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雪莉
(河南工業(yè)和信息化職業(yè)學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社會的發(fā)展使新的傳播媒介不斷產(chǎn)生,電影出現(xiàn)在廣大民眾視野中,并成為人們?nèi)粘蕵废驳闹匾绞街?。電影語言是電影作品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傳統(tǒng)語言相比,電影語言呈現(xiàn)出綜合性特點,它將文本語言、行為語言、圖畫語言和音樂語言等緊密結(jié)合來傳情達意、表達內(nèi)容、深化電影主題,具有直觀性、具體性和鮮明性的特點。
臺詞是電影語言重要的組成部分,電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都需要借助臺詞進行展示和表達。電影臺詞中經(jīng)常使用修辭手法,使臺詞文本在表意傳情上更委婉,更濃烈,更含蓄,更具美感。
何為修辭?修辭是“達意傳情的手段,修辭不過是調(diào)整詞語,使達意傳情能夠適切的一種努力?!盵1]不難發(fā)現(xiàn),修辭是指在言語使用過程中,通過積極調(diào)整語言,到達語言使用者使用目的的一種行為,簡單來說,修辭是一種傳情達意的手段。
在電影臺詞中使用修辭,一是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表達思想;二是使觀眾(即電影的受眾方)留下最直接的感官體驗,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從不缺乏流行的經(jīng)典影視臺詞。因此,電影腳本的創(chuàng)作者往往立足語言本體,修飾和調(diào)整臺詞中的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助力塑造人物和鋪展情節(jié)。許多妙趣橫生、精彩難忘的電影效果,都與臺詞中修辭手段的使用直接相關(guān)。
好的臺詞勝于一切無意義的闡述,能夠產(chǎn)生最震撼的效果,實現(xiàn)演員與觀眾最直接的心靈交流。修辭是傳情達意的最好手段,在電影臺詞中恰當使用修辭可以強化臺詞的表達效果。
語音修辭是指對語言中的不同音節(jié)或語音進行有效排列、篩選或重組,以完善語言的表達效果。語音修辭的使用可以強化電影臺詞的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此外,語音修辭的有效選擇還能強化臺詞的詼諧度,為電影帶來意想不到的喜劇效果。語音修辭中諧音和方言修辭手法的使用最為頻繁。
諧音修辭是指有意或故意使用同音或者近音的詞語,制造話語意義別解,產(chǎn)生語義混淆,以此達到表達效果。如:
(1)小仙:“請你們不要說話,請你們用點心?!贝蠹叶挷徽f,停止說話,打開行李箱,拿出了點心。(電影《黃金島歷險記》)
(2)小東北:“這疙瘩我們家地盤”……
強盜:“告訴你別嘚瑟,我大哥常殺人”。
小東北:“大哥,我太原人”……
強盜:“跟誰大哥呢,我說了,我大哥常殺人”。(電影《黃金大劫案》)
(3)光林:“我算過了,你看,她叫煥英,我叫光林。我倆特別配,在一起就是“煥英光林”,聽著多熱鬧。”(電影《我叫李煥英》)
臺詞中諧音修辭的使用隨處可見,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同的電影中。配合當時情景,在電影演員的有聲演繹下,往往會產(chǎn)生詼諧幽默的效果,使觀眾在觀影時忍俊不禁,喜劇效果拉滿,提升享受感,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言混用”在電影臺詞中也經(jīng)常可見,方言是指區(qū)別于普通話,具有典型地域文化性,在發(fā)音、詞匯上帶有地域特色的語言。方言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不同地區(qū)的歷史和人文情懷。方言在電影臺詞中的使用,一方面可以聯(lián)絡鄉(xiāng)情,使電影整體充滿了濃濃的煙火味和人情味;另一方面對塑造人物身份、性格、地位等方面有很強的輔助性。此外,方言的恰當使用也是營造電影幽默氣氛的有效途徑。
從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到后來的《天下無賊》《瘋狂的石頭》,如今的方言電影呈現(xiàn)爆發(fā)式狀態(tài)發(fā)展,一系列現(xiàn)象證實了方言在電影臺詞中的成功運用?!赌倪钢凳馈分刑艺嫒顺龊跻饬系摹按ㄆ铡焙汀稅矍樯裨挕分袧庥舻纳虾T挓o不為這些電影錦上添花。
