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 華 張海新 章 麗
(1 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研究所 河北 石家莊 050051;2 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51)
射干為鳶尾科藥用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莖。射干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早在《荀子·勸學篇》中就有記載:“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明確記載了其藥用價值,也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本根莖類藥材。
射干味苦,性寒,歸肺經(jīng)。含有次野鶯尾黃素、鳶尾甙、鳶尾黃酮甙、鳶尾黃酮等活性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的功效,用于熱毒痰火郁結(jié)、咽喉腫痛、肺痹、痰咳氣喘等癥,為治療喉痹咽痛之要藥;現(xiàn)代臨床多用于各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慢性炎癥以及各類皮膚病等。
多年生草本,高50 ~120 cm,根莖橫走,呈結(jié)節(jié)狀,有分枝,長3 ~10 cm,直徑1 ~2 cm。葉劍形,扁平,嵌迭狀排成二列,葉長25 ~60 cm,寬2 ~4 cm。傘房花序,頂生,總花梗和小花?;烤吣べ|(zhì)苞片,花橘紅色,散生暗色斑點,花被片6,雄蕊3 枚,子房下位,柱頭3 淺裂。花期6 ~8 月,果期7 ~9 月。蒴果倒卵形或長橢圓形;種子圓球形,黑紫色,有光澤。
射干野生資源在世界范圍內(nèi)分布廣泛,主要產(chǎn)于中國、朝鮮、日本、印度、越南、俄羅斯等。我國自北向南各省區(qū)均有分布,常生于林緣或山坡草地,大部分生于海拔較低的地方,但在西南山區(qū),海拔2 000 ~2 200 m 處也可生長。
射干適應性強,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氣候,耐干旱和寒冷,對土壤要求不嚴,山坡旱地均能栽培。以肥沃疏松、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為好,中性壤土或微堿性適宜,忌低洼地和鹽堿地。種子屬低溫萌發(fā)型,且外殼硬不易萌發(fā)。秋季播種翌年春季當氣溫升至10 ℃以上時,幼苗破土而出,有劍葉2 片;隨著氣溫和地溫不斷升高,光照時間增加,營養(yǎng)生長極為旺盛;當植株高達30 ~60 cm、展葉6 ~10 片時,進入抽薹孕蕾生殖生長期。隨著晝夜溫差加大,地下根莖快速膨大,直至地上部分枯黃,植株開始進入越冬休眠期。第3 年春天地上新芽萌發(fā),進入下一個生長周期。
射干需生長3 ~4 年才能采收,其藥用部位根莖呈不規(guī)則結(jié)節(jié)狀,長3 ~10 cm,直徑1 ~2 cm。表面黃褐色或黑褐色,皺縮,有較密的環(huán)紋。上面有數(shù)個圓盤狀凹陷的莖痕,偶有莖基殘存;下面有殘留細根及須根。以根莖粗壯、質(zhì)堅硬、斷面色黃者為佳品,以無須根、雜質(zhì)、霉變、蟲蛀為不合格品。按照2020 版《中國藥典》規(guī)定,射干藥材水分不得超過10%,總灰分含量不得超過7%,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8%,按干燥品計算,含次野鳶尾黃素不得少于0.1%。
注:本文由“河北省中藥材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項目(項目編號:HBCT2023080204)”提供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