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杜,楊遵儉,劉運雄,周海水,羅澤毅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目前很多已建成水庫功能不完善,需要增加取水洞、泄洪洞或者防空洞等,都需要與既有水庫進行水下貫通。目前常用的水下貫通的方法有水下巖塞體爆破施工、頂管施工、干倉圍堰施工等[1]。
桂林市第二水源工程為從青獅潭水庫引水至桂林市,建成后可單獨承擔兩座水廠的應急供水任務,取水口按照70 萬m3/d設計。取水口設在大壩右岸碼頭附近山體,取水方式為豎井式分層取水口。取水口上方邊坡地形較為陡峭,呈45°~60°,水庫最深達60 m,陡坡處有發(fā)生巖石崩塌現象,自然邊坡穩(wěn)定性較差。圍巖主要由強~中風化砂巖、泥質砂巖組成,巖體風化較為強烈,節(jié)理裂隙相對發(fā)育。進場道路急彎多且狹窄。
根據本項目的水文地質、位于汛期水庫高水位的環(huán)境特點,水下貫通工程由于工期緊,對取水頭部的開挖順序進行調整,通過湖南建工科技攻關團隊的不懈努力,創(chuàng)新發(fā)明了水下預埋封閉鋼管置換巖塞體貫通既有水庫施工新技術。
(1)設計概況。取水口采用豎井式雙層取水口,分別布置低位引水支洞(下層取水口)和高位引水支洞(上層取水口),雙層取水口水平錯開布置,與豎井相連,上層取水口中線高程為209.60 m,下層取水口中線高程為199.60 m。下層取水口長44.5 m,從豎井往水庫方向依次為:上游隧洞段26.5 m(洞內開挖),預埋鋼管段18 m(水下開挖),上層取水口長30 m,從豎井往水庫方向依次為:上游隧洞段15.5 m(洞內開挖),預埋鋼管段14.5 m(水下開挖)。上下層取水口隧洞襯砌結構為錨桿支護+鋼架支撐+掛鋼架網噴漿。
(2)施工條件。由于取水平洞距離水庫較近,并緊貼豎井,為確保施工安全,必須采取控制爆破,必要時可采取非爆破開挖技術,尤其是靠近豎井壁的洞口段。另外,為防止沖擊波對提前埋設的鋼管及水下混凝土造成不利影響,要求靠近鋼管段7 m 范圍內采用非爆破技術或靜態(tài)爆破開挖。同時隧洞開挖時根據地下滲水的情況,此方案為取水頭部施工需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
洞口開挖施工前應對水下地形進行高等級精度復測和工程地質復核,并收集工作范圍內的水深、可見度、水溫等環(huán)境資料,潛水員下水對爆破處淤積等情況進行初查,做好水下攝像和記錄,熟悉設計圖紙,進行必要的施工工藝性試驗。對施工影響敏感度高,施工過程中不僅要保證水庫側取水頭部施工的安全,還需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因偏壓滲水崩塌而造成下游地區(qū)極端透水事件的問題。為預防可能發(fā)生的此類事件,提前安裝豎井內檢修閘門。取水頭部空間位置關系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取水頭部空間位置關系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patial posi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water intake head
(1)施工重點難點分析。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大大小小的水庫越來越多,由于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城市水源不足,需要新建第二水源,從現有水庫取水,很多老舊水庫功能不完善,需要增加泄洪洞或者防空洞、發(fā)電隧洞、灌溉隧洞等,都需要與既有水庫進行水下貫通。為了保證取水率,取水口一般需要設置在水庫死水位以下。多數情況下施工方無法將水庫水位直接降低至死水位以便施工取水口,而即使在非汛期的水庫低水位窗口期施工,取水口也位于水位以下數米至數十米深度處。
