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單
上課聽不懂,作業(yè)做不完,老師不監(jiān)督,考試成績差,排名大洗牌……
高一男生小趙因為學習壓力大,出現(xiàn)了抑郁苗頭,前來求助時感嘆:“原來高中這么‘高啊,都高不可攀了!”
新學期開學,高一新生興致勃勃地跨入向往已久的高中校門。迎接他們的,除了新校園、新教室、新同學和新老師,還有讓他們感到熟悉的新課程表。但是很快他們就發(fā)現(xiàn),同樣是數(shù)理化史地生,高中和初中完全是兩回事,不僅難度加大,而且涉及范圍更廣,不少同學抱怨上課聽不懂,作業(yè)不會做,家長也跟著焦慮起來。
家長張女士給我微信留言:“我女兒上的是寄宿制高中。第一次周末回家,她進門就哭,說上課聽不懂,課后做作業(yè)感覺無從下手。我納悶,初中三年,她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中考成績也不錯,怎么到了高中就找不著北了呢?女兒的班主任說,班里的同學都那樣,不必大驚小怪??墒?,孩子上課聽不懂,作業(yè)不會做,難道正常嗎?”
高一男生小趙因為學習壓力大,出現(xiàn)了抑郁苗頭,前來求助時感嘆:“原來高中這么‘高啊,都高不可攀了!”
高一新生不適應高中學習的情況的確很普遍,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各科目的學習內(nèi)容難度普遍加深。
高中與初中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學內(nèi)容難度加深,無論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理科,還是歷史、地理、政治等文科,都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邏輯思維要更深入、更精確,視野要更廣闊,知識統(tǒng)籌能力和銜接能力要更強。這是教學進度的必然程序,許多學生一時不適應,是正常的。家長不必著急。
第二,老師趕課。
高中學制是三年,但其實是兩年,因為高三要準備高考。把三年的學習內(nèi)容壓縮到兩年,趕課就是迫不得已的事,一些學生難免會感覺吃力。
第三,學習方法需要調(diào)整。
小學和初中主要是填鴨式教學,學生的學習方法以記憶為主,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要求不高。高中完全不同,學生的自學比重加大,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和主動性,學習的計劃性也要增強??傊M快完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zhuǎn)變。高中老師很少像初中老師那樣,對學生采取強制管理,更多是關(guān)注學生的情緒波動。學生一定要適應這種管理,不要因為老師沒有施壓就誤以為老師管得松。
第四,學生心理壓力過大。
高中的學習強度比初中大得多,要求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高考意識,做好承受壓力、經(jīng)歷挫折、忍受寂寞的心理準備,所以,學生心理壓力增大是必然的事。
高一學生正值青春期,逆反情緒和質(zhì)疑傾向明顯,一時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是可以理解的。心理素質(zhì)不是很好的學生適應起來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家長應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多賞識、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競爭意識和自信心。
事實上,高中生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寬容和堅定的支持
家長看孩子苦苦掙扎,自己卻幫不上忙,都會焦慮。殊不知,家長的焦慮情緒有可能幫倒忙,把孩子也拖入焦慮的泥潭。家長要想幫助孩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調(diào)整心態(tài),穩(wěn)定大后方。
孩子進入高中,就是進入更高層次的成長階段,家長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積極看待孩子面臨的問題,見招拆招,就事論事,做到不慌張、不焦慮、不責備、不鄙視,用從容的心態(tài)給孩子穩(wěn)定的支持。
老師們有一個共識:高一學生脾氣最大。這是他們心理壓力大的外在表現(xiàn)。家長千萬不要跟孩子對抗,等過了這一段,情況就會明顯好轉(zhuǎn)。
第二,對孩子的期望要適中。
有些家長過于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顧孩子的學習基礎(chǔ)和性格特點,提出不切合實際的要求,使得孩子背負過重的心理壓力。一旦孩子達不到要求,家長就失望、埋怨,甚至打罵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喪失自信和學習興趣。
家長要用長遠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給孩子正確定位,既不能因為孩子基礎(chǔ)差而灰心喪氣,也不能脫離現(xiàn)實期望過高。要提出與孩子實際能力和水平相對一致、“跳一跳,夠得到”的目標,使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guān)心和愛,從而激發(fā)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
第三,加強溝通,引導孩子宣泄負面情緒。
孩子升入高中以后,家長要有意識地加強親子溝通,多跟孩子聊聊校園生活、同學關(guān)系、老師特點等,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表達對孩子的理解。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孩子宣泄負面情緒。
如果孩子請求幫助,家長要抓住機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提出建議。注意,最好只是建議而不是幫助,因為家長這時要放手讓孩子學會獨自面對和處理問題。這聽起來有些殘酷,卻是必要的,否則會限制孩子的成長。
事實上,高中生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寬容和堅定的支持。
第四,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大多數(shù)學生非常在意高中入學考試,如果成績不理想,就會很難過,心理壓力增大。其實,高中入學考試,內(nèi)容比結(jié)果更重要。成績不理想,可能暴露了學習習慣上的毛病,比如粗心大意、不求甚解等。
高中的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會留意每個學生學習習慣上的弱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到了高二、高三,學生們的成績排名會重新洗牌,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信心。
家長要引導孩子建立自我評價的思維模式,在與同學競爭的同時,也要和自己競爭,這樣能認清自己,讓努力可觀、可控。
第五,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上了高中以后,家長應該加大管教力度,唯恐稍一放松,孩子就會失控。這樣的觀念是不對的,也行不通。
高中生的個性很強,加上學習壓力大,心理非常敏感,任何情緒波動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健康。家長要充分理解孩子,不僅要在物質(zhì)上做好后勤工作,還要在心理上給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關(guān)愛。比如,平時少談學習、考試,多談人際關(guān)系、職業(yè)規(guī)劃。
高中生的人格構(gòu)成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社會性,人際關(guān)系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很明顯,所以,家長要關(guān)注孩子的人格塑造,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同時給孩子的人際交往提供方便。
此外,家長要合理關(guān)注孩子的情感狀況。高一學生在生理上已接近成熟,異性之間有好感是正常的。家長可以側(cè)面了解孩子的情感狀況,但不要捕風捉影、強加干涉,因為家長的干涉往往會起反作用。家長應該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找到恰當?shù)耐緩浇鉀Q問題,從而避免矛盾的爆發(fā)。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