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書剛
(商河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山東濟南 251600)
顱骨缺損多由腦外傷所致,可破壞腦結構的完整性,引起腦神經(jīng)細胞大量損害,且部分患者在腦損傷過程中易并發(fā)腦積水, 又可進一步損傷其神經(jīng)功能,導致認知方面異常變化,影響患者預后[1-2]。 目前,臨床治療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多以手術為主,通過清除腦積水和修復缺損的顱骨, 促進腦功能恢復。 腦室-腹腔分流術(VPS)聯(lián)合顱骨修補術為該病的常用治療方案,其中VPS 在腦積水治療中應用廣泛,能夠良好引流腦脊液,實現(xiàn)腦積水的清除,以減輕腦神經(jīng)功能障礙,輔以顱骨修補術,可恢復顱腦結構的完整性,更好地保護顱內腦組織,改善腦功能[3]。既往,臨床多在VPS 完成后擇期再行顱骨修補術, 雖能改善患者病情,但擇期手術易出感染等多種并發(fā)癥[4-5]。 近年來,VPS 聯(lián)合同期顱骨修補術逐漸應用于臨床, 但關于同期手術的具體效果還需深入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選取商河縣人民醫(yī)院2020 年9 月—2022 年9 月收治的78 例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為對象, 旨在分析VPS 聯(lián)合同期顱骨修補術的應用效果。 報道如下。
選取商河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8 例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39 例。對照組中男23 例,女16 例;年齡28~68 歲,平均年齡(40.69±4.12)歲;體質指數(shù)18~28 kg/m2,平均體質指數(shù)(23.68±1.45)kg/m2;致傷原因為高處墜落10 例,交通事故11 例,重物砸傷14例,其他4 例;顱骨缺損面積76~108 cm2,平均顱骨缺損面積(88.96±4.35)cm2;缺損部位為頂部13 例,額部12例,顳部9 例,其他5 例。 觀察組中男22 例,女17 例;年齡26~65 歲,平均年齡(40.65±4.09)歲;體質指數(shù)18~28 kg/m2,平均體質指數(shù)(23.65±1.42)kg/m2;致傷原因為高處墜落12 例,交通事故10 例,重物砸傷14 例,其他3 例;顱骨缺損面積76~112 cm2,平均顱骨缺損面積(89.05±4.38)cm2; 缺損部位為頂部14 例,額部11 例,顳部8 例,其他6 例。 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比較, 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經(jīng)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 經(jīng)顱腦CT 或MRI 明確顱骨缺損、腦積水;存在明確腦外傷史;行手術治療;心肺功能良好;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肝腎衰竭;既往有顱腦手術史;合并顱內感染或惡性腫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凝血功能障礙。
對照組采用VPS 聯(lián)合分期顱骨修補術治療。 協(xié)助患者取仰臥位,全麻后,以側腦室前額角為穿刺點,按顱內壓選用可調分流管, 將分流管置入腦室后,釋放腦脊液,待顱內壓下降、膨出腦組織回縮后,在病變對側皮瓣下安置分流閥,經(jīng)耳后、頸部、前胸壁、腹部皮下隧道將分流管腹腔端引到腹腔下游離,釋放腦脊液,最后縫合腹部及頭部切口。 術后3 個月行顱骨修補術,經(jīng)頭皮切口游離出假性硬腦膜,暴露顱骨缺損,之后以塑性鈦網(wǎng)覆蓋缺損部位,固定鈦網(wǎng);懸掛缺損的硬腦膜,之后以鈦釘固定在骨窗邊緣,縫合后完成手術。
觀察組采用VPS 聯(lián)合同期顱骨修補術治療。VPS與顱骨修補術操作均同對照組,在VPS 完成后同期開展顱骨修補術。
各項指標均于術前及術后3 個月評價。 (1)神經(jīng)功能: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價,總分42 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神經(jīng)功能越好。(2)認知功能: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評價,總分3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認知功能越好。(3)預后情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預后量表(GOS)評價,其中GCS 總分3~15 分,得分越高意表示患者識障礙越輕,預后越好;GOS 總分1~5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預后越好。(4)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數(shù)(BI)評價,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5)肢體活動能力:采用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定量表(FMA)評價,量表包括上肢、下肢兩部分,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肢體活動能力越好。(6)生活質量:采用世衛(wèi)組織生活簡易量表(WHOQOL-BREF)評價,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及環(huán)境4 個領域,各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7)并發(fā)癥:包括感染、硬膜下積液、腦水腫等。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NIHSS評分等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前, 兩組的NIHSS 評分、MMSE 評分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 個月,觀察組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MMSE 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NIHSS 評分、MMSE 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NIHSS 評分、MMSE 評分對比[(),分]
組別NIHSS 評分術前術后3 個月images/BZ_191_1852_705_1892_740.pngMMSE 評分術前術后3 個月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22.32±2.12 22.29±2.08 0.063 0.950 7.12±1.03 8.95±1.12 7.511 0.000 18.96±1.25 19.04±1.29 0.278 0.782 27.41±1.43 25.74±1.32 5.359 0.000
