并為國家財政體系的深化改革提供可靠信息依據。
2.報表體系的調整
為了更好的適應權責發(fā)生制背景下的會計核算工作,新會計制度中對先用的報表體系也進行了全面調整,衍生出了收入費用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多種新型報表工具,不僅能夠從更多層面來描述事業(yè)單位的資產信息,同時也進一步保證了財務數據的規(guī)范性、通用性以及直觀性,有效順應了新時期的財務工作需求。通過這一形式,行政單位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增加自身財務信息的透明度,便于對行政單位的資產信息進行統(tǒng)一監(jiān)管;另一方面有助于展開更深層次的信息發(fā)掘,通過對不同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從而把握單位目前的實際經營狀態(tài),以此為管理工作提供豐富的決策依據。
3.收支管理的調整
新時期背景下,行政事業(yè)單位的財政撥付工作統(tǒng)一采用了國庫集中支付模式,為了更好地適應這一工作政策,新會計制度中強調行政單位在進行收支管理時需要按照全口徑財政收入標準來開展工作。具體而言,即指本級單位在預算年度內依據國家法律規(guī)定實現的各項收入總和,通過這樣一種形式能夠有效加強行政單位的預算管理與財務管理工作,并且對地區(qū)的醫(yī)、教、研等各方面財務信息進行匯總,能夠完整反映其當前發(fā)展狀態(tài),并實現了對各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統(tǒng)一。在此基礎上,新會計制度中還進一步加強了對事業(yè)單位現金流量的管控力度,并提出了明確的工作開展要求。確保能夠完整反映行政單位目標的實際經營現已,并進一步順應市場化改革趨勢來進行工作調整。
新會計制度的全面推廣,需要完善的管理機制配合,如此才能夠有效確保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實現全面改革,有限加強資產使用效率。但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當前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還存在著會計核算不規(guī)范、職責不清以及會計報表信息不完整等一系列問題,容易造成單位的資金運行不暢,進而嚴重影響自身的長遠發(fā)展。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行政單位在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導致財務管理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容易出現賬目混亂、財務口徑錯誤以及職責權限重疊的問題。如此一來便導致了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不高,且在工作過程中極易造成各類失誤現象,無法推動財務管理工作的順暢運行。
新會計制度的出臺對于單位資產核算提出了更為細致的要求,要求財務人員從更多層面來反應單位財務現狀,并做好相關的預算編制、風險評估以及績效核算工作。然而在實際發(fā)展過程中,由于部分事業(yè)單位在財務電子化、數字化方面的建設水平不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財務工作的開展效率,導致工作人員無法緊跟時代發(fā)展趨勢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例如,部分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依舊以人工作業(yè)為主,在面對海量的財務信息時經常會出現核算科目不清、資產清點不夠徹底等現象,不僅無法真實呈現單位目前的財務水平,同時也難以進一步發(fā)掘財務數據中的價值,造成行政單位的整體發(fā)展水平滯緩。
新會計制度背景下,財務工作模式的改變對員工的職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多要求,傳統(tǒng)背景下積累的管理經驗無法有效適應當前工作指標,因此需要財務人員及時進行能力提升,以便于能夠順利執(zhí)行當前會計制度與準則。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個別單位存在考核制度不完善、管理理念落后、考核標準不全面、人才配備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了財務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發(fā)展緩慢,難以有效適應當前工作環(huán)境來開展各項工作。除此之外,還有部分行政單位在工作過程缺乏良好的培訓機制,沒能夠引導員工及時了解新型財務工作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單位資產管理力度不足,無法滿足新時期財務工作要求。
