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昌,焦軍全
(1.商洛市洛南縣中醫(yī)醫(yī)院外一科,陜西洛南 721600;2.商洛市中心醫(yī)院腫瘤科,陜西商洛 726000)
甲狀腺癌屬于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系統(tǒng)惡性腫瘤,在我國頭頸部惡性腫瘤中的患病率居第一位[1]。手術是臨床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的首選方法,但術后易出現(xiàn)一系列臨床癥狀,如發(fā)聲困難、頸前緊繃感、吞咽不適、情緒異常和咽部異物感等,使患者產生負性情緒,降低其生活質量[2]。甲狀腺癌術后患者長期服用左甲狀腺激素鈉可出現(xiàn)心慌和心悸等不良反應。中醫(yī)學認為,手術會造成經絡創(chuàng)傷,導致機體的經絡受損,使得氣血津液受到阻滯,血液溢于脈外,瘀血內生,從而容易化熱傷陰。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以加速甲狀腺癌術后康復,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免疫力,緩解西醫(yī)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減少甲狀腺癌的復發(fā)與轉移[3]?;诖?,本研究選取2019 年1 月—202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85 例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為對象,通過分組研究,探討柴胡疏肝湯加減聯(lián)合西藥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收治的85 例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甲狀腺癌的相關診斷標準,且符合中醫(yī)“瘀熱傷陰證”的相關診斷標準:頸前出現(xiàn)緊繃感,有或無頸前結塊,發(fā)聲困難,心悸不安,口干咽燥,脈沉澀,舌發(fā)紫且出現(xiàn)瘀斑[4-5];(2)均進行手術治療;(3)年齡20~70 歲。 排除標準:(1)對左甲狀腺素鈉片和柴胡疏肝湯過敏者;(2)同時患有其他惡性腫瘤者;(3)合并嚴重精神疾病、傳染性疾病者。本研究已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對照組(n=42):男18 例,女24 例;年齡20~70 歲,平均年齡(43.25±4.36)歲;體重38~101 kg,平均體重(61.27±8.34)kg。 觀察組(n=43):男19 例,女24 例;年齡20~70 歲,平均年齡(43.19±5.72)歲;體重38~101 kg,平均體重(61.42±7.49)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左甲狀腺素鈉片(德國默克公司,國藥準字H20100523)治療,50~100 μg/次,1 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用柴胡疏肝湯加減治療,具體如下:白芍20 g、王不留行30 g、柴胡15 g、夏枯草30 g、赤芍15 g、漏蘆15 g、香附15 g、川芎10 g、陳皮8 g、郁金10 g、枳殼10 g。 隨證加減情況如下:陽虛者,加用牛膝、補骨脂和杜仲等;瘀血阻滯者,加桃仁、紅花和丹參等;陰虛者,加知母、丹皮和墨旱蓮等;氣血不足者,加黃芪、阿膠和當歸等。 1 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兩組均治療6 周。
(1)中醫(yī)癥狀:分別于治療前、治療6 周后,評估兩組的口干咽燥、頸前緊繃感、心悸不安、發(fā)聲困難等癥狀評分,分值為0~3 分,分別表明無、輕、中、重[4]。
(2)炎癥反應:分別于治療前、治療6 周后,空腹采集患者上肢靜脈血3 mL, 用ELISA 法檢測血清腫瘤壞死因子(TNF-α)、人甲殼質酶蛋白40(YKL-40)、C 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試劑盒均購自杭州金恒諾生物公司。
(3)免疫功能:分別于治療前、治療6 周后,采用德國Sysmex CyFlow 流式細胞儀檢測CD3+、CD4+/CD8+和CD4+。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 周后,兩組口干咽燥、頸前緊繃感、心悸不安、發(fā)聲困難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中醫(yī)癥狀評分對比[(±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口干咽燥治療前治療6 周后頸前緊繃感治療前治療6 周后心悸不安治療前治療6 周后發(fā)聲困難治療前治療6 周后對照組(n=42)觀察組(n=43)t 值P 值2.24±0.39 2.27±0.45 0.328 0.744 1.63±0.25*1.07±0.14*12.781 0.000 2.35±0.48 2.37±0.52 0.184 0.854 1.59±0.34*0.98±0.25*9.434 0.000 2.19±0.36 2.17±0.34 0.263 0.793 1.32±0.25*0.73±0.14*13.465 0.000 2.39±0.43 2.41±0.36 0.233 0.816 1.58±0.26*0.83±0.15*16.337 0.000
