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
年末歲尾,漂泊在外的人如倦鳥歸巢,紛紛回到故鄉(xiāng),又到了同學聚會的高峰期。在熱心人的張羅下,今年春節(jié),我們中學老同學組織了一次小范圍聚會。
有人曾經(jīng)調(diào)侃:什么叫同學聚會?就是篩掉了飛得過高的、走得過遠的、性格過強的、混得過慘的,剩下一伙同一坐標系里的,每年相互確認一下“原來你過得還是這個樣子啊”。比如,我曾經(jīng)的同桌L 因為飛得過高、離得過遠,連續(xù)好幾次同學聚會都缺席。
從其他同學那兒輾轉(zhuǎn)得知,L 清華大學碩士畢業(yè)后已經(jīng)定居國外。回家后,微醺的我躺在床上,內(nèi)心波濤洶涌,久久無法入睡,往事呼啦啦直撲眼前。
20 多年前,我考上這所破敗閉塞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恰巧和學霸L 做了同桌。后來,他考上縣城高中,高考又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上了清華大學。而我,上了當時對分數(shù)要求不高的中專。從此,我們分道揚鑣,漸行漸遠,再無交集。多年后,再次聽到他的消息,我心底還是泛起了些許漣漪。
也許,在我們?nèi)松拿總€階段,身邊都有一個活成了榜樣和標桿的人,我的同桌L 同學就是。從小學到高中,他一直穩(wěn)居年級第一,拿獎狀拿到手軟,是親戚鄰居贊不絕口的“別人家的孩子”。
高中畢業(yè),L 毫無懸念地考上中國頂尖名校,大街小巷懸掛著印有他名字的大紅橫幅,而后經(jīng)常被母校請回去給掙扎在題海中的學弟學妹做報告;大學期間, 總拿一等獎學金,并順利保研;感情上,找了一個同班的學霸女朋友,比翼雙飛;畢業(yè)后,進入赫赫有名的企業(yè)工作。他的每一步都那么絲滑完美,美好得像一個童話故事。
而我,中考發(fā)揮不佳,黯然神傷,去了一所中專學校。讀書期間,為了給家庭減輕經(jīng)濟負擔,我和室友騎著從市場淘來的二手自行車,開始滿大街推銷東西,急切地想掙夠下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
中專畢業(yè)后,我被分到一個鄉(xiāng)鎮(zhèn)基層單位。蹉跎了幾年青春后,遭遇機構(gòu)改革,我被“分流”出去——下崗了。
畢業(yè)多年,L 志得意滿,光芒萬丈,活成了爽劇男主角。而我,貧窮卑微,諸事不順,活成了落魄的“駱駝祥子”。
我一直苦苦思索,是什么造成了我們命運的不同?回首往事,我試圖從我倆的成長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中尋找蛛絲馬跡。于是,我把他的20 年和我的20年進行了一番對比。
當7 歲的我曬得黝黑, 上樹掏鳥、下河摸魚,野蠻生長時,他那位當小學教師的媽媽已經(jīng)對他進行了學前教育。所以,當我拿起鉛筆頭笨拙地寫下數(shù)字“1”時,還沒上學的他已經(jīng)會做復雜的數(shù)學混合運算了,很早就顯示出善于學習的潛質(zhì)。
同樣是走讀,我每天要騎著家里那輛笨重的自行車往返上學,回到家,還要幫做手工活的父母敲個釘子、組裝家具。
而他的母親為他訂了《中學生數(shù)理化》《英語園地》等課外書籍,讓對知識如饑似渴、在學校“吃不飽”的他回家“加餐”。所以,當我的英語成績總在及格線徘徊時,他獲得了全國英語競賽一等獎,轟動全校。
那時,我迷上了金庸構(gòu)建的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上課時經(jīng)常偷看武俠小說,成績自然一落千丈。而他初中三年,年年第一。
初中畢業(yè),他以一騎絕塵的分數(shù)考上了縣城高中。母親去他就讀的高中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專職陪讀。每天他下了晚自習回家,洗腳水已經(jīng)兌好,蘋果早已削好,牛奶早已熱好,他只要補充營養(yǎng),全身心投入學習就可以。高中三年后,他又毫無懸念地考上了清華大學。