綜上,在復雜的水庫環(huán)境條件下,為保證深大基坑施工及毗鄰構筑物群的結構安全,避免透水事故的發(fā)生,極有必要通過設計和施工優(yōu)化對取水頭部施工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2)解決思路。通過在取水口水庫岸坡里預埋大直徑封閉鋼管置換巖塞體,澆筑水下混凝土包封并復原岸坡山體,然后從里往外開挖平洞與之相接,最后往豎井內注水平衡后,水下靜水切割鋼管盲板,實現庫區(qū)、取水鋼管、取水平洞、取水豎井和取水隧洞貫通,實現從庫區(qū)取水的目的。邀請當地資深水利專家討論,并模擬水力學實驗,驗證該方案的可實施性。
(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測量→岸坡水上開挖、支護、加固→岸坡水下開挖及水下溝槽開挖→預埋鋼管設計、加工、下河、浮運、下沉、定位→預埋接觸注漿管→水下混凝土澆注→預注漿、取水平洞開挖、閘門安裝調試→豎井注水→切割鋼管盲板,實現通水。
(2)預埋鋼管基槽開挖。在水庫低水位窗口期,通過水下機械開挖及水下爆破[4]清除擬建取水口處水下邊坡表面的強風化覆蓋層,形成水下基槽。根據控制長臂挖機的入水長度來控制標高,清渣后用測繩測出開挖面地形圖,其中氣壓式長臂挖機安裝在水上平臺。開挖到位后采取用測繩拖拽法初次量測開挖斷面,再由潛水員在水下用一根長鋼管順著溝槽挑拉網式檢查,確定基槽開挖到位。
(3)預埋鋼管設計、制作與運輸。預埋鋼管直徑同取水平洞直徑,長度以強風化山體和破碎山體長度為準,端頭伸出水庫1 m,鋼管內對稱分設個倉段,用鋼板作隔倉板,每個倉段裝一對閥門,用作進水閥和排氣閥,裝在鋼管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中間倉段體積所排開的水的重量略小于預埋鋼管的自重。鋼管兩端設盲板,外側每3 m加一道加勁槽鋼。
表1 4種施工技術對比Tab.1 Comparison with 4 methods
預埋鋼管由廠家制作成型,包括隔倉板和兩端的盲板,運至施工現場碼頭后,在平臺上焊接。各倉段的閥門在現場焊接以利于運輸。焊接完成后須對焊縫進行檢測,并做水密試壓。
預埋鋼管在碼頭拼裝好后利用軌道滑入水中,后端用卷揚機打保險,前面用小船牽引。預埋鋼管入水后用小漁船牽引到施工區(qū)域臨時固定備用,固定時需采用鋼絲繩,并且預留一定的長度,以免水位下降時拉斷鋼絲繩或擱淺。
(4)鋼管定位鋼架設計制作與安裝。預埋鋼管定位鋼架采用型鋼制作而成,經過受力計算得出各型鋼規(guī)格。定位鋼架在加工車間制作。由于基底不平整,4個支點采用千斤頂調節(jié),千斤頂隨定位鋼架下沉。定位鋼架安裝時,在左右兩側各焊一根測量定位鋼管,以便于測量定位。
(5)混凝土端模吊裝。在水下基槽水庫側分層碼放干混砂漿袋,按品子形水下人工操作,以砂袋為模板分層澆筑水下混凝土包封固定預埋鋼管,形成封閉式取水口。端模采用干混砂漿袋和吊裝袋組成,先將干混砂漿裝入編織袋,每袋只能裝一半,以便于調節(jié)。然后裝砂漿袋堆碼在吊裝袋內,然后用吊車或挖機吊裝到指定地點,水下由潛水員指揮。
(6)抗浮槽鋼安裝。為了防止?jié)沧⒒炷習r鋼管上浮,經計算,第一次澆注時,不超過管底以上70 cm,即第一次混凝土澆注高度為1.5 m 左右,在第一層混凝土底部埋設三根槽鋼,兩頭用鋼絲繩捆在鋼管上,使鋼絲繩受力但槽鋼不離地,鋼管定位鋼架安裝后即安裝抗浮槽鋼。
(7)沉管法安裝預埋鋼管。鋼管定位鋼架及抗浮槽鋼安裝好后方可沉管,首先將預埋鋼管移到設計位置,測量定位,然后校正預埋鋼管,將鋼管閥門置于預埋鋼管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在預埋鋼管兩頭正上方頂上各焊接一根測量定位鋼管用于定位測量和控制預埋鋼管的標高。在預埋鋼管每端各系住兩根尼龍繩,拉到兩側小船上,用于控制預埋鋼管方向。然后潛水員下水,對稱分倉將下方閥門打開,使預埋鋼管慢慢下沉至剛好沒入水中即關閉閥門,使預埋鋼管處于水中漂浮狀態(tài)。
