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華,朱瑞娟,王曉環(huán),王俊青,孫新堂,2,王成森,2
(1.山東畜牧獸醫(yī)職業(yè)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2.濰坊市獸用生物發(fā)酵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山東 濰坊 261061)
蘆丁水解可制備槲皮素,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等生物活性[1],應(yīng)用前景較廣。目前,檢測蘆丁或槲皮素的技術(shù)手段有高效液相色譜法[2]、液-質(zhì)聯(lián)用法[3]、熒光法[4]、電化學分析法[5,6]等。相比之下,電化學分析方法用到的檢測設(shè)備成本低,儀器操作簡單,響應(yīng)快,檢測過程較少用到有毒有害揮發(fā)性試劑[7]。
石墨烯(graphene,GR)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8],是常見的電極修飾材料,但分散于水溶液時易發(fā)生不可逆團聚[9],導致導電性能下降。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層間的含氧基團產(chǎn)生靜電斥力使其在水溶液中較穩(wěn)定的存在,GO修飾于電極表面后,再通過電還原制備GR[10]可避免GR的團聚,從而較好地保留GR 的優(yōu)異性能。另外,基于GR的納米復合材料展現(xiàn)出了更好的電催化活性、靈敏性和選擇性[11,12]。
本文首先將GO修飾碳糊離子液體電極(CILE),干燥后浸于氯金酸(HAuCl4)溶液中,于陰極電位下進行恒電位沉積,金(Au)被沉積在電極表面,同時GO也被原位還原,從而構(gòu)建了基于Au增敏GR復合材料的Au-rGR/CILE 電化學傳感器,Au-rGR/CILE 在蘆丁的檢測中展現(xiàn)了較高的催化性和選擇性,獲得了檢測蘆丁的工作曲線。AurGR/CILE能實現(xiàn)對蘆丁和槲皮素的同時檢測,進一步應(yīng)用于蘆丁水解為槲皮素的在線檢測,為黃酮類活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檢測提供參考。
石墨粉(≥98.5%,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液體石蠟(分析純,煙臺遠東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正丁基吡啶六氟磷酸鹽(BPPF6,>99%,中科院蘭州物化所);HAuCl4(麥克林);蘆?。ǚ治鰧φ掌?,麥克林);GO,根據(jù)文獻[13]合成);不同pH值的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作為支持電解質(zhì);蒸餾水。
電化學工作站(上海辰華CHI660E型);工作電極(AurGR/CILE);參比電極(飽和甘汞電極);對電極(鉑(Pt)電極);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公司JSM-6700F型);酸度計(上海雷磁pHS-3E型)。
根據(jù)文獻[14]制備CILE 作為基底電極。將GO 分散于蒸餾水中,超聲15 min得到0.8 mg/mL的GO分散液。取10 μL 上述分散液滴涂于CILE 表面,晾干后浸入含2.0 mmol/L HAuCl4的PBS 中,磁力攪拌下于-1.50 V 電位下恒電位沉積300 s,蒸餾水沖洗后N2吹干,一步構(gòu)建得到Au-rGR/CILE。rGR/CILE在空白PBS 中按相同步驟制得。
以鐵氰化鉀(K3[Fe(CN)6])為分子探針對3 種電極進行循環(huán)伏安表征,結(jié)果如圖1 所示。CILE 上氧化還原峰電流(Ip)信號較?。辉趓GR/CILE上的電流信號增加了約為裸電極的3倍,說明電還原得到的GO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能加快分子探針在電極表面的電子轉(zhuǎn)移速率。Au-rGR/CILE上的Ip信號較CILE和rGR/CILE均有增加同時峰電位差減小,表明Au 納米粒子產(chǎn)生了增敏效應(yīng),與GR 共同提高了電極的導電性和催化性。
圖1 CILE,rGR/CILE和Au-rGR/CILE的循環(huán)伏安曲線(掃速100 mV/s)
圖2 為掃描電子顯微鏡對CILE、rGR/CILE、Au-rGR/CILE表面形貌的掃描電鏡圖。由圖中可看出,圖2(a)的界面較為緊密均一,說明石墨粉被液體石蠟和離子液體均勻粘合。圖2(b)的界面呈現(xiàn)出折疊和褶皺,明顯與圖2(a)的不同,說明GO可在恒電位條件下被還原。在圖2(c)的界面上,可看到Au納米顆粒和GR 相互穿插,能夠增加電極的比表面積。
圖2 CILE,rGR/CILE,Au-rGR/CILE的掃描電鏡圖