電影《天下無賊》是方言在臺詞中使用最成功的電影之一,臺詞中河南方言的使用使傻根的人物形象更真實、立體,也更典型。傻根的人物設定本身即是社會底層的農(nóng)民工,一身厚重的軍大衣,大大咧咧;一口濃郁的河南話更是將他毫無心機,單純善良,老實憨厚的特點直觀地展現(xiàn)了出來,為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傻根的塑造如此成功,與方言臺詞的使用功不可沒。
“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它為人們的言語交際提供了豐富的備用單位”[2]。詞匯是構(gòu)成句子的基本單位,電影臺詞也是由詞和短語通過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組成的,臺詞中詞匯修辭運用以“俗語”的使用為主。
“俗語是指有口語色彩的通俗而定型的固定短語或句子包括慣用語、歇后語、諒語和俗語”[3],俗語是人們?nèi)粘I钪屑s定俗成固定使用的語句,多以口語的形式出現(xiàn),是民間百姓生活的寫照,反映不同時期不同地方人們的生活智慧。如:
(4)禿子:“那就行,對胖爺來說,那就是茅坑發(fā)大水,奮勇前進的事了?!保ā杜3辽场罚?/p>
(5)“我把你當親人,可是我真沒想到,你就是酒杯里洗澡——小人啊?!保ā短詺鉅攲O》)
在電影臺詞中穿插俗語是編輯有意而為之的結(jié)果,俗語的生活化氣息使臺詞更具親近感、熟悉感。
此外,中英共存也是電影臺詞中的一大亮點。在電影片段中,將中英文臺詞無縫銜接,也能提升電影的表達效果,如:
(6)瞎子:“我們剛剛是裝死的!”
至尊寶:“我Kao!I 服了You?!?/p>
電影本就是對生活的二次加工和演繹,臺詞的巧妙設計使電影中的人物角色更貼近日常生活,而不是隔著熒幕,不可觸摸。
任何語言的使用和發(fā)展都要符合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語言三要素中,語法的發(fā)展最慢,語法為人們之間的交際往來、不同時代的隔空對話提供了基礎和可能。電影臺詞、對白的創(chuàng)作和使用也應符合必要的語法規(guī)則,但電影和社會生活終究有差異,電影片段是人為性、有目的性的創(chuàng)造,因此,在有限的場景片段中,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電影腳本的編輯會有意打破固定的語法規(guī)則,進行語法結(jié)構(gòu)的“誤用”,對臺詞進行超常搭配,或刻意調(diào)整臺詞的語句順序,達到某些特殊效果。如:
(7)秦奮:“那你允許我心在你這兒,身體有時候開小差嗎?”
笑笑:“不允許。”(《非誠勿擾》)
這里“身體+開小差”就屬于詞語的超常搭配,語境中的秦奮本意是想說明他是否可以和笑笑一樣精神忠誠,身體出軌。但是他并沒有鋪陳直敘,而是有意地將“身體和開小差”結(jié)合起來,委婉卻又直白地將想法表達出來。觀眾在觀看影片時,既不會覺得突兀,又會恍然大悟。
(7)唐伯虎:“我感動得有點想哭。你的觀察力真的是驚天地,泣鬼神啊?!?/p>
(8)唐伯虎:“……旺財,你跟了我這么多年,對我有情有義,肝膽相照……”(《唐伯虎點秋香》)
(7)中“觀察力”與“驚天地、泣鬼神”的搭配違背了人們用語習慣,但此處卻巧妙地將唐伯虎對秋香的有意恭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加上唐伯虎夸張的語氣,喜劇效果拉滿。(8)中,周星馳故意將“有情有義、肝膽相照”這些描述人們之間情誼的詞語描述一只狗,荒誕不經(jīng),荒唐至極,但在當時的電影片段中卻又異常合理,讓人捧腹大笑。
電影腳本的取材大多由兩部分組成:原創(chuàng)的電影腳本或?qū)ξ膶W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電影臺詞與文學語言有很大的不同,相對于書面化的文學語言,電影臺詞更生活化和口語化,因此,在保證觀影效果的前提下如何最大化吸引觀眾,是電影編輯著重考慮的事情。若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缺少精彩的臺詞和對白,缺少極具沖突性的描述,再好的劇情也很難使觀眾產(chǎn)生共鳴。電影語言中修辭格的運用,大大提高了電影臺詞的活力和張力,使臺詞極具生活化的同時不失美感,通過演員的演繹和呈現(xiàn),使電影情節(jié)更加飽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形象,更容易獲得觀眾的肯定。很多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修辭格的大量使用。