打開閥門再注入一點水,讓預埋鋼管緩慢下沉即關閥門,用吊車打保險吊住預埋鋼管兩端,使預埋鋼管緩慢下沉到鋼管定位鋼架內。預埋鋼管兩頭上方的小鋼管不夠長時進行接長。預埋鋼管標高及平面位置均定好位后,潛水員打開鋼管閥門,使預埋鋼管里注滿水后關閉閥門。抗浮鋼絲繩計算好長度后,在水下用卸扣與工字鋼聯(lián)結,確保鋼絲繩受力[3]。鋼管下沉如圖2所示。
圖2 鋼管下沉施工圖Fig.2 Steel pipe sinking construction drawing
(8)第一層混凝土兩端模安裝。第一層混凝土澆注高度控制在1.5 m 左右,預埋鋼管安裝前已將水庫端基槽底和距山體5 m 處安裝80 cm 高干混砂漿袋至管底,鋼管定位后潛水員下水再將原堆碼處堆碼干混砂漿袋到管底以上70 cm 處。潛水員再次檢查,用干混砂漿袋封堵漏洞。
(9)水下混凝土澆筑水上施工平臺拼裝及就位。預埋鋼管下沉定位后,即可進行水下混凝土澆注及水上施工平臺的拼裝就位。將兩個浮箱移至指定位置,兩浮箱分開4.5 m,用工字鋼聯(lián)結,用型鋼錯開位置搭設混凝土澆注門架于預埋鋼管兩側。
(10)水下混凝土導管及料斗安裝。在混凝土澆注門架處安裝導管,導管安裝前需進行試壓,試壓壓力不得低于0.5 MPa,導管用兩個手拉葫蘆固定在平臺上,導管先放到底,然后往上提起20 cm 固定。導管安裝好后即安裝料斗,料斗底部插入導管頂口并且螺栓聯(lián)接。料斗口用定制蓋板蓋好,用小鋼絲繩吊住,小鋼絲繩引至料斗外側,澆注壓水時用吊車或挖機瞬時提起,使水下混凝土快速進入導管內。料斗裝水下混凝土前應先用水濕潤,確?;炷另樌禄?]。
(11)逐層澆筑水下混凝土。為確保水下混凝土質量,采用水下不分散自護自密混凝土[2],當混凝土泵車和3 臺混凝土罐車共36 立方水下混凝土及人員全部就位后由指揮長下達澆注指令,當料斗裝滿水下混凝土后再次確認導管底部與基槽的距離,因裝水下混凝土后有可能下沉,確保下方有15~20 cm后,即進行壓水,壓水采用拔球法,用吊車快速起吊料斗內蓋板,使水下混凝土快速下泄到導管內。測深人員要隨時掌握各測點的混凝土標高。第一次澆注時應注意混凝土不應高于預埋鋼管底部以上70 cm。待第一層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采用砂袋端模逐層澆筑水下混凝土直至出水面,水面以上用常態(tài)混凝土立模澆注至擋土墻底部,復原山體。水下混凝土澆筑施工如圖3所示。
圖3 水下混凝土澆筑施工圖Fig.3 Construction drawings for underwater concrete placement
(12)開挖取水平洞。取水豎井同步施工至井底,并澆注井壁及閘墩混凝土,當庫區(qū)預埋鋼管和水下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采用鉆爆法從取水豎井往庫區(qū)開挖取水平洞,臨近庫區(qū),為避免對圍巖造成較大擾動和影響,按照“短進尺、弱爆破、早封閉、強支護、勤量測”的原則施工取水平洞。在取水平洞爆破過程中,對庫區(qū)附近建筑物進行爆破振動監(jiān)測,當發(fā)現監(jiān)測值超過規(guī)范限制,及時調整爆破裝藥量和進尺,以信息化施工手段指導現場施工。
(13)施工初期支護。在取水平洞每循環(huán)進尺開挖施工后,及時按照規(guī)范要求施工初期支護。嚴格控制鋼拱架、錨桿的尺寸距離和注漿質量,并合理選擇工藝施工噴射混凝土,確保初期支護達到預期的支護效果。按照規(guī)范要求在取水平洞設置拱頂下沉、拱腳位移監(jiān)測點及時觀測圍巖變形收斂,同時觀測平洞內滲水情況,如遇滲水量較大,及時鉆孔注漿封閉圍巖,防止涌水事故。
(14)施工超前小導管。在取水平洞開挖到臨近預埋鋼管段一定長度時,根據圍巖滲水情況,首先施工超前小導管,并及時注漿封閉臨近庫區(qū)巖層裂隙,防止隧洞涌水造成安全事故。在超前小導管注漿固結穩(wěn)定后,在掌子面前方按照一定長度施工若干探孔,觀測圍巖滲水量情況,若滲水量存在增長的趨勢,再加密超前小導管并加大注漿量,直至掌子面超前探孔滲水量穩(wěn)定或出現減弱趨勢,再逐層開挖到預埋鋼管堵頭盲板斷面[6]。在距離預埋鋼管端部5 m 時,為確保安全,須安裝檢修閘門,將通往引水隧洞的閘門關閉。
