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審題老師:徐美勤
特邀點評老師:張立元
審題要點分析
如果要同學們選擇把一種熟悉并感興趣的事物介紹給別人,大家打算介紹什么呢?是跟植物、動物有關?是某種常見的物品,還是新奇、有趣的事物?是誘人的美食,還是其他“神秘嘉賓”?這次習作任務是寫一篇說明性文章,怎樣寫好這次習作呢?
一、了解事物特點,篩選介紹內容
要介紹一種事物,首先要了解事物的特點,方法主要有三種:
1.直接觀察。觀察時要列出觀察提綱,確定觀察內容。如觀察某種植物,可以觀察其生長環(huán)境以及根、莖、葉、花的外形特點等。又如觀察某種美食,可以從其原料、工序、制作方法等方面著手。觀察時要調動多種感官,用眼看、用鼻聞、用手摸、用口嘗(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等。
2.咨詢他人。如果同學們想介紹的事物不方便直接觀察,或者直接觀察所得有限,可以向有經驗的人士請教。如想了解海獅、企鵝的知識,可以向動物園的飼養(yǎng)員咨詢。
3.查閱資料。對于像“恐龍”“火星”這樣的事物,無法觀察或知識儲備有限,同學們可以通過查閱權威機構正式出版、發(fā)布的圖書、資料,幫助大家了解。
掌握事物特點之后,就可以從中選擇三個左右你們了解最全面、最能說明事物特點的方面,按一定順序逐項介紹。
二、運用說明方法,力求說明清楚
怎樣介紹清楚呢?既然是說明文,就要運用一些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不在于用得多,而在于用得恰當。為了使說明更準確、從數量上對事物特征進行說明就用列數字,想要通過跟其他事物對比來說明特征就用作比較,用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事例來說明就用舉例子,如果用相似的事物來比喻就用打比方。不管選擇哪種說明方法,都是為了把事物介紹清楚。
三、定位語言風格,用詞準確嚴謹
說明文的語言風格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平實,如《太陽》,語言客觀樸實,很少有生動的描寫,也基本不顯露作者的感情色彩;一種是活潑,如《松鼠》,語言生動形象,字里行間透露著作者對松鼠的喜歡之情。
無論哪種風格,描述都要準確。如果一些數據不是很準確,或者某些情況不是固定不變的,就要加上像“一般”“通常”“大約”“左右”這樣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