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海峰 周楚竣
風吹雪滾。雪山之巔的界碑前,林毅緊緊攥著吳學娟的手……
林毅和吳學娟是西藏昌都軍分區(qū)的一對軍中伉儷。林毅是軍分區(qū)某邊防團參謀長,吳學娟是軍分區(qū)某營排長,兩人雖然同在一個軍分區(qū)任職,但各自的單位相距數(shù)百公里。
2023年10月5日,兩人婚后的第四天,林毅便接到任務:某邊防連連長休假,需要他前往該連蹲點,并帶隊執(zhí)行巡邏任務。經(jīng)請示,吳學娟也隨丈夫一同前往,幫助連隊檢修通信設施。
那段巡邏路上,“絕望坡”“刀鋒山”等地名,聽起來就令人膽寒,途中還要經(jīng)過一片沼澤地。海拔4500多米的雪山荒原幾乎是無人區(qū),巡邏物資全靠官兵隨身攜帶。
2023年10月,訓練中的吳學娟。
“盡管路途艱險,但連隊一些新兵也爭先恐后地申請前去執(zhí)行巡邏任務。”到達邊防連的當晚,林毅告訴吳學娟,“已經(jīng)請示過了,你明天可以跟我一起去巡邏。”
次日清晨,風停了,一縷陽光灑在樹梢。林毅一邊幫助妻子清點個人物資,一邊細心地叮囑:“除了攀登繩、砍刀、拐杖和棉衣,其他生活用品能少帶就少帶?!?/p>
迎著初升的太陽,官兵整理好裝具登車。巡邏車行駛在蜿蜒顛簸的山路上,透過車窗,碧藍碧藍的天空、刀削斧砍般的大山、冰雪未融的草灘、不時竄出來幾只灰白相間的野兔,組成了一幅別樣的邊防畫卷。
“邊關真美!”軍校畢業(yè)分配到昌都軍分區(qū)后,吳學娟還沒有到過邊防一線。一路上,聽著林毅強調(diào)安全注意事項,首次參加邊防巡邏任務的吳學娟格外興奮,不時和大家一起檢修通信設施。
巡邏車開到原始森林邊緣就沒有了路,只能下車徒步前進。
雖然已是深秋,路上少了毒蟲和螞蟥的襲擾,但周邊環(huán)境險惡,官兵邁出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樹木遮天蔽日,藤木逶迤纏繞。吳學娟一不小心,腳踩上長滿苔蘚的石頭,滑倒在地。林毅趕緊扶起妻子。
“森林里路不好走,大家都得注意腳下?!绷忠悴粫r提醒大家,他曾任該連連長3年,熟悉防區(qū)環(huán)境。
艱難跋涉3個小時后,到達休息點組織休整。在寒風呼嘯的峽谷間,官兵拿出單兵自熱食品補充能量。
2023年10月,林毅與吳學娟登記結(jié)婚。
邊防線上,天氣變化極快,剛剛還風和日麗,轉(zhuǎn)眼間黃豆粒大小的冰雹便劈頭蓋臉砸下。
穿密林、蹚冰河、翻雪山……官兵冒著寒風向界碑所在的山口繼續(xù)挺進。
“這里就是鐘建明和鄭旭烈士犧牲的地方?!狈^一座高山,來到深不見底的大冰湖邊,林毅告訴妻子。
對于這兩名烈士,吳學娟并不陌生,分配到昌都軍分區(qū)的第一天,教導員就給她講述過他們的英雄事跡。60多年前,他們在完成對山口地貌勘察任務的歸建途中,不慎掉入冰湖,壯烈犧牲……
走到烈士犧牲的地方,吳學娟不由得心頭一顫,對著冰湖,鄭重地敬軍禮。
隨著海拔逐漸升高,氣溫不斷下降,“絕望坡”越來越近,吳學娟感覺頭越來越疼,腿越來越沉。
“絕望坡”又稱“英雄坡”,當?shù)厝苏J為是魔鬼都不敢去的地方,卻是前往巡邏目標點位的必經(jīng)之路。
近70度的陡坡,遍布碎石,官兵只能使用攀登繩,手腳并用向上攀爬。這時候,吳學娟才明白,出發(fā)前林毅幫助她清點個人物資的原因。
此時,寒風夾雜著大雨,空氣越來越稀薄,吳學娟出現(xiàn)了強烈的高原反應。
“還能不能堅持?要不要休息一下?”林毅關切地問。
“這條巡邏路,你走了3年……”吳學娟大口喘著粗氣,“我說什么也要走一回?!?/p>
林毅給妻子講起了“絕望坡”名字的由來。曾經(jīng)有一名戰(zhàn)士隨隊巡邏時走到這里,體力消耗達到了極限,抱著一塊石頭號啕大哭:“不要管我了,我實在走不動了。”戰(zhàn)友們堅持“不拋棄、不放棄”,你拉一把、我推一下,巡邏隊伍最終一個都不少地成功登頂。
“第一次爬這個坡,多少會有些畏懼甚至絕望?!绷忠阈χf,“但只要登頂,就是英雄!”
艱難爬坡中,不時有碎石滾落,石頭上覆蓋著積雪,大家手拉著手,一步接著一步挪,步步驚心。好不容易登上坡頂,官兵都大口大口喘粗氣,但回頭看看走過的路,大家斗志昂揚。
隊伍稍作休整,繼續(xù)穿密林、蹚冰河,越過沼澤地……又經(jīng)過1小時的艱難跋涉,終于抵達了本次巡邏的終點——中緬邊界海拔4750米處的44號界碑。吳學娟難掩心頭的激動,快步上前去緊緊擁抱界碑。
雪山之巔,夫妻兩人俯身一起小心翼翼地擦拭界碑,為界碑描紅。隨后,大家取出國旗,迎風展開。
“邊防有我在,請祖國和人民放心!”站在巡邏隊伍里,吳學娟和官兵一起莊嚴宣誓。
鏗鏘有力的聲音,久久回蕩在高山峽谷間。
(作者單位:77570部隊)
編輯/朱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