夸張修辭格在電影臺詞中的使用最為常見??鋸埵侵笧榱诉_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電影臺詞中的夸張的使用并不是隨意的,它往往是在特定的場景下進行人物的情感宣泄,其目的是更好地抒發(fā)情感。如:
(9)“我就是要用石頭把飛機炸下來!”《鐵血英雄》
(10)“我有錢有身材,追我的人從這里排到了法國!”(《美人魚》)
以上臺詞出現(xiàn)的場景均出現(xiàn)在電影人物情緒宣泄的時刻,通過使用夸張的言語,表達情緒??鋸埖难哉Z描述,效果遠遠高于一般的話語陳述,而這也是電影想要追求的效果。
除夸張外,象征修辭格在臺詞中的使用也較為頻繁。象征是“采用類比聯(lián)想的思維方式,以某些客觀存在或想象中的外在事物以及其他可感知到的東西,來反映特定社會人們的觀念意識、心理狀態(tài)、抽象概念和各種文化現(xiàn)象。”[4]即借助某種特定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如:
(11)“杜鵑從來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別人的巢里下蛋……他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要么競爭,要么死……”(《三傻大鬧寶萊塢》)
上述片段選自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期間校長以杜鵑占巢的自然現(xiàn)象比喻社會的競爭法則,生動且殘酷,含蓄且真實。
象征手法在電影中的運用不局限于臺詞,它在電影場景中的使用更是隨處可見。如《阿甘正傳》中飄落的羽毛象征著阿甘的隨波逐流?!痘钪分胸灤┦寄┑钠び皯?,象征著人們“人生如戲,世事無?!钡拿\;《讓子彈飛》中神父誦讀圣經(jīng)的同時敲打木魚,象征著當時混亂的社會環(huán)境等等,象征手法是電影中使用最頻繁的手法之一。
除上述修辭格外,諸如反語、比喻、反問、設問等都可以在電影臺詞中找到痕跡。
“言有盡而意無窮”是指用簡短有效的話語呈現(xiàn)出深刻或者額外的意義。我們可以從有限的語句中推測出更深奧或者潛藏的意義。電影語言特別是電影臺詞的表達需要在限定的片段內(nèi)呈現(xiàn)出最飽滿的意義。與文學作品不同,電影語言沒有文字的模糊性,電影中的每個時間、人物、對白都是具體清晰的,但電影是一種單方面的輸出藝術(shù),作為觀眾的我們無法與電影中的人物直接對話,因此,臺詞的感染性就尤為重要了。以有限的語言傳遞更深的意義是很多電影臺詞追求的,具有豐富潛臺詞的電影臺詞更具戲劇性,它更能表現(xiàn)出電影角色真正的話語目的。[5]修辭在電影臺詞中的運用,使電影語言產(chǎn)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加強人物語言的動作性,產(chǎn)生豐富的潛臺詞,即意中有意,弦外有音,留下“獨白”,讓觀眾去猜想,真正地融入到電影的片段中。
(12)“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保ā讹嬍衬信罚?/p>
電影臺詞是傳達人物角色信息的主要方式,然而在某些特定電影片段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直接闡釋或者不能直接說明,此時,人們往往會借助一定的方式或方法進行委婉表達,避免“令人不悅”或引起麻煩。電影片段中某些諷刺寓意的輸出以及直白的臺詞表達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而臺詞中修辭的使用卻使之變得輕松有效??梢?,修辭的使用為委婉含蓄的表達提供了多種可能。
電影人物的塑造離不開臺詞的輔助和演繹,一部好的電影總會流傳出經(jīng)典的臺詞對白。電影臺詞中排比、反問等修辭格的使用可以在某個電影片段中凸顯人物角色的性格特點。反復強調(diào)表達的重點,增強語言的節(jié)奏感與立體感,使影片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13)偉仔:“說好了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快十年了,老大?!保ā稛o間道》)
(14)“21 世紀什么最貴?——人才!”(《天下無賊》)
電影是現(xiàn)實生活的縮影,短短幾十分鐘涵蓋了世間百態(tài)。電影臺詞是電影最重要的組成,甚至直接影響電影的質(zhì)量和水準,修辭在電影臺詞中的運用,大大提高了臺詞的活力和張力,為高質(zhì)量臺詞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