新會計制度下的重要發(fā)展特征之一,便在于增強行政單位財務信息的透明度,使相關的預算和決算工作流程能夠得到有效公開,并圍繞事業(yè)單位的各項工作展開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面監(jiān)管。從而進一步保障單位經營的規(guī)范性,并對其業(yè)務開展模式提供精確世道。但目前行政單位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卻普遍存在著財務信息透明度較低的問題。個別單位在已公布的信息報表當中,往往僅是羅列出了業(yè)務開展過程中的各項支出以及占用經費,卻沒有圍繞費用的使用情況來進行細致說明,同時也沒有列出清晰的經費使用方案。如此不僅會導致財務管理工作混亂,同時也容易造成部門之間的銜接工作出現斷層,從而嚴重影響了財務工作質量,無法體現出新會計制度的基本要求。
目前行政單位在財務工作中將主要重心都集中在一些實物資產方面,但是對于折舊計提、資產減值以及名譽資產等方面的認知不夠清晰,以此無法充分發(fā)揮財務管理功能,無法全面有效提高資產是引用效率。除此之外,由于財務工作理念落后,導致管理人員沒有正確認識到財務工作與業(yè)務工作之間的緊密聯系,未能有效發(fā)揮新型財務工具的完整作用,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政單位的內部管理水平,使其無法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下達準確的決策指令,進而嚴重影響到各項工作開展。
行政單位需要在管理制度方面不斷進行完善,確保能夠為財務人員提供明確的工作指引,以便于能夠有效規(guī)范單位的資產管理工作,并使其更好的適應新會計制度環(huán)境。
首先,在核算方式上,單位管理人員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來劃定清晰的資產核算范圍。確保能夠準確依照當前制度準則,來精準統(tǒng)計單位各項資產要素。以便于財務人員能夠列出明確的核算清單,確保各類賬務的準確無誤;其次,在資產運作方面,要求行政單位需要嚴格依據現行法規(guī)條例來進行資產的周轉以及運作,并在經營期間按照科學的方式來對其進行折舊計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管理力度,圍繞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詳細的支取流程與使用規(guī)范,以便于能夠整體加強資金使用效率;最后,在員工職責方面,行政單位需要根據新會計制度的發(fā)展要求來做好相應的崗位設計工作,并明確財務人員的具體分工,確保其能夠有效加強財務監(jiān)督力度,并推動單位財務工作的規(guī)范開展。
與此同時,針對行政單位目前普遍存在的新舊制度銜接不暢問題,行政單位管理人員可以采用專項研討的形式,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新會計制度講座活動,并對當前單位的財務管理體系展開深入俺就。確保能夠圍繞單位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從而有效實現新舊會計制度的順暢過渡。
新會計制度下,為了確保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行政單位需要建立完善的數據管理平臺,確保能夠以此打通各部門之間的數據端口,實現財務數據的統(tǒng)一采集與全面共享。在這一以過程中,有要求單位以中心數據庫系統(tǒng)為核心,分別建立前、中、后3 個系統(tǒng)架構,以確保能夠有效提高自身數據處理效率。具體建構流程如下所示:
1.中心數據系統(tǒng)
該系統(tǒng)是整個財務管理平臺的核心所在,主要作用是負責存儲企業(yè)日常經營當中產生的各項業(yè)務或財務信息,包括人員檔案、銀行檔案、業(yè)務信息、會計核算科目、供應商資料等等,對于平臺其他系統(tǒng)的運行有著極為關鍵的支撐作用。
2.前臺系統(tǒng)
前臺系統(tǒng)主要包含兩個功能模塊,分別是業(yè)務端口模塊與智能分析模塊。前者主要功能是打通平臺的數據流通渠道,將企業(yè)各部門辦公系統(tǒng)與財務系統(tǒng)對接起來,實現數據流通共享的同時,也建立統(tǒng)一的數據格式,確保能夠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充足依據;后者則是人工操作模塊,內部設置了績效監(jiān)控、指示預警、統(tǒng)計報表、風險評估等前端業(yè)務模塊。主要便于人工從平臺中提取數據,并展開各項財務監(jiān)控操作。
3.中層系統(tǒng)
