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杰 張桂閣 吳明泉
(山東省聊城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聊城市地處山東省西部(簡稱魯西),屬于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地,海拔高度為22.6~49.0m;受黃河泛濫沖積影響,形成眾多上粘下沙、沙粘相間的洼地,粘土層厚度1m左右。地勢低洼,夏季雨水容易聚集而形成內(nèi)澇;土壤質(zhì)地粘重、容重大、通透性差,既不耐澇,也不耐旱;有機質(zhì)含量低,耕作層較淺,可耕性差,夏玉米出苗慢、出苗差,不易保全苗;土壤含水量高,根系生長發(fā)育不良,植株生長遲緩,倒伏風險增大,雌穗花期不協(xié)調(diào),授粉結(jié)實率降低,籽粒灌漿不充實,影響產(chǎn)量;年份間產(chǎn)量差異巨大,個別年份因為內(nèi)澇厲害而導致玉米生長發(fā)育嚴重不良,嚴重減產(chǎn),甚至絕收。
聊城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從2009年開始低洼粘土地夏玉米試驗研究和種植實踐,集成以改良土壤,調(diào)控水分,一播全苗,機械防治病蟲草害,機械收獲等為要點的魯西低洼粘土地夏玉米保苗增收全程機械化技術(shù),實現(xiàn)出苗成活率≥90%,年份間產(chǎn)量差異≤15%,在不增加投入或少投入的條件下增產(chǎn)增收。
采取多種措施綜合改良土壤,增厚耕作層,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和通透性。
小麥成熟后選用具有切碎和拋灑功能的機械收獲小麥的同時秸稈還田,小麥留茬高度≤15cm,秸稈切碎(粉碎)長度≤10cm,拋撒均勻。玉米成熟、收獲果穗后莖稈還田,莖稈切碎(粉碎)長度≤10cm,覆蓋均勻。
秋季玉米收獲后整地時每年撒施3~4t·667m-2有機肥作基肥,有機肥應充分腐熟,肥塊大小≤5cm,撒施均勻。從2012年開始,聊城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每年秋收后整地時,向1塊面積4hm2的低洼粘土地中施入4t牛糞作底肥,持續(xù)7年,土壤化驗結(jié)果表明,0~20cm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從2012年的14.33g·kg-1上升到2018年的19.27g·kg-1。
秋季種麥前整地,如每年僅用旋耕犁旋地,作業(yè)深度15cm左右,耕層有逐年變淺的趨勢,影響玉米根系下扎伸長,倒伏風險增大,不利于玉米后期機械化收獲和產(chǎn)量提升。建議隔2年深松或深耕1次土壤,作業(yè)深度25~30cm且均勻一致,打破犁底層,加深耕作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墑能力及肥力,有利于根系生長,擴大養(yǎng)分、水分吸收范圍,同時還可以把藏于土壤中的害蟲及其蟲卵、蛹與病菌翻到地表凍死,減輕病蟲危害。
夏玉米生長期間正值雨季,降雨次數(shù)多、量大,低洼粘土地由于地勢低洼,夏季雨水容易聚集而形成內(nèi)澇,防澇是重點。
基于田間積水時間長短劃分的玉米澇害類型見表1。
表1 玉米澇害類型表
在田四周修挖排水溝且保持通暢,田間積水排出時間:苗期<0.5d,穗期<1d。積水嚴重時,在田間挖排水溝且與田外排水溝相通,加快排水。2022年聊城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位于低洼粘土地的2塊試驗田,夏玉米播種后遭遇持續(xù)連陰雨天氣,降雨次數(shù)多,降雨量較常年偏多近8成(6月22日、6月26日、7月12日、7月16日暴雨或大暴雨,7月6日、7月23日大雨,7月3日中雨,6月30日、7月5日、7月10日、7月11日、7月20日小雨),其中1塊地沿著試驗走道挖了排水溝,向外瀝水、排水,另1塊未挖排水溝,和挖排水溝地塊相比,未挖排水溝地塊同一品種株高平均降低15.3cm,產(chǎn)量降低8.6%。
