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喜
習慣了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無縫對接,習慣了事無巨細的叮嚀和囑托,一場被遺忘在陰天里的停電,就這樣,一路從清晨沉默到了傍晚。
這一切的習以為常,本該在我輕車熟路地安排下應(yīng)對得從容不迫,然而,一個女孩兒的電話讓我覺得今夜應(yīng)該有所不同。在晚讀前,她用我的電話給她的父親交代了一項“任務(wù)”,安排他把充電臺燈送到學(xué)校門房,并囑托他貼好帶有她班級和姓名的條子。我不知道,班里其他的孩子們是否也像她一樣,為這個未知的夜晚準備好了一切,但至少這個女孩兒準備好了。就是這樣一通簡單的電話讓我開始想象:如果沒有父母和老師的安排與善后,是否所有學(xué)生都能為這次停電做好準備?
當明凈的窗戶無力反射足夠的光芒時,我注意到教室里開始有了一些變化:孩子們開始拿起書本,扶著眼鏡,像老學(xué)究一樣費力地看著書本上模糊的文字;靠后門的兩個男生悄悄地端著凳子挪到了靠近窗戶的位置并就地趴在凳子上學(xué)習。我欣慰地看著他們,思緒恍惚了起來……
學(xué)校通知七點來電,而此刻已經(jīng)七點十分。望著夜色像一雙大手快要蒙住所有學(xué)生的雙眼時,我決定不再等待,安排生活委員和班級出納去購買蠟燭。而此時的教室里,只有一盞微弱的電燈??磥恚业暮⒆觽冞€是習慣了班主任為他們安排好一切,習慣了一柄無形的“飯勺”。想到這里,我不免有些失望。
黑暗中的孩子們開始變得有些焦急,有人在繼續(xù)努力地睜大眼睛,有人不斷地朝窗戶移動著。而那一盞小小的電燈,也已從兩個人的光亮變成了五個孩子圍坐的“篝火”。慢慢地,我開始有些后悔自己一時天真的想法,我開始擔心學(xué)生們會在心里責怪我沒有為他們預(yù)先安排好一切。不管如何,讓這些高中的大孩子們學(xué)會預(yù)先自主籌劃,學(xué)會在挫折中感悟也應(yīng)該沒有錯吧?我這樣想著,稍稍安慰一下自己。最后,我決定說些什么。黑暗中,我清了清嗓子說:“實在看不見的同學(xué)可以稍微休息一下,蠟燭馬上就要到了!”聽完這些話,孩子們稍微平靜了一些,但還是有不少同學(xué)艱難地拿出熒光條,貼在書本上,掙扎著不愿休息。不一會兒,出去買蠟燭的同學(xué)回來了,滿頭汗水地說附近的蠟燭全被買光了。我不禁再次自責,只能安排班長和另一位男生去城區(qū)購買蠟燭。
黑夜里,有的教室燭火通明,有的教室在黑暗里背起了單詞,沒有多少人愿意過早地向黑暗投降,而我的孩子們也一樣。過了一會兒,先前給父親打了電話的那個女孩兒的臺燈到了。光亮開啟的那一瞬,不少同學(xué)羨慕地叫了出來。女孩兒調(diào)整了光亮,自覺地把光亮放到了高處,以便能照到更遠的地方。溫暖的柔光下,我看到坐在遠處的孩子們靜靜地、快速地移動到靠近光亮的地方。他們親密地坐到一起,打開書籍,像一群拜月的池魚,又像向陽盛開的花朵。門口的那盞小燈也一再調(diào)整著高度和方向,不甘示弱地擁抱了十幾個孩子。受到他們的啟發(fā),我也趕緊打開手機閃光,希望為光線較弱的地方補上一團溫暖。就這樣,原本漆黑一片的教室,慢慢地被三盞并不起眼的小燈照射得溫暖而和諧。其實,黑暗并未消散,只是星點的燭光讓人們學(xué)會了擁抱光明。
站在教室中央,我高舉著手機,殷切地注視著每一處還未曾被照亮的地方,腦海里幸福地浮現(xiàn)出學(xué)生們形容教師的一個詞語—燈塔。直到班長氣喘吁吁地跑進教室,我知道那是蠟燭到來的聲音。很快,學(xué)生們都有序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等待著分配蠟燭。一根點燃的蠟燭呼喚出了整個教室的笑臉。此刻,我看到昏黃的燭光次第盛開。漸漸地,每位同學(xué)的課桌上都有了一團跳動的火焰,燭光浮動在他們認真學(xué)習的臉上,那是這世上最美的風景!
此刻,看著他們滿臉專注的樣子,我慶幸自己的一個決定也可以造就這樣的浪漫。也許,對于這群孩子,只有經(jīng)歷了黑夜,才會懂得光明的可貴。孩子,未來的道路終究要靠你們獨自去闖,愿你們無畏前路,力學(xué)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