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近日,名導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電影新作《奧本海默》在全國內上映,因為主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羅伯特·奧本海默被譽為美國“原子彈之父”。然而美國政府給予奧本海默榮譽的同時也為他添上悲劇色彩,在美國獲得技術領先的背后,是屬于科學家的無奈、良心的煎熬,甚至頗具諷刺意味的政治迫害。
“他是一個傻瓜?!?954年的一天,愛因斯坦花了一小時的時間勸說奧本海默——與其走上一個不公正的法庭去面對“于美國構成安全威脅”的指控,不如從自己的崗位上離開。但奧本海默沒有聽取友人的建議,而是把自己送上了一場“設計好”的審判。
1954年4月12日,秘密聽證會在白宮附近的一座臨時建筑開始。聽證會的結果是,奧本海默被貼上了危險分子的標簽,而就在不久前,他還被美國政府熱捧為“原子彈之父”、天才科學家……
1904年,奧本海默出生于美國紐約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從小就展現出卓越的學習能力和科學天賦,12歲時與當地地質學家通信探討紐約中央公園的巖層問題,18歲進入哈佛學院(現隸屬哈佛大學文理學院)學習化學,3年時間就學完4年的課程畢業(yè),隨后來到劍橋大學學習物理。1927年,年僅23歲的奧本海默獲得了博士學位,并在核物理、天體物理和量子場論等領域發(fā)表了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
1 9 4 2 年, 3 8 歲的奧本海默被美國將領萊斯利·格羅夫斯選中加入“曼哈頓計劃”,主持研發(fā)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僅僅兩年多時間,“曼哈頓計劃”團隊就研發(fā)出原子彈。1945年7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奧本海默親自觀測蘑菇云升空,在體驗成功喜悅的同時,他也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內心充滿道德斗爭的奧本海默反復質疑自己,日本被投放原子彈之前,他總是在步行上班的路上低聲嘀咕:“那些可憐的普通人,那些可憐的普通人?!?/p>
8月,兩枚原子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爆炸,巨大的蘑菇云升空,數十萬條生命受到傷害。此后,奧本海默再也沒有從事武器研究。
“曼哈頓計劃”為公眾所知后,奧本海默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渡睢冯s志將他描述為“世界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科學和智慧的英雄、新原子時代的創(chuàng)始人和象征”。
但深感自責的“原子彈之父”陷入抑郁,他決心說服總統(tǒng)及相關政策負責人,讓他們明白這是一種不能用于戰(zhàn)爭的武器。
1945年10月,奧本海默拜訪時任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暗示美國手上沾滿了鮮血,應該對原子彈技術實行監(jiān)管。此舉并未獲得杜魯門的積極回應。同年11月,奧本海默在費城發(fā)表演講稱:“我們制造了一種東西,一種最可怕的武器,它突然而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的本質?!痹訌椦邪l(fā)成功后,美國軍政要員和一些科學家又要啟動氫彈的研發(fā)計劃。對此,奧本海默表示堅決反對。
奧本海默的這些言論和立場與美國稱霸世界的目標明顯不一致,“飛鳥盡,良弓藏”,“紅極一時”的奧本海默被嚴密監(jiān)視,他的家和辦公室被竊聽,他的信件被拆開檢查。他甚至受到“麥卡錫主義”迫害,被有心人送上1954年的秘密聽證會。然而近年美國相關解密文件顯示,奧本海默根本沒有從事與其身份不符的任何賣國行為。
1963年,美國肯尼迪政府授予奧本海默“費米獎”,以表彰他在科學方面的成就,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給他“正名”。
1967年2月,奧本海默在美國逝世。在他的葬禮上,一位美國議員對美國政府補償奧本海默的方式表示遺憾:“這樣的錯誤永遠無法糾正,我們歷史上的這個污點永遠無法被抹去?!?/p>
凌楚楚//摘自2023年8月2日《環(huán)球時報》,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