他像一個傳奇一樣,在同學圈里被一遍遍復述。
作為親歷者和旁觀者,沒看過的生活只是一種遙遠的念想,而近在咫尺的“別人的生活”卻成了近在眼前遠在天邊的折磨。
然而,這只是故事的A 面,還有隱藏的B 面。
進入頂尖高校,他因為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學業(yè)壓力過重和心理落差過大,精神一度陷入抑郁,被迫休學半年,大好前程差點毀于一旦。一時間,家鄉(xiāng)小城流言四起,他閉門不出,承受了很大壓力。
我的孩子5 歲時, 近而立之年的他在老家縣城最豪華的飯店舉行了婚禮,依靠父母在北京不知幾環(huán)外買了房子。買房時,他那當小學教師的媽媽把大半輩子的積蓄都拿出來了,還差一大截,愁得老淚縱橫。
兒子移民國外,父母親逐漸老去,幾年都見不到兒子一面,生病住院無人作陪,后悔兒子飛得太高離得太遠。我們只看到人前的風光,卻沒看見人后灑下的心酸淚滴——這是關于他的故事,我后來才知道的部分。
而下崗后的我沒時間矯情,背起行囊出門另謀生路。先是住在各色人等混雜、房租低廉的城中村,在一家小公司做了一名銷售。每天拿著宣傳單,在人海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遭遇白眼、拒絕和嘲諷。只覺得眼前大霧彌漫,看不到未來,一天天苦熬著。
好在我能吃苦,讀書不怎樣的我其實并不笨,不知什么時候,熬著熬著,突然柳暗花明,走著走著,天就亮了。這么多年的堅持與隱忍讓幸運之神終于眷顧了我,我趕上了行業(yè)風口,不啃老的我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升職加薪,買房買車,在城市里扎下了根。
現(xiàn)在的我定居在家鄉(xiāng)小城,愛人溫柔賢惠,孩子聰明懂事,還能經(jīng)常開車回老家看看離得不太遠的二老,吃吃媽媽做的飯菜,呼吸呼吸老家的新鮮空氣,再帶點父母種的雜糧果蔬。果然,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我對現(xiàn)在的生活心滿意足。
這世上哪有絕對的公平?有人一出生就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而有人一出生就是家庭的負擔和累贅;有些人一年游學好幾趟,每年暑假都去國外參加名校夏令營,可有些人活到20 多歲,甚至從沒去過離家20 里外的小縣城;有些人一畢業(yè)就有錦繡前程,有些人畢業(yè)之后的首要目標是先把助學貸款還清……
我們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煩惱里仰望別人的幸福,羨慕別人的光鮮和成功。越比越痛苦,越比越焦慮,越比越失衡,越比越覺得不甘,越比越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其實,我們一樣經(jīng)歷過青春的困頓和迷茫,一樣面臨初嘗愛情的張皇,一樣承受著時代變遷的失落。有時候幻想自己金光閃閃的未來,有時候卻驚懼自己而立之年卻一事無成。
就像考卷上很多試題沒有標準答案,這世上哪有標配的人生?只是走的路不同罷了,20年足以長出千姿百態(tài)的人生。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幸福也是千姿百態(tài)的。只要懷著對生活的美好期許,踏實用心努力,對世界滿懷溫情與善意,你的生活就是獨一無二的“私人訂制”。
這就是我和考上清華的同桌L 各自的20 年。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時區(qū)和花期, 沒有誰比誰更好,沒有哪種人生更成功。只要不辜負生命就好,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想通之后,失眠不治而愈。
(摘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