圖3 (a)為50 μmol/L蘆丁在不同pH值(1.5~5.5)下PBS中的電化學行為。由圖可知,緩沖溶液pH 值增大,蘆丁的氧化還原峰電位同時發(fā)生負移,pH值2.0 時蘆丁的電信號最大。pH值1.5~5.5 范圍內(nèi),勢電位(E0′)與pH 值呈線性關(guān)系,線性回歸方程為E0′(V)=-0. 059 9pH +0.671(γ2=0.987),方程斜率接近理論值-0.057 6 V/pH,表明蘆丁在Au-rGR/CILE上的電化學反應(yīng)過程是等電子等質(zhì)子的。
圖3 50 μmol/L蘆丁在Au-rGR/CILE上不同pH值、掃速下的循環(huán)伏安曲線
圖3(b)為50 μmol/L的蘆丁在不同掃速(0.03~0.3 V/s)下的循環(huán)伏安行為,由圖可知,掃速(v)增大,氧化峰電流(Ipa)和還原峰電流(Ipc)增大,并伴隨著氧化峰正移(Epa)和還原峰負移(Epc)。線性回歸方程為Ipa=-241.7v1/2+27.97(γ2=0.976),Ipc=215.5v1/2-28.67(γ2=0.993)。峰電壓(E)與掃速的自然對數(shù)(lnv)的線性回歸方程為Epa=0.010 9lnv+0.617(γ2=0.978),Epc=-0.009 17lnv+0.513(γ2=0.976)。根據(jù)公式
式中α為電子傳遞系數(shù),n為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ks為表觀異相電子轉(zhuǎn)移速率常數(shù)。結(jié)合線性方程計算各電化學參數(shù),得到α為0.54,ks為2.77 s-1,n為2。
以上說明蘆丁在Au-rGR/CILE表面上的電極反應(yīng)是兩電子兩質(zhì)子的擴散控制過程。
圖4(a)為pH值2.0,掃速0.1 V/s條件下,蘆丁在AurGR/CILE上的微分脈沖伏安(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曲線。圖4(b)為在0.06~50.0 μmol/L 內(nèi),工作曲線為Ipa=0.505c+1.17(γ2=0.988);在50.0~400 μmol/L內(nèi),工作曲線為Ipa=0.272c+16.0(γ=0.999),檢測限為0.017 μmol/L(3σ),低于報道值 0. 03 μmol/L[15],0.028 μmol/L[16],0.07 μmol/L[17],表明Au-rGR/CILE 對蘆丁的檢測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蘆丁在酸性介質(zhì)中可以水解得到槲皮素,蘆丁酸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yīng)式如下
圖5 為蘆丁和槲皮素在pH值2.0 PBS中的DPV曲線,兩者的氧化峰電位差約為100 mV,說明Au-rGR/CILE對蘆丁和槲皮素能實現(xiàn)同時檢測,可為蘆丁的水解產(chǎn)物提供定性分析依據(jù)。
圖5 蘆丁和槲皮素標準品的DPV曲線
準確稱取蘆丁0. 3 g,溶于到100 mL 80 %甲醇+0.5 moL/L HCl溶液中,80 ℃下水浴回流加熱,每隔一定時間,移取水解混合液冷卻終止水解反應(yīng),取400 μL 水解混合液,定容于10 mL pH值2.0 PBS中進行檢測。圖6(a)為不同水解時間下水解液的DPV曲線,由圖可見,隨著水解時間的增加,蘆丁的響應(yīng)信號逐漸減小,伴隨槲皮素的響應(yīng)信號逐漸增加,說明蘆丁不斷水解產(chǎn)生了槲皮素。以ln(c/c0)對水解時間進行線性擬合,線性方程為ln(c/c0)=0.124 -0.962t(γ=0.989),水解反應(yīng)速率常數(shù)為0.962 h-1,說明蘆丁的水解符合一級動力學反應(yīng)模型,為蘆丁水解過程中濃度的變化進行定量分析提供依據(jù)。
圖6 水解過程在線檢測結(jié)果
按1.2的步驟制備5支Au-rGR/CILE進行循環(huán)伏安掃描,電流信號的相對標準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小于4.7%;室溫保存2周后,測得的電流信號為不低于原先的95.5%,表明自制電極的重現(xiàn)性和穩(wěn)定性較好。
采用恒電位法制備了Au-rGR 復合膜修飾CILE,利用該修飾電極獲得了檢測蘆丁的工作曲線,檢測濃度范圍為0.06~400. 0 μmol/L,檢測限為0. 017 μmol/L(3σ),表明Au-rGR/CILE對蘆丁的檢測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在溫度80 ℃下,80%甲醇+0.5 mol/L HCl 溶液中,蘆丁的水解符合一級反應(yīng)動力學模型,水解常數(shù)為0.962 h-1,為蘆丁水解過程中黃銅類物質(zhì)的定性定量檢測提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