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世界上最極致的浪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看了江尋千的視頻,浪漫有了畫面:“將1600度的鐵水打向高空,化為滿天華彩,遍地生金”,這就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打鐵花。起源于宋朝,已經(jīng)流傳了一千余年,但由于太過危險,如今會這門手藝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
江尋千本是美食博主,能把豆腐切成一朵菊花,會制作紙鳶,甚至還到苗寨學過打造苗族銀飾。兩年前她被一次打鐵花表演震撼,特地探訪了國家級非遺“確山打鐵花”的傳承人楊建軍,想拜師學習。
打鐵花需要將鐵水擊打上天,形成又高又散的鐵屑。哪怕只有芝麻大的鐵水落到身上,也可能燙出水泡。整個過程可謂力量與技巧的結合,要求很高。而且打鐵花最好赤膊上陣,否則有點燃衣服的風險,這對女孩子來說難度太大。而江尋千卻偏要迎難而上,突破這個“不可能”。
打鐵花需要用兩個柳木棒,上棒盛鐵水,用下棒擊打,力氣是最基礎的條件。楊師傅讓江尋千先把碎石頭打上十幾米的樹梢。結果,她掄圓胳膊只能將石頭微微打起。力量不夠技巧來湊,試了很多次后,她逐漸找到訣竅。
練習一段時間后,江尋千擊打的對象進階到細沙,打到天空的效果和鐵水最為接近。然后換成水,訓練到形成肌肉記憶,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風險。
可真要披掛上陣打熾熱的真鐵水時,江尋千開始恐懼,“打鐵花最難的就是克服直面烈火的恐懼”。終于,她鼓足勇氣盛上一勺鐵水,奮力一打,火樹銀花綻,點點金花鋪滿畫面,即便隔著屏幕,觀眾們都被震撼得目瞪口呆。
在古代,逢年過節(jié)會用打鐵花的方式驅邪納吉,祈求福澤,觀眾也借著漫天星火許愿——這項千年來幾乎沒有女生做過的事,江尋千做到了。用網(wǎng)友的話來說,她纖弱卻有力量。而在江尋千的鏡頭下,非遺距離普通人也不再遙遠,因為每位觀眾看完視頻,都會在心中種下一顆非遺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