術前,兩組的GCS 評分、GOS 評分、BI 評分、FMA評分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 觀察組的GCS 評分、GOS 評分、BI 評分、FMA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GCS 評分、GOS 評分、BI 評分、FMA 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GCS 評分、GOS 評分、BI 評分、FMA 評分對比[(),分]
組別GCS 評分術前術后3 個月images/BZ_191_883_1597_923_1632.pngGOS 評分術前術后3 個月images/BZ_191_1334_1594_1375_1629.pngBI 評分術前術后3 個月images/BZ_191_1794_1595_1834_1630.pngFMA 評分術前術后3 個月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7.25±1.14 7.28±1.17 0.115 0.909 13.54±1.23 12.04±1.19 5.474 0.000 3.24±0.32 3.27±0.33 0.408 0.685 4.35±0.38 4.04±0.34 3.797 0.000 48.96±4.35 49.04±4.42 0.081 0.936 78.96±6.35 71.58±6.29 5.157 0.000 50.41±5.12 50.38±5.09 0.026 0.979 80.41±6.74 73.54±6.52 4.575 0.000
術前,兩組的WHOQOL-BREF 中各領域評分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 個月,觀察組的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WHOQOL-BREF 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WHOQOL-BREF 評分對比[(),分]
組別生理術前術后3 個月images/BZ_191_879_2258_919_2293.png心理術前術后3 個月images/BZ_191_1335_2254_1376_2289.png社會術前術后3 個月images/BZ_191_1779_2252_1820_2287.png環(huán)境術前術后3 個月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55.35±5.17 55.41±5.23 0.051 0.960 85.56±5.62 78.43±5.39 5.718 0.000 50.48±5.24 50.57±5.31 0.075 0.940 84.44±5.53 76.14±5.35 6.737 0.000 57.52±5.42 57.35±5.36 0.139 0.890 86.33±4.41 81.69±5.17 4.264 0.000 58.14±5.15 58.21±5.23 0.060 0.953 88.52±4.13 82.46±5.59 5.445 0.000
對照組出現(xiàn)感染5 例,硬膜下積液2 例,腦水腫1 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20.51%(8/39);觀察組出現(xiàn)感染1 例,硬膜下積液1 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5.13%(2/39)。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29,P=0.042)。
腦組織為思維活動的基礎,受到外力沖擊后會引起神經(jīng)細胞損傷,造成腦代謝紊亂,從而誘發(fā)認知、運動及感覺等障礙,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若治療不及時,還可并發(fā)腦疝等多種并發(fā)癥,威脅其生命安全[6-7]。 顱骨缺損為顱腦損傷的常見類型, 其多由外力沖擊所致, 在損傷過程中可引起腦室內腦脊液循環(huán)障礙,使得過多的腦脊液蓄積于腦室及蛛網(wǎng)膜下腔內,形成腦積水現(xiàn)象,又可誘發(fā)頭痛、視力障礙、惡心嘔吐等多種癥狀,進一步加重患者痛苦,并加劇腦神經(jīng)功能障礙,導致整體預后偏差。 因此,臨床針對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需及時開展針對性治療, 以更好地改善其預后,降低疾病對生活的影響。
VPS 聯(lián)合顱骨修補術為顱骨缺損伴腦積水患者的首選手術方案, 其中VPS 使用分流管將患者的腦脊液引流至腹腔內,借助腹膜強大的吸收能力將其吸收,以實現(xiàn)腦脊液的代謝,避免其大量積聚于腦室及蛛網(wǎng)膜下腔,從而減輕神經(jīng)損傷,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及認知功能[8]。之后進行修補術進行治療,又可實現(xiàn)缺損的良好修復, 繼續(xù)發(fā)揮顱骨對腦組織的重要保護作用,避免腦室形態(tài)、結構及顱內壓等多方面異常,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腦功能。而既往手術開展多以擇期手術為主,即在VPS 完成3 個月后再進行顱骨修補術,雖能改善患者腦功能障礙,但治療期間顱骨長時間處于缺損狀態(tài),會影響腦功能恢復,并增加感染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對照組,觀察組術后的NIHSS 評分較低,MMSE 評分、GCS 評分、GOS 評分、BI 評分、FMA 評分、WHOQOL-BREF 中各領域評分均較高,并發(fā)癥較少,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VPS 聯(lián)合同期顱骨修補術治療顱骨缺損伴腦積水的效果更佳,可加快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改善其術后生活質量。分析原因,VPS 聯(lián)合同期顱骨修補術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兩者間的協(xié)同作用,在完成腦積水清除后, 膨出的腦組織回落到骨窗平面,之后及時開展顱腦修補,可復原顱腔形態(tài),產(chǎn)生良好的腦保護作用,為腦組織的修復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且有助于顱內壓穩(wěn)定,促進腦功能恢復[9-10]。 同時,同期手術的開展,可縮短治療周期,也可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并降低二次手術的麻醉風險。相較于分期手術,同期手術患者術后腦組織能夠得到更為充足的修復及恢復時間,不會被二次損傷影響,故認知功能、神經(jīng)功能恢復更快,且能避免等待過程中無保護腦膨出、塌陷等發(fā)生。但同期手術操作時間偏長,術中更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范,且在腦脊液釋放過程中需注意量的控制,不能過快、過多,以避免顱內低壓等現(xiàn)象發(fā)生。
綜上所述,VPA 聯(lián)合同期顱骨修補術治療顱骨缺損伴腦積水的效果更佳, 可減輕患者神經(jīng)障礙,糾正其肢體活動障礙,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