(15)澆筑二次襯砌混凝土。在取水平洞開挖完成后,采用定制鋼模施工取水平洞二襯混凝土。分兩層澆注,在施工二襯混凝土前,采用高壓水槍清洗取水平洞浮渣,按照要求綁扎安裝鋼筋和模板,從庫區(qū)一側往取水豎井方向逐模澆筑取水平洞二襯混凝土,并按照要求及時對二襯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在二襯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進行平洞固結灌漿,確保二襯混凝土和圍巖充分固結。
(16)拆除取水平洞側鋼管堵頭盲板。取水平洞和取水豎井施工完成后,在封閉式取水口的保護下,將取水平洞施工至水下預埋鋼管山體側,可視滲水情況采取超前注漿措施,拆除預埋鋼管山體側預留盲板,與取水平洞二襯結構順接,取水豎井采用抽水泵抽空預埋鋼管內前期滯水。當鋼管內滯水抽空后,拆除取水平洞內側鋼管堵頭盲板平洞。拆除豎井側堵頭盲板如圖4所示。
圖4 拆除豎井側堵頭盲板示意圖Fig.4 Diagram of the removal of the shaft side plug blind
(17)拆除庫區(qū)側鋼管堵頭盲板。當取水豎井和啟閉機調試完成后,往取水豎井內灌水,當取水平洞連同取水豎井內注水水位和庫區(qū)水位一致時,預埋鋼管庫區(qū)堵頭盲板內外兩側水壓平衡,停止往取水平洞內注水,并安排潛水員下潛庫區(qū),拆除庫區(qū)一側預埋鋼管堵頭盲板,實現庫區(qū)、預埋鋼管、取水平洞和取水豎井水下連通段貫通,達到從庫區(qū)取水的目標[7]。拆除水庫側盲板如圖5所示。
圖5 拆除水庫側堵頭盲板示意圖Fig.5 Diagram of removal of reservoir side plug blind
本施工技術主要施工難點:項目地理位置特殊、為深水區(qū)水下特種作業(yè)、對水下作業(yè)人員專業(yè)性要求高、對鋼管位置和高程的測量精度要求高、難度大、對鋼管抗浮要求高、對水下混凝土質量控制難度大、對平洞與水庫側鋼管連接處灌漿要求高、防坍塌、防透水、工期緊、安全、質量、環(huán)境保護要求高、且本施工技術為全國首創(chuàng)無歷史借鑒等問題。工藝要點:鋼管基槽開挖的測量定位、基槽定位架位置平整度控制、鋼管下沉時注水速度和注水均勻度、鋼管牽引繩控制鋼管擺動下沉方向、鋼管抗浮裝置設置與計算、干混砂漿袋堆放穩(wěn)定性控制及堵縫、水下混凝土分層澆筑高度及施工質量、水下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混凝土與山體側接觸灌漿質量控制、取水平洞開挖與鋼管連接最后5 m 不宜采用爆破可采用破碎錘施工,且必須放下檢修閘門防止透水事故、水下切割時預先將水庫側堵頭盲板上注水球閥打開注水至豎井水位與庫區(qū)水位保持一致時,方能切除堵頭盲板。
施工過程中觀測數據穩(wěn)定,累計值均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表明鋼管置換巖塞體施工過程整體安全可控。
本施工技術項目地理位置特殊、為深水區(qū)水下特種作業(yè)、對水下作業(yè)人員專業(yè)性要求高、對鋼管位置和高程的測量精度要求高、難度大、對鋼管抗浮要求高、對水下混凝土質量控制難度大、對平洞與水庫側鋼管連接處灌漿要求高、防坍塌、防透水、工期緊、安全、質量、環(huán)境保護要求高等問題,最關鍵是7月份要通水,正好是水庫汛期。
本施工技術不受環(huán)境條件、施工水域條件以及地質條件、氣候水文條件限制,適用于各類新增泄洪洞、放空洞、沖砂洞、取水工程等水下通往已建水庫的取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