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軍 洪小江 劉 煥 溫三毛 王言達 袁漢濤 胡振華
(1. 國家能源集團湖南電力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7;2. 贛浙國華(信豐)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 信豐 341600;3. 西安益通熱工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32;4. 蘇晉保德煤電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000;5. 江西贛能上高發(fā)電有限公司,江西 上高 336400;6.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54)
水是火電機組熱力設備中能量傳遞與轉換的介質,其品質直接影響設備的安全性和經(jīng)濟性。為降低碳鋼表面的腐蝕速率、減少設備表面沉積物與結垢量、提高蒸汽品質,必須對鍋爐給水進行調節(jié)處理。目前國內火電機組常用的給水處理方式有還原性全揮發(fā)處理(AVT(R))、氧化性全揮發(fā)處理(AVT(O))、加氧處理(OT)。機組在AVT(R)和AVT(O)運行時,給水系統(tǒng)和高加疏水系統(tǒng)容易發(fā)生流動加速腐蝕(FAC),熱力設備表面結垢速率高,對機組安全經(jīng)濟運行有一定影響[1],而加氧處理(OT)可改善這一情況。
加氧處理技術自20世紀60年代末首次在德國直流鍋爐給水處理中成功應用,至今已有60多年的發(fā)展應用。我國于1988年首次在望亭亞臨界燃油直流鍋爐機組上進行了給水加氧處理試驗,隨后在其他機組中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2],1999年將加氧處理修訂至標準GB12145-1999《火力發(fā)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中,2002年制訂了第一版加氧導則,即DL/T 805.1-2002《火電廠汽水化學導則 第1部分:直流鍋爐給水加氧處理》。
由于加氧處理具有降低鐵含量、延長精處理運行周期、抑制流動加速腐蝕等優(yōu)點[3-6],目前在國內各參數(shù)等級,如亞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筆者從鍋爐給水加氧處理概述、加氧處理工藝方面綜述了國內火電機組加氧處理技術的應用,并提出建議與展望,以期為相關專業(yè)人員提供參考。
加氧處理是機組為無銅系統(tǒng)時,在給水氫導一般小于0.15μS/cm時,向高純水中加入氧化劑的化學水處理方式。一般將氧以分子的形式加入流動的高純水中后,使金屬的腐蝕電位提高了幾百毫伏,從而使金屬表面發(fā)生極化或使金屬的腐蝕電位超過其鈍化電位,最終生成致密的雙層氧化膜,從而抑制熱力系統(tǒng)金屬表面的流動加速腐蝕。由于不斷向金屬表面均勻的供氧,金屬表面生成一層穩(wěn)定、完整的Fe3O4內伸層,主要的化學反應如下:
Fe3O4內伸層呈微孔狀(1%~15%孔隙),通過微孔擴散進行遷移的Fe2+在孔內或氧化膜表層就地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鐵(Fe2O3)或水合三氧化二鐵(FeOOH,脫水后為Fe2O3)覆蓋層,沉積在Fe3O4層的微孔或顆粒的空隙中,封閉了Fe3O4氧化膜的孔口,降低了Fe2+擴散和氧化的速度[7]。主要化學反應如下:
通過以上化學反應可知,加氧處理時,形成了以內伸層(Fe3O4)和覆蓋層(Fe2O3)為主的致密雙層氧化膜,有效抑制了流動加速腐蝕,降低了鐵含量。氧量是影響氧化膜的一個重要因素[7],加氧處理需要不間斷向金屬表面供氧,在雙層氧化膜形成期需要的氧量比形成后正常運行需要的多。
根據(jù)DL/T 805.1-2021《火電廠汽水化學導則 第1部分 鍋爐給水加氧處理導則》[8],加氧處理應滿足的條件有:(1)除凝汽器管外,水汽循環(huán)系統(tǒng)設備應為鋼制元件;(2)凝結水有100%的精處理設備,且運行正常;(3)在線化學儀表滿足加氧處理工藝所要求的檢測能力;(4)給水氫電導率應小于0.15μS/cm(25℃);(5)鍋爐水冷壁管內的垢量小于200g/m2;(6)加氧裝置已安裝調試完畢。
對于汽包爐機組,還應滿足爐水氫電導率小于1.5μS/cm(25℃)的要求。新機組經(jīng)過168h試運行后穩(wěn)定運行,水質滿足加氧要求時,宜盡早實施給水加氧處理的轉化;已投運數(shù)年的機組,應割管檢測鍋爐系統(tǒng)的結垢情況,必要時進行鍋爐化學清洗后再進行加氧處理。
加氧點設置宜根據(jù)機組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合理的加氧點,能夠確保機組進行安全可靠進行加氧處理。凝結水加氧點設置在精處理出口母管,給水加氧點設置在除氧器出口下降管,高加疏水加氧點設置#0或#1高加進汽管道上。給水加氧點應設置在除氧器出口取樣點下游1m之后。
加氧處理中,加氧控制的主要方式由早期的軟手操控制、就地手動控制逐漸轉變?yōu)樽詣涌刂?。軟手操控制是人為進行遠方電信號調節(jié),通過電信號調整電磁調節(jié)閥,進而調節(jié)加氧量。就地手動控制是在就地調節(jié)機械閥門開度控制加氧量,該種方式需要運行人員在加氧設備前進行操作,通過人工控制閥門開度對加氧量進行調整[9]。加氧自動控制一般根據(jù)給水流量、氧量等參數(shù)使用自動控制程序調整調節(jié)閥開度,實現(xiàn)氧量自動控制。
軟手操控制、就地手動控制簡單易行,但是無法跟隨機組負荷變化及時調整加氧量,加氧的精度差[10,11]氧量波動范圍大[12]。自動控制能夠及時調整加氧量,防止加氧量不足或過量,同時一定程度上避免系統(tǒng)氧量較大幅度波動[13-18],避免溶氧調整滯后、超標等不利現(xiàn)象。一般使用自動控制以保證加氧處理效果,同時兼具手動控制,防止自動控制出現(xiàn)問題時使用手動控制及時調整氧量。
加氧系統(tǒng)主要包括氧化劑供給單元、氧量控制單元、氧化劑輸送管線、閥門等,加氧系統(tǒng)圖如圖1所示。
圖1 加氧系統(tǒng)圖
目前加氧處理中的氧化劑主要有純氧、壓縮空氣、高含氧水三種形式,不同氧化劑對應不同的加氧系統(tǒng)。
1.5.1 純氧作為氧化劑
純氧加氧方式是指加入系統(tǒng)的氧化劑為純氧氣體。氧氣瓶經(jīng)過匯流排減壓后進入氧氣流量控制柜,再由加氧管線輸送至加氧點,通過自動調節(jié)閥門或者手動調節(jié)閥門控制加氧量,使得氧量在一定范圍內波動[19],純氧加氧系統(tǒng)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種方式需要工作人員及時更換氧瓶。國能徐州電廠#1機組[20]、國能泰州電廠#3機組[21]采用該種方式加氧。
圖2 純氧加氧系統(tǒng)圖
1.5.2 空氣作為氧化劑
空氣加氧方式是指加入系統(tǒng)的氧化劑為空氣氣體,由壓縮空氣作為氧源,經(jīng)過多級空氣凈化裝置凈化后通過空氣壓縮機將空氣置于儲氣罐中,后通過壓縮空氣流量控制柜,由加氧管線輸送至加氧點,通過自動調節(jié)閥門或者手動調節(jié)閥門控制加氧量,使得氧量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其加氧系統(tǒng)如圖3所示,該種方式無需工作人員更換氣瓶。國能焦作電廠#1機組[22]、神皖安慶電廠#4機組[23]、國華九江電廠#1、#2機組[24]等[25-27]均采用該種加氧方式。