中層系統(tǒng)是財務人員展開業(yè)務辦理的主要模塊,其包含了稅務系統(tǒng)、資金系統(tǒng)、報賬系統(tǒng)、合約系統(tǒng)4 大模塊。其中報賬系統(tǒng)是業(yè)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進行信息共享的主要渠道,在日常各類業(yè)務開展期間會同步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并將相關的財務數據統(tǒng)一上傳到中樞管理平臺;其余合約、稅務以及資金系統(tǒng)在以報賬系統(tǒng)為核心,對企業(yè)近期產生的財務工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并與銀行以及金稅三期系統(tǒng)進行連接,以此有效處理企業(yè)日常產生的財務問題。
4.后臺系統(tǒng)
主要包含SAP 核算系統(tǒng)、預算管理系統(tǒng)、報表系統(tǒng)、績效考核系統(tǒng)等幾個部分,負責將單位的各項財務數據以可視化報表形式整理出來,負責支撐且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使企業(yè)管理人員根據工作需求來展開財務明細查詢。
人才是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在新會計制度全面推行的背景下,行政單位主要重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確保能夠有效提高自身工作質量,促使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首先在認識加工方面,行政單位需要根據當前財務管理需求來適時補充信息技術、管理會計等方面的高端人才,確保其能夠與當前員工隊伍之間形成有機互補,并實現新型財務技術與傳統(tǒng)經驗之間的充分結合。其次在人員培訓方面,行政事業(yè)單位可以采用與高校進行合作的方式,定期組織員工接受培訓活動,使其不斷更新自身職業(yè)技能,并了解當前行業(yè)發(fā)展趨勢。最后在業(yè)績考核方面,行政單位需要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應用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雙重結合的方式,來鼓勵員工不斷提高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并將個人理想目標與組織戰(zhàn)略目標充分綁定在一起。
為了進一步保證行政單位的財務信息透明度,管理人員需要重點加強單位的財務肩寬力度,確保能夠有效規(guī)范集體資產的使用情況,并保證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例如,行政單位可以參照當前《預算法》中提出的各項管理條例,重點針對各部門的預算編制、執(zhí)行以及追加環(huán)節(jié)進行管理,確保能夠實現對財務工作的全過程監(jiān)管,進而有效提高單位工作質量。首先,在預算編制環(huán)節(jié),除了要求財務人員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程序來進行預算統(tǒng)計之外,還需要通過市場調查、財務分析等形式來制定完善的預算使用計劃,確保能夠合理分配集體資產,并明確呈現資產的去向來源;其次,運算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財務人員需要通過對各部門的績效評定審核,來評估其預算使用方案是否合理,并制定相應的糾偏計劃來進行指正,同時全程把握資金流向動態(tài),并列出詳細報表進行公示;最后,預算追加環(huán)節(jié),財務管理人員需要通過會議審核的方式,來對項目的額外經費進行商議,嚴禁出現預算指標超出范圍過多的情況,并將會議逐級審批結果完整公示出來。
在新時期背景下,行政單位需要積極更新自身財務管理理念,以確保能夠更好地適應新會計制度要求,并發(fā)揮財務管理工作的完整價值。為此行政單位可以通過展開展開學習會議或者培訓會議的形式,組織單位管理人員深入學習新會計制度的相關內容,使其財務工作理念得到全面升級,并隨之在資產管理模式采取一定創(chuàng)新措施。例如,除了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完整核算單位財務信息以外,管理人員還需要深入了解當前各類財務報表的使用特點,并以此為基礎精準開展風險評估、績效考核以及成本優(yōu)化工作,確保能夠進一步提高行政單位的經營質量,并將財務工作與各項業(yè)務工作緊密融合在一起,實現單位經營模式的全面升級。
綜上所述,本文立足新會計制度視角,對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以及優(yōu)化措施展開了深入分析。強調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正確把握新會計制度的變革方向,同時積極引進新型財務理念來升級單位工作模式,從而有效促使單位制度的全面改革,并促進行政單位的長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