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張麗偉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常州 213003
2022年12月7日,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綜合組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主要包括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qū)域、進一步優(yōu)化核酸檢測等十條政策,即“新十條”。新冠疫情給民眾就診造成了很大影響[1-2],本研究旨在收集疫情政策調整后本院急診兒科就診患者資料,分析其癥狀分布及陪同家長的身心健康狀況,為急診兒科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提供參考。
1.1 對象 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問卷星平臺,面向我院2022年12月18—31日,急診兒科部分就診患兒家長發(fā)放電子問卷。調查對象知情同意并一次性完成。本研究通過倫理審查。
1.2 方法 自行設計統(tǒng)一問卷,調查內容包括①患兒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居住地、是否有慢性基礎病、家庭成員與患兒關系等;②患兒就診信息:包括就診原因、是否為新冠感染、希望的治療方式、就診時佩戴口罩情況等;③家長焦慮現(xiàn)狀:包括疫情政策調整后的擔心程度、對奧密克戎毒株傳染感到緊張的原因、患兒康復后比較擔心的問題等。本次調查采取無記名、自愿、患兒監(jiān)護(陪同)人員填寫的方式。
1.3 質量控制 微信登錄問卷星網(wǎng)頁后方可填寫,每個ID只能作答 1 次,問卷星后臺自動監(jiān)測每份問卷的答題時長,少于100 s或多于10 min均視作廢卷。
2.1 一般情況 回收調查問卷112份,有效問卷107份,有效應答率95.54%。男童59例,占55.14%,平均年齡(6.05±3.34)歲;女童48例,占44.86%,平均年齡(6.65±3.60)歲,男女患兒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8,P>0.05)。有鼻炎、哮喘或其他慢性基礎疾病的占20.19%。陪同患兒就診人員中,母親、父親、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其他分別占58.88%、32.71%、6.54%、1.87%?;純壕幼〉刂惺袇^(qū)、城鎮(zhèn)分別占67.29%、32.71%。
2.2 就診癥狀分布 患兒就診癥狀主要有高熱(38.5℃以上3天不退)、高熱驚厥、昏睡、頭痛或頭暈、全身肌肉酸痛、劇烈咳嗽無緩解、嘔吐和/或腹瀉、急性皮疹,其中,高熱占39.25%、劇烈咳嗽無緩解占26.17%、全身肌肉酸痛及頭痛頭暈均為22.43%。男、女患兒就診癥狀分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5~2.34,P值均>0.05)。
2.3 就診詳細信息 本調查期間,因懷疑新冠感染就診的患兒占57.94%,其中51.61%通過核酸或抗原檢測確診;84.11%的患兒在就診時佩戴口罩,96.26%的家長認為開通急診兒科線上問診可緩解就診壓力。
2.4 患兒家長焦慮原因分析 “新十條”實施后患兒家長焦慮情況較為嚴重(>90%),每天都在擔心防護不足會被感染的家長有41.12%,擔心孩子感染后無藥可用的有29.91%。見表1。
表1 “新十條”實施后患兒家長焦慮原因分析 [n(%)]
2.5 患兒家長對新冠相關認知 主要調查3方面問題。①對奧密克戎毒株傳染感到緊張的原因:80.37%(86人)擔心孩子感染后得不到及時治療,76.64%(82人)緊張奧密克戎毒株傳染性太強、老年人和兒童感染較多,70.09%(75人)擔心疾病帶來遠期傷害,60.75%(65人)擔心二次感染;②患兒康復后比較擔心的問題:85.05%(91人)關心孩子感染后多久可以恢復正常運動,79.44%(85人)關心抗體多久可以達到高峰,74.77%(80人)關心免疫力可以維持多久,44.86%(48人)關心孩子多久可以洗澡,43.93%(47人)想了解是否需要完成新冠疫苗加強針;③經過此次疫情,大幅提升的新冠感染知識:個人防護知識90.65%(97人),消毒隔離知識73.83%(79人),手衛(wèi)生知識61.68%(66人),傳染病預防知識65.42%(70人)。
隨著“新十條”政策的實施,我院急診兒科就診患者自12月18日后明顯增多。調查顯示,男、女患兒年齡及就診癥狀分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就診癥狀最多的分別是高熱(39.25%)、劇烈咳嗽無緩解(26.17%)、全身肌肉酸痛及頭痛頭暈(均為22.43%),與張苡菲等[3]的研究結果一致。57.94%患兒因懷疑新冠感染就診,就診時兒童佩戴口罩率達84.11%,96.26%的家長認為開通線上問診可緩解就診壓力,3.74%家長認為線上問診無法觀察兒童身體實際情況,且配、取藥不便。
新十條政策調整后研究顯示,有41.12%的家長每天都在擔心防護不足被感染,29.91%的家長擔心孩子感染后無藥可用,約35%的家長擔心自己感染后傳染給老人或孩子。針對家長普遍存在的焦慮、擔心等情況,醫(yī)療機構一方面要在患兒就診時對家長及時進行健康宣教,準確傳達信息,消除家長恐慌,克服焦慮情緒;另一方面,針對年齡小及健康狀況差的孩子,醫(yī)療機構可通過完善線上問診及心理輔導的方式為家長提供及時的健康指導,解決就醫(yī)需求,消除家長的擔憂。
本次調查采取微信平臺推送問卷的方式,調查對象僅限于本院就診的患兒及家長,無其他醫(yī)院數(shù)據(jù),因此,將調查結論外推具有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