圖3 空氣加氧系統(tǒng)圖
以上兩種氧化劑加入形態(tài)均為氣態(tài),早期鑒于技術問題,在機組負荷波動較大時,氧量波動較大,可達±50μg/L[19],導致氧量超標,且加氧量不易調整導致調整滯后,對加氧處理效果及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造成不良影響,齊保同[17]、李俊菀[28]、謝宙燁[29]等[19,23]人為此進行了技術改進,通過智能調控、升級流量控制器、串級PI-P+前饋控制、流量可視化等技術,解決了給水氣態(tài)加氧中氧量波動大、氧量難調整等問題,將給水氧量波動范圍降低至±5μg/L,保證了機組在調峰期間氧量穩(wěn)定。
1.5.3 富氧水作為氧化劑
富氧水作為氧化劑,是指加入系統(tǒng)的氧化劑為液態(tài)富氧水。利用氧氣溶解設備將氧氣溶于除鹽水形成穩(wěn)定、無揮發(fā)的富氧水,后通過富氧水加入設備向加氧點加入不可壓縮的富氧水實現(xiàn)加氧處理,也稱液態(tài)加氧技術[30,31],其加氧系統(tǒng)如圖4所示,該種加氧方式需工作人員及時更換氧瓶并引入除鹽水。
圖4 液態(tài)加氧系統(tǒng)圖
該種加氧方式通過輸送系統(tǒng)對富氧水進行流量調節(jié),從而精確控制給水氧量,使得給水氧量基本恒定,可將加氧量自動控制為設定值±3μg/L,華能日照電廠二期#4機組[19]、華潤常熟電廠#1機組[30]、華電萊州電廠#1、#2號機組[31]均采用該種加氧方式。
加氧轉化前,機組給水處理方式應為AVT(O)運行,加氧設備安裝調試完成,機組滿足加氧條件、水質良好,在線儀表配置齊全、工作正常,方可進行加氧處理。根據(jù)DL/T 805.1-2021《火電廠汽水化學導則 第1部分 鍋爐給水加氧處理導則》,加氧量起初控制一般小于150μg/L,若給水、蒸汽氫電導率超過0.5μS/cm,可適當降低加氧量,保持給水、蒸汽氫電導率不超過0.5μS/cm,待見氧后,控制氧量為10~150μg/L,隨后根據(jù)氧量、機組冷卻方式等機組具體情況對給水pH進行調整。整個轉化過程中,對水汽系統(tǒng)各取樣點氫電導率、鐵含量等進行持續(xù)監(jiān)測,加氧轉化完成后轉入加氧處理運行。而實際加氧轉化實施中,一般控制給水、蒸汽氫電導率不超過0.3μS/cm[32],更有嚴格不超過0.15μS/cm[20],確保加氧過程中良好的水質。
國內給水加氧處理經(jīng)過約35年不斷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形成了不同的加氧工藝。根據(jù)加氧后過熱蒸汽的氧量,主要形成了過熱蒸汽有氧或無氧狀態(tài)的加氧工藝[33],前者稱為高氧加氧處理,后者稱為低氧加氧處理。隨著高加疏水加氧處理的應用,形成了低氧加氧處理+高加疏水加氧的全保護加氧處理工藝[34]。
給水加氧處理中,一般控制給水溶氧30~150μg/L[35],使得過熱蒸汽、高加疏水有一定的氧(≥10μg/L),這種加氧方式稱為高氧加氧處理。該工藝一般采用凝結水、給水兩點加氧方式,在給水中加入過量的氧,加入系統(tǒng)中的氧除抑制給水側流動加速腐蝕外,過量氧氣通過過熱器進入高壓加熱器系統(tǒng)以抑制汽液相變區(qū)流動加速腐蝕,過熱蒸汽、高加疏水有氧后,給水pH由9.2~9.6可降低至8.0~9.2運行。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二電廠[36]、盤山發(fā)電廠2號機組[37]、神頭第一發(fā)電廠#6機組[38]、太倉發(fā)電廠#7、#8機組[15]等[1,39-40]采用該種工藝。由于過熱蒸汽中氧量過大,可能會增大過熱器、再熱器氧化皮增生、剝落的風險[41],該種加氧工藝的部分應用如表1所示。