低洼粘土地滲水慢,如果土地不平整,無論是降雨后還是澆水后,田間洼處的玉米長勢會變差,產(chǎn)量降低,影響整體產(chǎn)量的提高。提高秋收后整地質(zhì)量,有條件的可以整地后使用平整機進行整地,使土地平整,田間走水通暢,避免局部內(nèi)澇。
低洼粘土地夏玉米出苗慢,出苗差,不易保全苗,豐產(chǎn)的關(guān)鍵在于“七分種三分管”。
小麥收獲時選擇適宜的機械,盡量減輕對土壤的壓實損害,否則壓實嚴重土壤播種的玉米出苗慢,生長慢,對產(chǎn)量影響很大。麥收前降雨較多,土壤含水量>90%時,可以采用履帶式機械收獲小麥。
選用高產(chǎn)、耐澇、抗倒、中早熟、適宜機械化收獲的國審(黃淮海區(qū)域)或山東省審玉米雜交種。
所用雜交種子滿足純度≥98%、發(fā)芽率≥95%、凈度≥98%、含水量≤13%,并用含殺蟲劑(噻蟲嗪、吡蟲啉、氟蟲腈或呋蟲胺等)和殺菌劑(精甲霜靈、咯菌腈、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的種衣劑包衣。推薦使用新種子,提高幼芽頂土能力。
麥收后0~2d內(nèi)播種,最好6月15日前播種。若土壤相對含水量<60%,應播后立即澆蒙頭水;播后遇短時急雨、土壤表層板結(jié)嚴重,造成出苗困難,及時澆(噴)小水破除板結(jié)助出苗。
機械單粒播種,推薦按照品種適宜種植密度的115%~120%確定播種粒數(shù)。耐密型品種,種植5000~5500株·667m-2;大穗型品種,種植4500株·667m-2左右。
麥收后立即進行免耕貼茬播種,選用種子、肥料同播播種機,勻速播種(播種機運行時速控制在5~7km),行距60±5cm,播深3~5cm。如果小麥群體大、長勢好且麥茬較高時,可以選擇玉米苗帶清茬單粒精量播種機或苗帶旋耕施肥播種機,播種時利用旋耕刀在15~20cm寬播種帶進行5~10cm的淺旋耕作滅茬,降低麥茬對播種的不利影響,提高播種質(zhì)量。播種時應做到行距一致、深淺一致、覆土一致、埋嚴一致、鎮(zhèn)壓一致,防止漏播、重播或鎮(zhèn)壓輪打滑。
推薦選用玉米專用緩控釋肥料(N含量>26%)作為種肥一次性集中施入,施肥40~50kg·667m-2,施肥深度8~10cm。播種行與施肥行間隔5~10cm,肥料在玉米種子側(cè)下方5cm以上。
土壤墑情適宜,播后不用澆蒙頭水的地塊及時噴施玉米苗前除草劑封閉除草;土壤較干的地塊,播后立即澆蒙頭水,澆水2d后噴施除草劑。選用乙草胺、(精)異丙甲草胺、乙·莠等玉米苗前除草劑進行土壤噴霧防除一年生雜草。對未進行土壤封閉除草或封閉除草失敗的地塊,可在玉米3~5葉期、雜草2~4葉期用苯唑草酮·莠去津、硝磺草酮·莠去津或煙嘧磺隆·莠去津等進行苗后莖葉噴霧除草。
采用安全、高效的動力噴藥機械作業(yè),在無風或微風天10:00之前、17:00以后噴施,不重噴,不漏噴,避免對鄰近敏感作物產(chǎn)生藥害。煙嘧磺隆除草地塊避免使用有機磷農(nóng)藥,以免產(chǎn)生藥害。
選用安全、高效的植保無人機或動力機械噴藥防治玉米病蟲害。
苗期(播種后25±3d內(nèi)),地老虎、二點委夜蛾等地下害蟲危害嚴重時,推薦選用高效氟氯氰菊酯、辛硫磷等殺蟲劑藥液灌根防治;推薦選用吡蟲琳、啶蟲脒等殺蟲劑莖葉噴霧防治薊馬、灰飛虱、蚜蟲等刺吸型害蟲;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高效氟氯氰菊酯等殺蟲劑莖葉噴霧防治玉米螟、草地貪夜蛾、棉鈴蟲、粘蟲等食葉型害蟲。
大喇叭口期(播種后35~40d),進行“一防雙減”,一次噴施殺蟲、治病的復配或混合藥劑,防治玉米生長中后期多種病蟲害(大斑病、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等病害,玉米螟、草地貪夜蛾、棉鈴蟲、蚜蟲等蟲害),減少后期害蟲基數(shù),減輕病害危害程度。殺蟲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等殺蟲劑,治病可選用苯醚甲環(huán)唑、吡唑醚菌酯等殺菌劑。
生物防治玉米螟,在玉米螟等穗蟲產(chǎn)卵的初盛期和盛期(7月下旬—8月上旬),使用無人機田間釋放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黃赤眼蜂,每代釋放2次,每次釋放10000~15000頭·667m-2,2次間隔3~5d。
