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漪,徐婷(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江西 南昌 330038)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群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疾病,患者常伴有運動遲緩、靜止震顫、肌強直和姿勢步態(tài)障礙等癥狀,由于平衡、姿勢反射障礙,患者易摔倒而致受傷,嚴重影響其生活質(zhì)量[1-2]。目前,臨床對治療帕金森病尚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多采用藥物治療,同時輔以運動康復護理,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多數(shù)帕金森病患者年齡偏大,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難以長期堅持規(guī)律用藥和運動,不利于病情控制,需加以有效護理干預[3-4]。協(xié)同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鼓勵家屬參與護理,以現(xiàn)有人力資源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患者積極性,旨在促進患者身心健康。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采取協(xié)同護理模式的作用,內(nèi)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期間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進行分組。觀察組(30例)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62.38±2.54)歲;男16例,女14例;文化程度:小學19例,初中6例,高中及以上5例。對照組(30例)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62.41±2.56)歲;男17例,女13例;文化程度:小學18例,初中8例,高中及以上4例。比較兩組文化程度、年齡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納入標準:①帕金森診斷符合《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四版)》[5]相關標準;②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帕金森病藥物治療;③患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肝腎功能障礙者;②伴嚴重認知功能及精神疾病者;③肢體偏癱者。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措施:加強對患者病情觀察,予以患者日常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生活幫助等。觀察組接受協(xié)同護理模式:(1)協(xié)同護理知識指導。向患者和家屬介紹協(xié)同護理模式的方法和優(yōu)點,引導家屬積極參與患者的日常照護,與其共同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2)心理護理。耐心傾聽患者主訴,教會患者保持情緒穩(wěn)定的方法,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多給予患者精神上的關愛和尊重,并讓家屬多理解患者病情和心態(tài)變化,給予患者情感支持,盡可能滿足其合理需求。(3)個體化運動訓練計劃。與患者共同商討制定訓練計劃,要求家屬協(xié)助并監(jiān)督患者進行運動,具體如下:①頭部運動。指導患者采取坐位,頭部分別向上、下、左、右方向擺動,并對著鏡子進行面部訓練,讓面部表現(xiàn)出微笑、大笑、露齒而笑、吹口哨、撅嘴、鼓腮等動作。②肢體訓練。囑患者取站立位,指導患者進行上肢訓練,將雙臂上舉至頭頂,并保持該姿勢10s,之后雙手協(xié)助進行掌面扳壓,手背貼合于桌面進行張開、閉合訓練等,手指可練習分開和合并的動作;指導患者進行下肢訓練,背靠墻,原地高抬腿,連續(xù)踏步等。③步態(tài)及平衡訓練。囑患者步行時雙眼直視前方,起步抬高足尖,等足跟著地后再足尖著地,跨步盡量慢而大,之后進行平衡訓練,雙足分別向左右兩邊分開,前后移動身體并保持平衡,囑患者堅持每天步行1000m。訓練過程中,護士及家屬應鼓勵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適量減少輔助。(4)藥物指導。告知患者遵醫(yī)囑服藥,并記錄服藥類型、服用時間、劑量、服藥后病情緩解情況,密切觀察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如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匯報處理。(5)日常生活安全管理。指導患者進行穿衣、吃飯等日常生活訓練,家屬在訓練中適時予以患者幫助,并幫助患者合理安排衣食住行,選擇便于穿脫的衣服、防滑鞋,保證地面、房間清潔干燥,床擋性能良好。兩組患者均持續(xù)護理8周。
1.3 觀察指標 ①自我護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6]從自我護理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和健康知識水平4個維度評估患者護理前和護理8周后的自我護理能力,共43個條目,采用5級(1-5分)評分法,滿分172分,分數(shù)高表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強。②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7]從獨自站立、無支持站立、單腿站立等14個項目評估患者護理前和護理8周后的平衡功能,采用5級評分法,總分56分,得分高則表示平衡功能好。③日常生活能力:護理前和護理8周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DL)[8]從進食、沐浴、上下樓梯、床椅轉(zhuǎn)移等10個項目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價,滿分100分,分數(shù)與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關。④生活質(zhì)量:護理前和護理8周后采用生活質(zhì)量測定量表簡表(QOL-BREF)[9]從生理、環(huán)境、心理、社會4個維度評價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滿分100分,得分高則表示生活質(zhì)量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處理數(shù)據(jù),以(±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ESCA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ESCA各項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ESCA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ESCA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n=30)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概念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24.61±3.15 30.96±3.45* 20.19±2.36 24.57±3.62* 12.45±2.16 14.49±2.34* 14.50±3.23 18.88±3.42*觀察組24.67±3.18 35.92±3.53* 20.58±2.41 29.89±3.94* 12.50±2.19 20.78±2.47* 14.86±3.27 22.46±3.56*t 0.0735.5040.6335.4460.08910.1260.4293.972 P 0.9420.0000.5290.0000.9290.0000.6700.000
2.2 兩組BBS、ADL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BBS、ADL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BBS、ADL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BBS、ADL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n=30)BBSADL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25.23±3.2630.52±4.17*55.75±5.4268.59±5.72*觀察組25.34±3.3735.58±4.20*55.79±5.4676.49±5.75*t 0.1294.6830.0295.335 P 0.8980.0000.9770.000
2.3 兩組QOL-BREF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QOL-BREF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QOL-BREF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QOL-BREF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n=30)心理環(huán)境生理社會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54.16±3.92 67.46±4.18* 55.53±3.61 65.46±4.18* 53.42±3.67 65.97±4.02* 52.18±3.53 65.88±3.87*觀察組54.20±3.96 79.96±4.32* 55.57±3.42 79.92±4.43* 53.48±3.98 78.42±4.15* 52.34±3.59 80.06±3.99*t 0.03911.3900.04413.0030.06111.8020.17413.973 P 0.9690.0000.9650.0000.9520.0000.8620.000
帕金森病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治療,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水平以及家屬的照護能力對于疾病的康復和預后較為關鍵[10]。但多數(shù)患者年齡偏大,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常會出現(xiàn)不按時用藥、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等情況,進而進一步加重病情發(fā)展,不利于病情控制。常規(guī)護理以疾病為重點,僅由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難以滿足患者多方位護理需求,護理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11]。
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ESCA評分、BBS評分、ADL評分以及QOL-BREF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協(xié)同護理模式可提升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其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分析原因在于,采取協(xié)同護理,重視家屬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強化集體護理的協(xié)同作用,充分發(fā)揮護士作為臨床教育者、協(xié)調(diào)者的角色功能,使得護理服務更加符合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可提升護理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協(xié)同護理過程中由責任護士和家屬共同對患者進行情緒監(jiān)護,予以患者針對性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因肢體功能受限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減輕其心理壓力及家庭負擔,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12]。與患者和家屬共同制定個體化運動訓練計劃,通過頭部訓練、肢體運動、步態(tài)及平衡訓練等一系列運動,能夠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和協(xié)調(diào)能力,延緩肌肉萎縮和失用,延緩帕金森病病情進展,并在訓練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家屬監(jiān)督作用,可保證運動訓練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進而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協(xié)同護理更加重視責任護士、患者和家屬三者之間的互動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揮家屬的監(jiān)督護理職能,予以患者藥物指導、日常生活安全管理,積極糾正患者錯誤用藥行為和生活行為,促進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增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控制病情,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協(xié)同護理模式應用于帕金森病患者中效果良好,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更高,平衡能力有所改善,進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質(zhì)量,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