表1 高氧加氧處理工藝應用
控制給水氧量一般為10~30μg/L,過熱蒸汽幾乎無氧的加氧處理稱為低氧加氧處理。該工藝控制給水中的溶氧滿足水側氧化膜的生成,使得溶氧在進入過熱器前被消耗掉,在抑制給水流動加速腐蝕的同時,確保蒸汽側基本無氧以避免對過熱器和再熱器可能發(fā)生不利影響。由于給水氧量較低,蒸汽無氧,高加疏水也處于無氧工況,在低pH工況下,高加疏水側的流動加速腐蝕可能得不到有效抑制。因此,在采用該種加氧處理方式時,給水pH一般不能控制過低,一般大于9.3[42],該種低氧加氧處理工藝目前廣泛應用于給水加氧處理中。
當機組只在精處理出口母管向給水加氧,一般通過除氧器排氣門的開度來調節(jié)省煤器入口給水中的氧量,如華電蕪湖電廠#1、#2機組[43]、西塞山電廠#3機組[44]。而除氧器排氣門的開度和給水氧量難以建立對應關系,故難以對給水氧量進行有效調節(jié),給水氧量控制精度較差。此外,頻繁調節(jié)除氧器排氣門開度影響其嚴密性,導致控制精度更差。
當機組在精處理出口母管、除氧器出口下降管兩點加氧,能夠同時控制凝結水和省煤器入口給水加氧,是國內給水加氧機組常見的加氧點設置,如華電蕪湖電廠#1、#2機組[43]、雙遼電廠#1機組[45]、四川中電福溪電廠1#、2#機組[46]等[47]均采用該種設置。低氧加氧處理工藝的部分應用如表2所示。
表2 低氧加氧處理工藝應用
全保護加氧處理是向凝結水、省煤器入口給水、高加疏水同時加氧的工藝,加氧點設置為凝結水精處理出口母管、除氧器出口下降管、#0或#1高加進汽管道上。通過向給水中加入低濃度溶解氧,使管道內壁金屬表面形成Fe3O4+Fe2O3的雙層氧化膜,一般控制給水溶解氧為10~30μg/L,高加疏水溶解氧為10~150μg/L,達到給水系統(tǒng)防腐鈍化要求,維持蒸汽中基本無氧,避免蒸汽中較高濃度氧可能促進蒸汽管道氧化皮剝落的風險,同時向高加汽側單獨加氧以解決高加疏水系統(tǒng)的流動加速腐蝕問題,實現(xiàn)了水汽系統(tǒng)熱力設備的全面保護。該種加氧處理工藝可將直流機組給水pH降低至8.8~9.2,對于空冷機組,為抑制碳鋼散熱器流動加速腐蝕,加氧處理后不宜降低pH。此種方式目前廣泛應用于眾多電廠,如神華國華九江電廠#1、#2機組[24]、神皖安慶電廠#4機組[48]、大唐雷州電廠#1、#2機組[35]、大唐撫州#2機組[49]等[50-52]。全保護加氧處理工藝的部分應用如表3所示。
在機組加氧處理中,應根據(jù)機組熱力設備的類型、材質等確定適合機組的加氧處理工藝,以保證加氧處理順利實施。實施加氧處理流程圖如圖5所示。
圖5 實施加氧處理流程圖
加氧處理具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目前已成為火電機組中一種成熟的水處理化學運行工況,對電廠運行具有經(jīng)濟性和安全性。隨著加氧技術的不斷改進,各種加氧技術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對于加氧機組,為了保證其具有良好的運行效果,有以下建議和展望:
(1)根據(jù)機組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加氧工藝,如設置合理的加氧點、控制合理的加氧量等保證機組加氧過程安全穩(wěn)定進行;
(2)優(yōu)先使用自動化控制,減少手動控制引起的溶氧調整滯后、超標等不利現(xiàn)象,以保證加氧處理效果,真正起到抑制流動加速腐蝕的作用,實現(xiàn)加氧處理的安全性和經(jīng)濟性;
(3)隨著智能化電廠的開展,加氧技術會向智能化發(fā)展,基于大數(shù)據(jù)分析的運行優(yōu)化系統(tǒng),實現(xiàn)電廠節(jié)能減排,安全、高效、環(huán)保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