治療前,兩組炎癥反應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 周后,兩組血清TNF-α、YKL-40、CRP 和IL-6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炎癥反應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炎癥反應水平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TNF-α(pg/mL)治療前治療6 周后YKL-40(ng/mL)治療前治療6 周后CRP(μg/mL)治療前治療6 周后IL-6(pg/mL)治療前治療6 周后對照組(n=42)觀察組(n=43)t 值P 值18.71±1.38 18.36±2.25 0.862 0.391 14.39±1.24*12.15±1.76*6.769 0.000 207.34±19.67 207.29±18.34 0.012 0.990 145.49±11.32*132.18±12.45*5.513 0.000 13.29±1.72 13.34±1.25 0.154 0.878 6.14±0.72*5.65±0.68*3.226 0.002 12.45±1.27 12.38±1.52 0.230 0.819 6.39±1.48*5.14±1.07*4.470 0.000
治療前,兩組免疫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 周后,兩組CD3+、CD4+/CD8+和CD4+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免疫功能對比(±s)
表3 兩組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免疫功能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CD3+治療前治療6 周后CD4+/CD8+治療前治療6 周后CD4+治療前治療6 周后對照組(n=42)觀察組(n=43)t 值P 值54.39±1.26 54.73±1.35 1.199 0.234 59.34±1.27*63.28±1.16*14.940 0.000 0.93±0.12 0.95±0.11 0.801 0.425 1.27±0.14*1.59±0.13*10.923 0.000 28.76±2.13 28.74±1.59 0.049 0.960 32.57±1.46*36.42±2.38*8.964 0.000
臨床治療甲狀腺癌的主要方式是手術,雖然其能有效治療甲狀腺癌,但術后患者若長期服用較大劑量左甲狀腺素鈉片,可形成藥物性甲亢而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6]。 中醫(yī)認為,甲狀腺癌的發(fā)生是由于痰凝膠結、氣滯血瘀導致正氣受損而引起,主要是由飲食、心情、環(huán)境等多種致病因素綜合引起[7]。 柴胡疏肝湯方中,川芎具有祛瘀止痛和行氣活血的效果,柴胡具有疏肝解郁、通達三焦和調暢氣機的效果,香附具有條暢氣機、活血行氣和疏肝理氣的效果,白芍具有養(yǎng)肝斂陰、和胃止痛的效果,枳殼具有行滯消脹和理氣寬中的效果,芍藥具有養(yǎng)血柔肝、緩急止痛的效果。且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礎上,加用郁金、漏蘆、夏枯草和王不留行以發(fā)揮祛瘀散結、清熱之功效。全方合用,共奏活血止痛、疏肝理氣、扶正祛邪、祛瘀散結之功,符合甲狀腺癌的病因病機。
手術創(chuàng)傷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源,不但會過度激活應激反應, 而且會促進多種炎癥細胞因子的大量分泌。 CRP 是一種主要經肝臟合成的能敏感、有效和精確地反映患者機體炎癥反應的非特異性標志物,如果患者發(fā)生炎性反應或者應激反應, 血清CRP 水平會快速升高[8]。 TNF-α 同時具有致炎作用和促炎作用,不但可以放大炎癥級聯(lián)反應,而且可以導致局部組織受到炎癥性損傷;IL-6 是一種由T 細胞、內皮細胞和B 細胞等釋放的細胞因子,屬于一種受炎癥刺激影響的重要細胞因子, 在早期炎性反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YKL-40 屬于近幾年新發(fā)現(xiàn)的一種炎癥因子,主要位于細胞外基質,可以在患者機體局部促進多種炎癥細胞發(fā)生浸潤[9-11]。 免疫應答紊亂屬于甲狀腺癌患者一個重要的生物學特征,手術后由于營養(yǎng)狀態(tài)較差和應激反應過度激活,均會直接影響機體內多種免疫細胞的分化成熟,導致免疫紊亂情況加重。
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6 周后,兩組口干咽燥、頸前緊繃感、心悸不安、發(fā)聲困難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單靜怡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這提示采用柴胡疏肝湯加減聯(lián)合西藥治療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癥狀[8]。 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6 周后,兩組血清TNF-α、YKL-40、CRP 和IL-6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柴胡疏肝湯加減聯(lián)合西藥治療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能明顯降低血清TNF-α、YKL-40、CRP 和IL-6 水平,減輕應激炎癥反應。研究結果還發(fā)現(xiàn),治療6 周后,兩組的CD3+、CD4+/CD8+和CD4+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柴胡疏肝湯加減聯(lián)合西藥治療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能改善免疫應答。
綜上所述,柴胡疏肝湯加減聯(lián)合西藥對甲狀腺癌術后瘀熱傷陰證患者有顯著的療效,能明顯改善中醫(yī)癥狀,減輕應激炎癥反應,提高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