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巧琴 林榕生
黃吉田察看火龍果生長情況
與臺灣一水相連的福建省寧德市,近年來積極融入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建設,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在同等待遇政策的吸引下,許多臺灣同胞來到寧德學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生活。臺胞黃吉田便是其中之一。
“大陸的發(fā)展是跳躍式的,現(xiàn)在和我剛到大陸時,差別很大?!眮碜耘_灣臺中市、55 歲的黃吉田對記者感嘆道。
20 多年前,黃吉田跟隨朋友到廣東省開平市考察水果種苗培育市場??疾旌螅S吉田決定來大陸發(fā)展,深耕農業(yè)。
“大陸的市場很大,也很有潛力?!秉S吉田說,自己在臺灣就從事農業(yè)種植,來大陸便與朋友一起合作開了種苗培育場。后因業(yè)務需要,輾轉至廈門市和漳州市種植水果。
在大陸工作期間,黃吉田找到了他的“另一半”。因妻子是寧德市霞浦縣人,2013 年黃吉田便與妻子一起回到霞浦創(chuàng)業(yè),種植臺灣火龍果,并于2015年創(chuàng)辦霞浦縣百果山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黃吉田說,霞浦是妻子的娘家,自己是霞浦女婿,回到霞浦也是回到故鄉(xiāng),很親切。
回到霞浦創(chuàng)業(yè)之初,因種植水果需要土地資源,給黃吉田帶來了不小的困擾。黃吉田說,那時候需要一戶一戶地找人租地,遇到很多困難,還好有親朋好友幫忙。
黃吉田在福建霞浦的火龍果種植基地
在解決了土地承租方面的問題后,黃吉田的企業(yè)慢慢地走上了正軌,銷售量每一年都在增加。目前,黃吉田在霞浦的火龍果種植基地面積有80 畝,年利潤在200 萬元人民幣左右,主要銷往國內各大超市和檔口。除了霞浦種植基地外,黃吉田還在浙江、福州等區(qū)域設有廠房。
“一年可以采摘11-12 批,一批35 天左右。”黃吉田告訴記者,火龍果的產量和氣候有關系,如果天氣熱一點,就能多長一些。黃吉田還專門聘請了兩名工人進行管理,采收期還會聘請幾十名鐘點工進行采收。
為加大產量,黃吉田計劃對廠棚進行改造,加裝補光燈?!盎瘕埞菬釒е参?,對溫度和光照有較高的要求?!秉S吉田說,每年的10 月至次年4 月,氣溫下降,日照時長短,在此階段為火龍果補光,能夠縮短生長周期,提升果實品質和產量。
企業(yè)一路向好發(fā)展的同時,黃吉田一家人在霞浦的生活也其樂融融?!霸谶@邊生活這么多年,霞浦就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彼f。
黃吉田說,來到大陸20 多年,因為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生活、飲食等方面差異不大,早已習慣了在大陸生活。
“現(xiàn)在孩子還在廈門讀大學,畢業(yè)后也會留在大陸工作、生活?!秉S吉田說,希望孩子以后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談及未來的發(fā)展,黃吉田稱,目前已經在規(guī)劃公司的多元化發(fā)展方向,擴大承租土地面積,往深加工等領域發(fā)展,“這樣企業(yè)才能做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