防治蝸牛,低洼粘土地容易遭受蝸牛的危害,嚴重時苗期可造成葉片或幼苗死亡,形成缺苗斷壟,中后期可造成葉片缺失,影響其光合作用。采取綜合措施防治:農(nóng)業(yè)防治,秋冬深翻地殺死蝸牛的卵和越冬成蟲,徹底清除田間、畦面及溝邊的雜草和作物殘體惡化蝸牛生長、繁殖的環(huán)境,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化學防治,蝸牛發(fā)生初期用聚醛-甲萘威等含有四聚乙醛有效成分的顆粒劑于日落至天黑前均勻撒在玉米幼苗周圍或裸地表面,也可以在玉米行間或四周撒生石灰以減輕蝸牛危害;人工捕捉,根據(jù)蝸牛一般在晚上出來覓食、危害玉米的特點,最好在19:00以后蝸牛開始活動時進行捕捉,連續(xù)捕捉3~4個晚上,基本可以控制蝸牛的危害。
在低洼粘土地,夏玉米成熟較慢,生育期相對較長,在保證冬小麥適期播種的前提下盡可能晚收。建議達到生理成熟(苞葉干枯松散、籽粒乳線基本消失、基部黑層出現(xiàn))的玉米籽?!?0%時收獲;若達不到此條件,則在冬小麥播種前4~5d收獲。
推薦采用玉米果穗收獲機進行穗收,有條件的可采用專用型玉米籽粒收獲機收獲籽粒。收獲機應與播種機作業(yè)行距一致、作業(yè)行數(shù)成倍數(shù)關(guān)系。玉米生長后期因為降雨多導致田間有積水或土壤濕度大的地塊,推薦采用履帶式收獲機收獲,提高收獲效率,減輕對土壤的壓實損害;如果因為大雨大風造成玉米發(fā)生大面積的倒伏且倒伏方向與玉米行向平行,收獲時迎著倒伏方向,降低割臺高度,盡可能地把果穗都收起來;作業(yè)時適當降低收獲速度,勻速行駛。
采用玉米果穗收獲機進行穗收,落穗損失率≤3.5%,籽粒破碎率≤0.6%,苞葉剝凈率≥85%,含雜率≤0.8%;進行粒收的,總損失率≤3.0%,籽粒破碎率≤4.0%,苞葉剝凈率≥85%,含雜率≤1.5%。
如果玉米生長期間降雨量大,田間地表徑流嚴重,造成養(yǎng)分流失,要及時追施氮肥,每次追施尿素10~15kg·667m-2,避免缺肥影響玉米生長發(fā)育。高產(chǎn)地塊,建議正常年份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20kg·667m-2,促進果穗發(fā)育;開花授粉后結(jié)合澆水或趁降雨前增施尿素5~10kg·667m-2,提高葉片光合效率,延長葉片功能期,促進籽粒灌漿。玉米籽粒灌漿中后期,利用無人機葉面噴施1%~2%的磷酸二氫鉀和尿素的混合液,防止葉片早衰,提高葉片光合能力,促進光合產(chǎn)物的積累與運轉(zhuǎn),增加粒重。
低洼粘土地既不耐澇,也不耐旱,除苗期外,土壤相對含水量<60%時應及時灌溉。宜選用溝灌、畦灌或噴灌等方式,節(jié)約用水,有條件的可以選用水肥一體化模式。
玉米苗期遇到大風大雨造成倒伏,建議不用處理,因為玉米幼苗可以自行恢復至直立生長狀態(tài)。玉米中后期倒伏,如果是傾斜而未完全倒伏的,不用處理;點狀倒伏嚴重的,要及時扶正同時進行培土;上部莖稈折斷的,要及時去除倒折部分,防止病蟲危害。
玉米抽雄開花、吐絲授粉期間如果遇到持續(xù)陰雨天或高溫、干旱等特殊天氣,就會影響授粉結(jié)實,造成果穗禿頂、花粒等。可以在玉米開花授粉盛期,選擇晴朗天10:00—11:00,利用無人機田間空飛輔助授粉,提高結(jié)實率,增加穗粒數(shù)?;ㄆ诎l(fā)生高溫干旱時應及時澆水,調(diào)節(jié)田間小氣候,保證開花授粉處于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持續(xù)陰雨天后或高溫前,可以葉面噴施蕓苔素內(nèi)酯等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增強植株的抗逆能力。
玉米灌漿中后期,部分玉米田會出現(xiàn)鳥啄玉米籽粒的情況,影響玉米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情況,主要發(fā)生在距離樹木較近的地塊邊行玉米上。可以沿玉米邊行果穗上方拉1圈繩子(繩子不易太細,最好有光澤)進行防治;鳥害嚴重時,可以安裝防鳥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